内蒙古导游词九
2021
中文: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概况
必讲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区情概况
1.辽阔草原
必讲内容:内蒙古草原资源概况与草原旅游的产品特征
自选内容: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辉腾锡勒草原
2.浩瀚沙漠
必讲内容:内蒙古沙漠资源概况与沙漠旅游产品的特征
自选内容:巴丹吉林沙漠、响沙湾旅游景区、库布齐沙漠
3.山地景观
必讲内容:内蒙古山地(山脉)资源概况,山地与山脉旅游产品
自选内容:大兴安岭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
4.水域景观
必讲内容:内蒙古河湖等水资源概况
自选内容:黄河几字弯、乌梁素海、呼伦湖
5.地质奇观
必讲内容:内蒙古地质奇特景观的资源概况、物候景观与主要分布区域
自选内容: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石阵景区
6.生物资源
必讲内容:内蒙古主要动植物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分布情况
自选内容:胡杨林、蒙古马、骆驼
7.红色旅游资源
必讲内容: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自选内容:大青山红色旅游景区、乌兰夫纪念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8.古人类文化遗址
必讲内容:内蒙古古人类文化遗存与遗址概况
自选内容:红山文化、阴山岩画、萨拉乌苏文化
9.文化遗产与文化遗存
必讲内容:内蒙古文化遗产与文化遗迹概况
自选内容:元上都、长城(内蒙古段)、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10.名人遗迹
必讲内容:内蒙古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旅游资源概况
自选内容:昭君博物院、成吉思汗陵
11.科技与工业
必讲内容:内蒙古科技与工业资源概况
自选内容:东风航天城、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北方兵器城
12.传统民居——蒙古包
必讲内容:蒙古包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自选内容:蒙古包居住习俗、蒙古包营造技艺等
13.节庆与体育活动——那达慕
必讲内容:那达慕的产生及历史沿革、那达慕项目内容
自选内容:搏克、赛马、射箭、蒙古象棋竞技
14.内蒙古特色饮食——蒙古族饮食文化
必讲内容:蒙古族饮食文化习俗概况,饮食的分类
自选内容:乳制品制作原材料,奶茶、奶制品、奶酒的制作技艺或相关礼俗;风干牛肉、烤全羊、火锅、手把肉的制作技艺或相关礼俗
15.游艺民俗与艺术
必讲内容:内蒙古游艺民俗、文化习俗资源、文化艺术概况
自选内容:马头琴、呼麦与长调、蒙古族舞蹈
16.艺术院团和戏曲
必讲内容:内蒙古艺术院团概况和优秀剧目
自选内容: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漫瀚调
15.游艺民俗与艺术
必讲内容:内蒙古游艺民俗、文化习俗资源、文化艺术概况
自选内容:马头琴、呼麦与长调、蒙古族舞蹈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别名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历史追溯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们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出现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托布秀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
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
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器。
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思逐渐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乐器的主角。
马头琴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与此相关,元代的蒙古民族乐器总体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还产生了纯器乐曲,诸如《海青拿天鹅》《白翎雀》等,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问世传奇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
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
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最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
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
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
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
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
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
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和尾做成了一只琴。
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大规模移民,将马头琴在内的蒙古文化传到了欧洲,俄罗斯也就有了马头琴,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发展
经过多年的传承,马头琴也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了多项改革。在二十一世纪初马头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呆板的演奏变成了视觉表型的艺术。
经过多年的改良渐渐形成了一套完美演奏形式。而随后有许多马头琴演奏员渐渐模仿变为站立演奏,使得马头琴的流传更为广泛。
文化遗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林为蒙古马头琴继承人。
造型及演奏
马头琴演奏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分别开有出音孔,琴箱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为饰,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
琴头、琴杆多用一整块色木、花梨木、红木或松木制作。琴头呈方柱形,顶端向前弯曲,造型为雕刻精细的马头,既有奔马的马头,也有立马的马头,有的是在琴杆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弦槽后开,多有槽盖,两侧横置两个弦轴(左右各一)。
弦轴又称把子,采用黄杨木或琴杆木料制作,轴杆为圆锥体,轴柄呈圆锥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圆锥形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便于拧转,有的轴顶为圆球形。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
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码,张两条马尾弦,两弦分别用14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左右长马尾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条或木料制作弓杆,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
传统造型
传统的马头琴,多为马头琴手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用料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分别适用于室外或室内演奏。大者,琴体全长100厘米~120厘米,琴箱长26厘米~30厘米、下宽22厘米~28厘米,宜室外演奏使用;小者,琴体全长70厘米左右,琴箱长20厘米、下宽18厘米左右,宜室内演奏使用。
马头琴是属于指板类型的拉弦乐器,不设千斤,从山口到琴马的一段琴弦为有效弦长。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琴箱的面、背两面都蒙皮膜,这和一般拉弦乐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后口)设音窗或呈开口式是不同的。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演奏方法
坐姿:演奏马头琴时,通常采取坐姿,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
指法:
马头琴
左手虎口自然张开,拇指微扶琴杆,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根部顶弦,无名指、小指采用指尖顶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它常从外弦下面伸进去顶里弦;在高把位上,由于音位距离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执弓时,以虎口夹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杆上,无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
运弓
运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状态。马头琴的定弦有多种,因较细的琴弦张在里弦,较粗的弦张在外弦,所以常以反四度关系定弦为g、c1,有时也以正四度关系定弦为d1、a,正五度关系定弦为d1、g。拉奏方法也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夹在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独特的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拉奏起来,特别洪阔、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风味。
右手弓法有长弓、半弓、短弓、跳弓、连弓、连跳弓、顿弓、打弓、击弓、碎弓和抖弓等,左手指法有弹音、挑音、颤音、打音、滑音、双音、拨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许多装饰音都是由小指奏出的。马头琴的演奏特点是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所以音色清晰、明亮,宜于奏出丰富的泛音,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鉴别方法
木料
马头琴的木料是色木(枫木,也叫五角枫),不管是再好的马头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种,常用的马头琴木料有四种:南方普通色木,东北普通色木及东北花色木。
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因成长速度快而木质软,但白净。用它做的琴外观比较白(没有着色的部分)但音质不是很理想,高档马头琴不选用南方料。
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一般生长时间为几百年(直径45cm以上,有的达到80cm)在严寒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坚硬的木质,但恶劣气候使年轮或颜色有了不一致的特点。用它做的马头琴音色悠远浑厚,尤其东北花色木做的马头琴外观漂亮为马头琴之珍品。
花色木(也叫虎皮纹色木)是做乐器的高档木料,尤其东北花色木是做马头琴的最好木料,用它做的马头琴表面有立体感,极为高贵。但他对音质没有直接影响。
所以木料角度首选是东北色木,再就是南方色木,如今市场因色木(乐器专用料)的涨价,出现了很多花木或其他木料做的马头琴,这种琴从用料角度说不算正规的马头琴。
工艺
马头琴不是谁都能做的,她有着蒙古族的独特风格,所以蒙古人做的马头琴才是正宗的马头琴,如今旅游点或一些场所出现有着类似玉雕形状马头的马头琴,虽然外观是马头,但绝对不是真正马头琴的外观。工艺精细度也有很大差异。尤其网上销售的马头琴没有高清晰大图片效果的马头琴绝对不能买。
不能买经销的,必须了解做琴师的情况,产量和信誉度。经销中间必有利(尤其是网上),越便宜越不能买,真正马头琴的材料和工艺不会太低廉。
马头琴的指板通常是红木或乌木做的,乌木的档次较高,用其他木料做的均属非正规。面板为桐木或白松(鱼鳞松)。
共鸣箱的背板,一些厂家为了盈利把马头琴共鸣箱的背板用胶合板代替或整个共鸣箱洋胶合板做,鉴别这种琴的办法是从面板孔看共鸣箱的里面结构。胶合板做的共鸣箱背板里面有贴层,很容易识别。
歌曲排行榜
01.万马奔腾
02.蒙古小调
03.黑骏马
04.萨班拉克
05.乌云姗丹
06.查干陶海故乡
07.科尔沁家乡
08.四季
09.乌里雅狠抗格尔
10.西蒙的流行舞
11.柯勒伦河之景
12.夏那波
东蒙民间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中,珍藏有马头琴多件。其中有一支来自东蒙民间的马头琴,系用当地所产的松木制作,琴箱正梯形,箱长29厘米、上宽23厘米、下宽26厘米、厚9厘米,正、背两面蒙以马皮,背面皮面中央开有一个金钱眼状出音孔,孔径7.8厘米。琴头琴杆用一根柴木制成,全长108厘米。
琴头长方柱形体,顶端雕以马头为饰,弦槽后开,槽长10厘米、宽1.5厘米,两侧各置一个弦轴。弦轴色木制,呈八方形锥状体,轴长12.8厘米,轴顶圆球形。琴杆呈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雕有龙面装饰,下端插入琴箱通孔中。
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张两束黑色马尾弦,两弦由龙面鼻孔中穿出,系于琴底尾柱上。琴弓的弓杆木制,两端拴以一束黑色马尾为弓毛,弓长76厘米。此琴制作精细,琴箱四框外表雕刻出民族图案花纹,通体髹以深棕色漆,马头、轴顶涂黑色漆,琴头和琴箱正背两面油漆彩绘云头、花卉和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纹饰,古色古香,雅致大方。此琴原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藏品。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
蒙古国
在这个博物馆里,还珍藏有两件蒙古国制作的马头琴,其中一支共鸣箱呈正梯形,箱框用四块硬木板拼粘而成,两侧板上开有音窗,琴箱长33厘米、上宽22厘米、下宽31厘米、厚10厘米,正面蒙以马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琴头、琴杆用一块松木制作,全长108厘米。上端雕刻向前弯曲的马头,弦槽后开,两侧各置一轴。
弦轴云杉制,轴长18厘米,轴柄扁而长,形如马耳。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弦孔通向弦槽,下端装入琴箱中。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马长6厘米、高3.2厘米、底宽1厘米。
张两束黑色马尾弦,两弦由弦孔中穿出,下系于琴底尾柱上。琴弓为木制弓杆,两端系一束黑色马尾而成。琴头、琴面髹以淡绿色漆,琴杆、弦轴为橙黄色漆,通体彩绘富有蒙古民族风格的云头、花卉和图案纹饰。此琴为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人民共和国音乐代表团访华时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它是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研制改革
另外,乐器制作者还研制出了中型马头琴和大型马头琴,这两种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相当于西洋拉弦乐器当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一来,马头琴“家族”就形成了一个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乐器组,充实了中国民族乐队。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改造和创制的新型马头琴在外表装饰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点,在琴身上绘有民族特征的图案,风格古色古香,雅致大方,从外观上看,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马头琴的琴杆用梨木、红木制,大者全长124、小者全长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制,两面蒙马皮、牛皮或羊皮,并绘有图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两侧开有出音孔。琴杆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轴。弓用藤条作杆拴以马尾。张两条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改革制成数种马头琴。一种全长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张尼龙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种全长128厘米,音箱膜板结合,面板中央挖椭圆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张三条金属弦。定弦A、d、a。音域A—c2。
现存状况
在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区,人们喜爱马头琴,除作为独奏乐器外,常用于说唱(蒙语说书)、民歌和舞蹈伴奏或与四胡等乐器合奏。传统的马头琴音量较小,只适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经过改革以后,马头琴的艺术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显著扩大,已完全适于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还可拨弦弹奏,已成为出色的独奏乐器。
还经常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并成为内蒙古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的主要乐器,最擅长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曲调,特别适宜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和为长调民歌伴奏。柔和与幽静的时候听,感觉很美,很清新。欢乐的时候听,又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
制作大师
张纯华大师
1922年生于山西定襄,祖上为官宦人家,到父亲时家道衰落,充任乡间教师,母亦识文断字。幼年时母、父、祖母先后去世,9岁入村国民小学读书,两年后因家庭穷困辍学。1936年,为了谋生,沿着前人走西口的道路,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投奔在绥远平市官钱局任职的伯父,伯父与当地有名的“德余泉”商号大掌柜兰银余是相与(挚友),遂介绍他到德余泉学徒,伺候大掌柜,吃住在兰家大院。
1947年,德余泉老店员苏全与他在津合资另开字号,经营两年歇业。1949年夏,他回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市),经常给教会、一些乐器班子修风琴等民间乐器。1952年,在旧城大什字街租一处二层楼铺面,创办归绥第一家乐器店“和声文艺工业社”,组织了一些工人从事修理配制和经销各种乐器,生产少量板胡、四胡等产品。服务范围,东至大同,西至包头。此后,经1954年公私合营、1956年合作化以后,他始终与乐器打交道,尤其与蒙古族弦鸣乐器马头琴的研制结下不解之缘,情有独钟。
1950年,内蒙古文工团进京参加建国一周年活动演出。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各省区艺术团体表演,其中内蒙古民间艺人协会主任色拉西演奏一首《朱色烈》乐曲(由民歌改编,喻爱情像朱色烈山峰永恒),当时是坐在舞台上的一张桌子上面进行演奏,声音又有别于一般乐器。毛泽东于是问旁边的乌兰夫:这是什么乐器?声音很好听,就是音量有些低。为什么要坐在桌子上演奏?乌兰夫回答:这个乐器叫潮尔,也叫马头琴,一般是在蒙古包或室内演奏,如在舞台上演出,没有桌子帮助扩音,前面的人能听到,后面的人就听不到了。毛泽东说:能不能改进一下,走进音乐大堂。
领袖的嘱托,也是对民族音乐的希冀。乌兰夫随后让秘书在京城寻访修理制作乐器的厂店技师,几经试制,都不理想。1952年,有人建议在马头琴的故乡想办法吧,于是内蒙古文化局成立了专门研制马头琴小组,遍访能人,自然找到了张纯华。
最初,潮尔音箱的蒙皮传统用料为羊、马、牛、蟒等皮,北方气候干燥,一般不影响发音,但气候潮湿时发音沉闷且跑调。20世纪50年代初,色拉西到广州演出,尽管事先准备了理发吹风机,在后台烘烤好鼓面蒙皮再上场,仍然大大影响了发挥水准。其后,张纯华试用牛马驴骡及野兽动物各种皮,变换多种做工技艺,虽然取得全国首家成功改革制成的复音筒四胡,并将低音的四胡形制统一的成绩,但对提高马头琴声音并不十分明显。这样,以后在制作传统蟒皮马头琴、旅游小马头琴时,用料开始由皮改木,试用杨柳松楸枫等多种木料,采用多项加工技术,终以枫木作共鸣箱,取代了定音皮面。又采用鱼鳞松、梧桐木作腹板,音孔由侧板改在腹板正面,弓杆由普通树枝改为弹力大韧性好的木料制作,琴轴改为机械轴,琴杆由直杆改为带有弯度,琴弓由二索马尾改为金属弦再到尼龙丝弦,琴杆顶部统一为马头造型。
经中国音协和北京乐协专家、马头琴演奏家鉴定,1962年基本定型,1983年试制生产乌木主体马头琴、木面中音马头琴,音域从原有两个8度变为三个8度,不仅可以演奏二胡、小提琴的双音和弦传统曲目,还能演奏创作曲中的6、5、4、3度等双音和弦,音量音域大为提高和拓宽,马头琴改革有了根本性突破。其声音柔和、浑厚、明亮、力度强,音质纯净、清晰,音色悠扬动听,保留了传统马头琴的特色。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演出,并可独奏、合奏、伴奏、重奏、协奏,与交响乐团同台演出。马头琴改革大获成功,让马头琴走向殿堂,走向世界。
张纯华老人是中国乐器学会会员、中国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马头琴协会理事、中国北京乐器协会特邀会员,内蒙古政协第五届委员,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协会授予“研究制作马头琴大师”称号。
2009年3月,桑都仍的弟子、中外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在内蒙古卫视节目上动情地说:张纯华老人是汉族,用大半生心血研制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马头琴,痴心不改,一直为马头琴走向世界作贡献。当人们演奏马头琴的时候,不要忘了有这么一位制作大师。
白苏古郎
白苏古郎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他的记忆深处,耳旁常常响起的是父亲拉着自制的民族乐器,自编自唱自伴奏的歌声。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他就对蒙古音乐艺术情有独钟,凭着这份执着的追求,2001年春,18岁的他毅然告别故乡,独自一人踏上漂泊他乡拜师学艺的征途。古郎为了学习,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马头琴厂打工,他下定决心努力钻研马头琴制作工艺,求学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承受下来,用他的话说是不混出人样来决不回故乡!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冬,他学有所成,选择了来到马头琴之乡——吉林前郭尔罗斯制作马头琴,从事了他所热爱而又让他值得骄傲的事业,有幸能用自己这双勤劳的双手,来弘扬本民族文化。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个品质优良的马头琴,制作所经过的程序非常复杂,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工艺要求也很精细,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双手。传统的马头琴只有马头,没有其它雕刻,古郎制作的马头琴有所不同,经过他不断创新,马头琴的马头下还刻上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精神就体如今古郎的马头琴上。他制作的马头琴声音纯正浑厚,能够赋予它民族的灵魂,曾得到过齐峰、容中尔甲,赛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赞赏,远销各地,常常是供不应求。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绩,但他深知这才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充实自身文化素养和提高技艺,更加完善马头琴制作工艺,打响自己的品牌,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创事业,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古郎为人善良淳朴,有着草原儿女坚韧、热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结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通过宣传,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技艺,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优秀曲目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牧马人之歌》、《青松》、《朝霞》、《叙事曲》、《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马的步伐》、《干杯》、《蒙古小调》、《草原连着北京》、《赞歌》、《森吉德玛》、《蓝色摇篮曲》、《奔驼》、《初升的太阳》、《回旋曲》、《万马奔腾》、《欢乐的草原》、《牧马人》、《苏和的小白马》、《敖特尔青年》、《命运》、《鄂尔多斯高原》、《安和桥》等。
《朱色烈》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朱色烈”是山峰的名字,乐曲用它来比喻男女爱情的坚贞。《凉爽的杭盖》是描写水草丰美的山林和牧场的夏日风光。《四季》是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曲调悠扬流畅,描绘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牧民对家乡的热爱。赞颂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创编乐曲,有巴依尔的《朝霞》、《牧场之春》,布林的《欢乐的草原》、《叙事曲》、《美丽的戈壁高原》、《怀念》,达日玛的《草原新歌》、《新春》,齐·宝力高的《草原赞歌》、《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在鄂尔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赞》和辛沪光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草原新歌》取材于锡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赞歌。《草原连着北京》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炽热豪情。《万马奔腾》描绘了内蒙古千里草原的壮阔建设图景。
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
演奏家
蒙古族有许多杰出的马头琴演奏家,他们在继承、发展马头琴艺术上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较著名的就有色拉西、巴拉干和桑都仍等。
色拉西
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热爱的艺术大师,是科尔沁草原马头琴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祖父和父亲都是演奏马头琴的好手,母亲又是歌唱能手,从小接受音乐洗礼和熏陶,九岁学琴,十岁就能独立演奏一般民歌,十九岁拜有名的马头琴手仁钦为师,勤学苦练,技艺精进,形成自己的独特演奏风格。色拉西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钻研琴艺上,直到六十一岁才结婚。旧社会,他背着马头琴在草原上流浪,历尽千辛万苦,奏出人民的心声;新社会,他演奏的是绚丽多彩的颂歌,有些乐曲还录了音、灌制成唱片。
桑都仍
桑都仍是色拉西的得意门生,他严格地继承了老师的技艺,吸取传统演奏法的优点,创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左手中指的运用为快速演奏提供了方便条件,不仅能演奏传统乐曲,更擅于演奏现代乐曲。他还在马头琴的改革上做出卓越贡献。当代马头琴演奏家有巴依尔、齐·宝力高、布林巴雅尔、达日玛、李波等。
巴依尔
巴依尔(1942年—1993年)达斡尔族,新中国解放后的第一位国家颁发一级职称的专业马头琴演奏家。他把大小提琴的跳弓,顿弓和琵琶的轮指运用在马头琴演奏上。他发明了拨弦演奏,把古老的弓子改良成今天先进的弓子,把过去普通的琴木改变为如今的晒木(虎皮纹),为现代马头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朝霞》《青松》《草原春色》,马头琴协奏曲《达斡尔民歌主题协奏曲》《萨茹娜盛开的时节》等。
齐·宝力高
桑都仍的学生齐·宝力高,演奏风格热情奔放,雄浑沉实,是内蒙古新一代马头琴学派的杰出代表。1986年组建了马头琴乐团,培养出许多青年马头琴演奏人才。代表作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回想曲》、《初升的太阳》等。
布林巴雅尔
著名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2009年4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潮尔马头琴大师。代表作有《牧马人之歌》、《叙事曲》、《怀念》、《在戈壁高原上》等。
达日玛
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他创作了马头琴独奏、二重奏、五重奏等曲目30多首,舞蹈曲、歌曲70多首。代表作有《草原新歌》、《新春》、《赛马》、《吐尔扈特青年》、《神骑》、《白色的骏马》等。他在国际马头琴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颁发的“马头琴艺术杰出贡献奖”。 [1]
李波
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成立李波马头琴基金会,先后出版了英文版《马头琴的故事》《李波马头琴独奏曲集》等著作。代表作有,《遥远的敖特尔》《荒城之月寄相思》《亚洲抒情李波风》《天、地、生命的祝福》等。
仟白亿拉
仟白乙拉是一位出色的马头琴表演艺术家,是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他出生在阿鲁科尔草原,他赋予了马头琴全新的生命,他将自己对草原感情完美的融入了马头琴的表演中。由他创作的马头琴独奏曲《腾飞》获得了很多大奖。代表作《腾飞》以马头琴为主旋律,时儿深沉时儿激昂,舒缓与激烈并存,悠扬和粗犷同在。当悠扬的马头琴曲奏响时,你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在音调的起伏中,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去勾勒辽阔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创作任何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的画面。
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或“潮尔",汉译为“喉音艺术”,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和新疆、蒙古国的西部和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等蒙古人聚居区。呼麦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音乐的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其演唱难度可想而知。呼麦历史可远溯至匈奴与东胡时期。那时候,蒙古先民在狩猎和游牧活动中,常常虔诚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期以与自然有效沟通,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模仿森林山川与动物的声音时,大可发出“和声”,久而久之,呼麦渐趋成型。呼麦如同来自民族最深处的久远回音,仿佛承载着天赋的神秘基呼麦发声技巧,首先让声带发出低沉的基音,其次,口腔再发出高声部的泛音,再加上气息的调控和口形的变化来变换高音旋律而形成罕见的多声部音乐。呼麦的低声部与高声部两个声部之间一般相距三个八度,其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长音、音高上很少有变化,而高声部是富有变化的旋律线、有时有唱词,但多数是无唱词。这种唱法能唱出金属般透明的清亮声音,或唱出咆哮似的粗犷声音。呼麦可分为“哈日黑拉”呼麦(低音呼麦)与“伊斯格勒”呼麦(高音呼麦)两种。哈日黑拉呼麦只有低音声部,而伊斯格勒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用挤压的方式运用强烈的气流冲击声带,同时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呼麦的歌词内容多为赞颂类题材,如赞颂英雄人物的《满都海赞》,赞美大自然的《阿拉素颂》《额布河流水》等,还有赞美骏马如《四岁的海骝马》等经典曲目。呼麦艺术一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到上世纪80年代呼麦只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地区罕达嘎图乡,在内蒙古地区几近集迹。直到世纪之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挖掘用特殊的发音技巧,用挤压的方式运用强列的气流冲击声带,同时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呼麦的歌词内容多为赞颂类题材,如赞颂英雄人物的《满都海赞》,赞美大自然的《阿拉泰颂》《额布河流水》等,还有赞美骏马如《四岁的海骝马》等经典曲目。呼麦艺术一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到上世纪80年代呼麦只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地区罕达嘎图乡,在内蒙古地区几近绝迹。直到世纪之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挖掘民族艺术瑰宝采取了引进和挖掘等传承方式,聘请蒙古国呼麦大师进行教授,2001年成立了呼麦协会分会,加强了呼麦艺术的挖掘和传承工作。近年来演唱呼麦的歌手明显增多。2006年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长调
一望无际的原野。悠悠自云,远空种期的度。天际游动的羊群。还有同样并阔的胸襟。轻哪掌地的马维。孕有了这世界极有特色长调民歌。而震频的马开和辽调的惆惶感。又赋予蒙古民族长调以富有变化的旋律与感天动地的杆情色彩。蒙吉民族这种独特的演唱形式,大根绵延了数千年,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蒙古款长调。蒙语称"鸟日打够"。"鸟日订”即为“长”。“哆"为“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薪教生话方式息息相美。蒙古族长调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杜阔的格调构成深遵的惫境,成为举原的备乐2建.蒙古素长调以能律新展和非律动性节奏为主要特点。长调旋律字少腔多。曲调舒展悠远,推长表现行情性锅感。音域多为两个八度到三个八度。长调的旋律具有许多华彩装饰畜,如倚音、滑备、回畜等。蒙古族长调运用特殊的演唱技巧发出独有的旋律形态。此种技巧称为“诺古拉”。“诺古拉"的意为“波折音或装药者"。演唱者运用浩米(眼咙》、鄂柔(下颁》等部位巧妙的并动唱出曦古拉。长调有柴着勒赫《便具麦出素》。确目多拉朝《钻上去》。查其拉暖《向上推起或上甩腔》,哈雅拉嘎(向下扔掉或称下甩腔》。挥德日呼《歉者》等演唱方法。长调敬曲的内容多数是赞颂享原、父睡。教乡。骏马和嵬维等。分表选重古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话的精神气质。
从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畔,到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大青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长调歌声,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长调民歌的歌词既遵循蒙古诗歌的韵律特点,又在音乐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个性特征。每行诗歌的第一个声母相同,是蒙古语诗歌的特色之一,在长调歌词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和谐”作用。事实上,蒙古族长调的演唱方法至今仍待认真摸索,以形成系统科学的演唱方法和教学理论体系。目前,内蒙古地区的长调歌曲根据风格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呼伦贝尔流派、锡林郭勒流派、阿拉善流派、鄂尔多斯流派等四个风格区。呼伦贝尔风格区较有名的代表人物有宝音德力格尔,锡林郭勒风格区的代表人物有歌王哈扎布,阿拉善风格区的代表人物有巴德玛,鄂尔多斯风格区的代表人物有扎木苏等。代表性曲目有哈扎布的《圣主成吉思汗》《走马》《苍老的大雁》,宝音德力格尔的《辽阔的草原》《矫健的雄鹰》,巴德玛的《富饶美丽的阿拉善》《查干套亥家乡》,扎木苏的《六十棵榆树》《枣树林》等。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2006年,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舞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古代萨满教中的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行着“安代”(亦称查干额利叶)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16世纪以后,喇嘛教和萨满教宗教仪式活动中的舞蹈发展起来。戴着鹿神、牛神等面具的喇嘛教舞蹈“查玛”,程式严谨而规范,具有情节和人物,表现手法多样(见喇嘛教寺庙舞蹈)。萨满教巫师具有职业舞蹈家的特点,在举行萨满教宗教仪式时跳的舞蹈和敲击的鼓点有很高的技巧。有的巫师在表演时,能够在原地旋转数百圈,并弯腰叼鼓;有的同时有几面鼓分别在头、颈、腰等部位舞绕,舞姿多彩,惊险引人。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安代舞的由来,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不胫而走,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做“安代”。
四是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广场查玛。在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主神)、小查玛(皈神)两类。查玛一般由13—15个舞蹈段落组成。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亦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对而言,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韵律性。某些规模较大的召寺,为了便于传承,还将近似的人物动作予以规范,确定名称。
五是科尔沁“博”舞。“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神鼓、神鞭、铜镜、宝剑、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激情表演是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
总之,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活动场地、人数不限,一般是在毡房和毡房附近的草地上进行。萨吾尔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载歌载舞跳和对歌对舞跳几种形式。
种类
安代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解放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子舞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动作有双手横绕八字,上身随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摆动;双手上、下、左、右十字形击盅,身体随手上下起伏;双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划圈;双手向舞台位置的二点或八点抖盅,身体随手起落,脸和视线与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侧,哪一侧的耳朵便随身探过去听盅声;绕圆动律一一一手在头上方另一手在身前侧由里向外绕圈;双手从身后向一旁慢慢摆出,动作范围在胯旁为小,在身体的正旁为中,一手至头上一手在腰后为大,依次左右做即谓横摆扭动律。下身动作有双腿跪着,亦有迂回步等各种舞步伴之。头可顶碗、也可顶灯。舞得端庄质朴,韵味持稳雄恽,刚柔相济。
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普修尔乐舞
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 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曲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17支曲,以内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和跳法,如黑吉马、育老人、慢撤布尔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间舞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赶毡、挤奶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与带道具2种,带道具的有顶碗和双手各拿一双筷子跳。手拿托普修尔边弹边跳,其动作中除硬肩、耸肩、转身之外有反弹托普修尔的舞姿和动作。跳法有达勒勒恩贝伊勒(招手式,指提压腕动作)、敖德勒恩贝伊勒(缠绕式跳,指绕臂动作)、阿查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双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着甲,二人面对面跳),整个舞蹈贯穿绕围动律,以双滕微微颤动,典型动作:硬肩、耸肩、压提腕、抖手、绕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对舞中动作即兴中可千变万化。
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奔放。
16.艺术院团和戏曲
必讲内容:内蒙古艺术院团概况和优秀剧目
自选内容: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漫瀚调
内蒙古艺术剧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正厅级别艺术院团,于2014年在整合区直9家艺术单位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全院核定编制800人;剧院内设歌舞团、蒙古剧艺术团、民族曲艺团、二人台艺术团、杂技团、京剧团、民族乐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话剧团10个艺术团和11个行政处室、乌兰恰特管理中心(演出中心),共21个内设机构;下辖艺术剧院音乐厅、乌兰恰特大剧院、乌力格尔艺术宫3个剧场。
2020年9月28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20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为内蒙古艺术剧院。
该剧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旗下歌舞团最早成立于1946年,原名内蒙古文工团,是建国前成立的革命文艺队伍,其他艺术团均在建国后陆续成立。长期以来,剧院培养和造就了周戈、陈清漳、玛拉沁夫、通福、色拉西、敖德木勒、恩和森、德伯希夫、宝音德力格尔、图力古尔、查干、吴晓邦、贾作光、通福、辛沪光、毛依汗、李万春、德德玛、斯琴高娃、哈扎布、齐·宝力高、美丽其格、阿拉腾奥勒、明太、拉苏荣、斯琴塔日哈、乌兰图嘎、金花、牧兰、武利平、韩磊等众多知名艺术家。创作推出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一批草原经典歌曲和《鄂尔多斯舞》、《鹰》、《牧人浪漫曲》、《吉祥颂》、《盅碗筷》等一批草原经典舞蹈,还有舞剧《诺恩吉雅》、无伴奏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大漠昭君》、交响史诗《成吉思汗》、二人台现代戏《青山路弯弯》等一批优秀剧目以及杂技《四人踢碗》、京剧《草原母亲》、曲艺《团结奋进的内蒙古》、《搏克赞》等一批优秀节目。组建后剧院充分发挥整合优势,短期内集中创作推出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话剧《国家的孩子》、《尹湛纳希》、民族情景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舞蹈诗剧《我的贝勒格人生》、二人台现代戏《北梁》等新一批优秀剧节目,开创了自治区文艺创作演出繁荣的新纪元。
长期以来,剧院累计荣获文华奖、梅花奖、荷花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际国内大奖300多项,演出近万场,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祖国大江南北、自治区的山山水水,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内蒙古故事、塑造草原文化品牌、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合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成立于1946年4月,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歌舞团以传承发展民族歌舞艺术为己任,建团66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是内蒙古歌舞艺术家的摇篮。著名舞蹈大师贾作光、著名舞蹈家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拉苏荣以及著名电影演员斯琴高娃,著名歌手韩磊、齐峰等都曾在歌舞团工作过。
该团创作了数量众多,广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族歌舞艺术精品。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歌》、《草原恋》等经典歌曲,《挤奶员舞》、《天堂》、《纳满祈勒》、《东归兄弟》等久演不衰的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歌舞《千里草原多秀美》等,还有近年来创作的舞剧《我的贝勒格人生》和《盅碗筷》、《吉祥颂》、《舞动的琴弦》等精品舞蹈。这些作品有的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有的在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华北五省区舞蹈大赛”等全国专业艺术比赛中频频夺冠,还多次参加央视春晚,为祖国和自治区赢得了荣誉,也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产品服务,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歌舞团曾先后访问过世界2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受到所到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热烈欢迎,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为宣传中国和内蒙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不断把蒙古族艺术推向中国、推向世界,打响了民族艺术品牌,成为了自治区和国家的“艺术名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剧团,始建于1957年4月19日;2000年并入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更名为蒙古剧团;2014年并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更名为乌力格尔蒙古剧团;2021年1月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为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设机构。
蒙古剧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剧节目,其中,新创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第九届文华奖新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内蒙古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特等奖、内蒙古第六届艺术创作“萨日纳”荣誉奖;参与演出的大型歌舞晚会《千里草原多秀美》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话剧《国家的孩子》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黑骏马》荣获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节目奖,话剧《尹湛纳希》在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夺得七项大奖、获得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剧展演优秀剧目奖。
多年来,蒙古剧艺术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完成为民演出4000多场,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给群众,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基层一线,初心始终未变,脚步从未停歇。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前身是在1957年5月1日,在时任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亲自关怀下起名“蒙语说书厅”。1979年8月“蒙语说书厅”更名“内蒙古民族艺术厅”。1987年8月5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厅”更名“内蒙古民族曲艺馆”。1996年,在内蒙古民族曲艺馆的基础上,“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场馆合一的文化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当今国内唯一一个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为主弦乐,好必斯、雅托克为弹拨乐声部,毕秀固尔、布列号、牛角号为管乐声部,集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民歌、呼麦和新创民族音乐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多声部专业民族管弦乐团,是当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团体。目前,乐团拥有70多名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演奏家和“扎木契”、“昂沁”、“蒙古利亚”三个原生态呼麦音乐组合。
多年来,乐团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创作演出,除了演奏传统民族民间乐曲外,还演奏现代蒙古族创作曲目和古今中外的名曲,录制了大量的声器乐作品、舞蹈音乐、舞剧和蒙古剧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先后成功举办了《草原春俏》、《天马神韵》、《聆听草原》、《绿野之梦》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专场音乐会,《琴声带路·奏响友谊》中蒙友好合作民族爵士音乐会还刷新了自治区民族音乐会历史上“多个第一”的记录。乐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老一代马头琴演奏家桑都仍、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著名笛子演奏家李镇等。该团还曾多次参加过“中国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华北音乐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并屡获国际大奖。在赴港澳台巡演及出访欧美、俄罗斯、丹麦、日本等国的演出中,为国家和自治区赢得了荣誉。
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是2014年由原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前身为内蒙古广播实验文工团)和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合并而成。前者成立于1960年,后者成立于1987年。
合唱团以混声无伴奏合唱为主,兼有重唱、小合唱等,并融汇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于一体,现有演职人员110人,其中指挥4人,钢琴伴奏2人。多年来,培育了永儒布、阿拉腾奥勒、乌兰图嘎、王瑞林、色·恩克巴雅尔、娅伦格日勒等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指挥家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巴德玛等蜚声中外的优秀演员,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其中阿拉腾奥勒创作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戈壁蜃楼》被列为2000年澳大利亚世界青年合唱节的指定曲目。
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在奥地利与韩国釜山举办的“奥林匹克国际合唱大赛”上各获得三项金奖,在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第四届国际合唱节” ,“第29届托罗萨国际合唱比赛”,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奖赛”等国内外各种大赛中屡获大奖。港台评论界称合唱团是:“来自草原深处的绝响”、“中国合唱艺术的奇葩”,荷兰专家评论合唱团:“你们东方人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唱歌” ,在韩国釜山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还被国际评委誉为“把亚洲乃至世界合唱推向了新的高度”。成立至今,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台北音乐厅等地都留下了美妙的歌声,令世人嘱目。
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成立于1975年4月,其职能是继承、发展、实验、普及、示范、提高二人台艺术。
多年来,该团坚持“演农牧民所想,唱农牧民所爱”,尊广大观众为“衣食父母”,视基层群众为“贴心朋友”,走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每年的演出场次平均达150场,2003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培养出了老一代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索燕、温吉祥、作曲家李杰、四胡演奏家张占海等,荟萃了以武利平、王占新、孙润平、梁斌、彭关心等为代表的自治区当下最优秀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群体,为二人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团先后创作演出了《摘花椒》、《卖油》、《折箭教子》、《阳光彩虹》、《奶茶飘香》、《路遇》、二人台呱嘴系列、《巴雅尔与大花眼》、《塞外一宝》、《补鞋》、《家庭风波》、《老曲新唱》、《魂牵梦绕二人台精品晚会》、《天地人和漫瀚调》专场晚会,《黄土谣》、《武利平师徒展演晚会》、《赵德厚、王占新作品专场晚会》及二人台现代《北梁》、《圆梦》等一大批优秀剧节目。2002年武利平荣获了第十九届戏曲“梅花奖”,成为了二人台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戏曲最高奖的艺术家。艺术团在各类的戏剧比赛中摘金夺银,共获梅花奖、牡丹奖、孔雀奖、曹禺奖、蒲公英奖、金花奖等全国性大奖三十余项。2006年内蒙古二人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目创作上,主张“三个一批”的创作思路,即:挖掘一批优秀的二人台传统剧目,新编一批优秀的二人台新剧目,平行引进、移植一批二人台剧目或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2011年至今承办了内蒙古第二届戏剧“娜仁花”奖大赛等活动。
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于1960年8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成立。初期是由中国戏校、北京院团、包头京剧团、东风京剧团部分学员,演员合并组成。1972年、1981年分别招收选送总计102名学员,其中有蒙古族学员8名。至此形成了一支由蒙、满、回、汉等多民族组成的具有较高演出水准的人才队伍。
剧团几十年来先后拥有老中青各专业行当艺术家名人3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71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将少数民族艺术元素有机地融汇到京剧表演之中,创作演出了传统及创新剧目百余出。新创剧目代表作《巴林怒火》、《草原小姐妹》、《气壮山河》、《北国情》、《甘泉》等,其中《草原小姐妹》参加了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现代戏观摩大会演出。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接见。进入新世纪以来,《草原母亲》成功地创新了交响京剧版、电影版和舞台版三部曲,是创新京剧表现形式的代表。并获得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5个单项奖、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大漠昭君》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1978年,1984年,1998年,2009年内蒙古京剧团先后出访了美国、香港、罗马尼亚、匈牙利、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日本、蒙古国等国进行了演出,受到高度赞誉。2005年被文化部评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成立于196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该团在继承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始终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坚持文化惠民和对外文化交流演出相结合,凭借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和服饰,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
经过几代杂技艺术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在繁荣“蒙派”杂技创作、培养少数民族杂技人才、开拓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建团至今,《滚灯》、《四人踢碗》、《射箭》、《蹬弓造型》、《三人蹬技》、《博克勇士》、《五人踢碗》、《套马杆的传说》、《柔术》等多个经典节目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上先后荣获金银铜各项大奖40余次,为自治区和国家赢得了荣誉。
新世纪以来,该团又先后创作了多台民族杂技精品晚会以及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风格的品牌剧节目,大大提升了“蒙派”杂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杂技剧《成吉思汗》入选文化部2006年度国家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集聚中俄蒙风情的《梦幻之旅》杂技音舞秀作为首次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驻场演出项目,受到了中外观众的好评。历代杂技工作者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扎根于草原,走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及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布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1960年至今国内累计演出4844场,观众达308.5万;1988年至今国外演出1.3万余场,观众达939万余人(次),为弘扬草原民族杂技以及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交响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成立的、唯一的一支职业交响乐团。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内蒙古歌舞团管弦乐队,1985年在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的倡议下组建交响乐团。
乐团演奏员来自蒙、汉、达斡尔、鄂温克、回、朝、满等多个民族,技艺精湛、训练有素,部分演奏员曾在国内、区内各种比赛中获奖。
乐团参演的国庆五十周年大型献礼剧目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获得第九届文华奖、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孔雀》银奖;《草原金音》专场交响音乐会获得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一等奖;大型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应邀在国家大剧院做音乐季首演及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式演出,广受好评。
多年来,乐团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内蒙古交响音乐事业为己任,不仅成功演奏了大量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近现代音乐作品,还与中外著名指挥家及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多部内蒙古作曲家创作的以蒙古族音乐为题材的交响作品,为弘扬民族文化、普及高雅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乌兰牧骑的产生发展与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派出工作组深入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镶白旗等地进行文化调查,根据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情况,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关于建立乌兰牧骑的最初构想就这样开始形成了,在经过充分研究之后,1957年5月27日正式制订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群众文化工作比较活跃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乌兰牧骑的名字便这样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
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的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报幕员也能唱歌,唱手也能拉马头琴,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仅能在台上演出精彩的节目,走下舞台还能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1957年,来自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是一支仅有9人、两辆勒勒车、四件乐器的小队伍。其名称源自蒙古语中“ulaan mochir”,汉语名称兼顾了音义。苏尼特乌兰牧骑是一支优秀保有古老乌兰牧骑传统的团队。在当时由于乌兰牧骑非常适合农牧民的需要,所以很快得到普及和提高,到1963年已有30支,而且在1964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并按照周总理的部署,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影响很好。1979年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先后在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访问演出,普遍受到好评。如今,草原上乌兰牧骑队伍已发展到近50支。在40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创作出许多优秀剧目,如《我的乌兰牧骑》《顶碗舞》《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等,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如德德玛、巴达玛、金花、图力吉尔、朝鲁等。
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这种精悍的文化工作队,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可演,节目都是自行创作,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以农牧民喜爱的歌舞为主。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
对于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毛泽东3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恩来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并嘱咐:“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题词:“乌兰牧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乌兰牧骑在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已发展为75支,人员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至40余人,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但乌兰牧骑的方向没有变,宗旨没有变,精神没有变。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已经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成为草原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乌兰牧骑有成员2800多人,依然活跃在牧区和乡间。乌兰牧骑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5届,尤其以第五届最为宏大,2010年8月8日晚上在察右后旗广场举办了盛大的闭幕晚会,自治区著名演员德德玛、吉祥三宝、武利平等参与演出,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亲临现场主持晚会,将乌兰牧骑的精神和精彩展示给全国人民。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
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
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呼伦贝尔草原最早的乌兰牧骑之一。2006年至今,连续被自治区评估为“全区一类乌兰牧骑”、“全区十佳乌兰牧骑”、“全区优秀乌兰牧骑”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培养造就了艾丽娅、张秋歌、朝鲁、旭仁花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创作演出了《擀新毡》、《索海情》、《巴尔虎婚礼》、《巴尔虎靴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精品,以的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及演员娴熟的专业技巧在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还多次代表国家赴法国、泰国、荷兰、蒙古国、比利时、捷克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受到了各国(地区)观众及同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始终深深地植根于边疆牧区这块民族热土之中,创作和演出的节目以极具巴尔虎蒙古族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族歌舞为主,同时辅以语言、器乐节目、好来宝等形式。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展示陈巴尔虎旗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摇篮”、“中国那达慕文化之乡”、“万马之乡”的独特魅力及陈巴尔虎旗灿烂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草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发展前景等为主。
敖汉旗乌兰牧骑始建于1966年,现有演职员58人,女性占职工成员的69%,其中国家二级演员3人,国家三级演职员20人。1994年以来,我们每年为广大农村牧区演出达300场以上,连续几年获赤峰市演出超300场特殊奖励。1997年5月创作演出的儿童评剧《少年英雄赖宁》,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表彰奖励。同年,乌兰牧骑又被评为全国“送文化下乡先进集体”,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等国家十部委的表奖。2004年9月份,由敖汉旗乌兰牧骑创编排演的草原评剧《大漠绿海》参加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11月份参加自治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优秀剧目调演获银奖,该剧于2007年获中国林业部“文华森林大奖”并受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通报表彰。2006年又获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同时被评为全区乌兰牧骑一类队。
乌兰牧骑是一支特殊的民族地区文艺团体,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活跃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务。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进程的不断推进,满足不同文艺需求出发,锐意改革,坚持一专多能、两条腿走路,艰苦奋斗,走出一条贫困地区专业民族艺术团体的成功之路。
(一)改革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象其他地区一样,敖汉及周边地区专业艺术演出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敖汉旗乌兰牧骑在这一地区有着牢固的基础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改革完善了内部机制,适应了市场规律,市场就选择了我们。首先,进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彻底取消论资排辈,实行岗位聘任是。每年年终根据每个在德、能、勤、绩等累加的分值进行综合考评,凡属不及格的均不能参加本年评先、评优及下年度的续聘。临时工和正式职工同等管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其次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量进行了量化管理,按工取酬,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思进的喜人局面。此外,为了严格内部管理,制定了23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而使岗位责任制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现在,这支队伍完全能够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占则能胜。在敖汉旗乌兰牧骑对各种制度的执行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违规受到处罚没有怨气,管理者也减轻了思想负担。
(二)坚持一专多能,两条腿走路
敖汉旗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蒙汉共居的旗县,处于内蒙古草原、东北、华北地区的交汇带。因此,蒙古族歌舞、二人转、评剧、皮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这里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敖汉旗乌兰牧骑相邻的专业文艺团体大多专于一行,有的善歌舞,有的专戏剧,他们的演出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市场站不稳,敖汉旗乌兰牧骑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发现农牧区,老年人大多爱看戏,年轻人喜欢歌舞,拒此,我们制定了歌舞、戏剧双腿走路的办法。变过去的“我们演什么,你就看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们就演什么”。乌兰牧骑的“双百”、“二为”的服务宗旨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在每年频繁的演出中,演员们基本上是白天唱戏,晚上与年轻观众们劲歌热舞。我们不但深受本地区群众的喜爱,也得到了周边地区的认可,辽宁省朝阳市、北票、河北大场、内蒙古通辽等地经常邀请我们去演出,有些地区已与敖汉乌兰牧骑确定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三)艰苦创业,共渡难关
有一个时期,我们设备简陋,资金严重短缺,举步维艰。1994年以来,在实行全面改革以后,整顿了班子,整顿了队伍,振奋了精神,敖汉旗乌兰牧骑开始“以人为本,艰苦创业”的新历程。从内部做起,开源节流,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出门办事、来客招待力求简朴,办公条件能简则简,决不奢华。演出费用能省则省,能借则借,决不浪费。敖汉旗委和政府非常关心这支队伍,2008年12月4日,敖汉旗旗长一行主要领导人亲自到乌兰牧骑进行工作调研,对乌兰牧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逐步帮助解决一些存在问题。
(四)更新观念,盘活市场
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经营理念上我们做出了大胆尝试和探索。提出了“围绕中心定任务,积极主动抢市场,对口对路排节目,抢占先机抓演出”的工作思路。近三年来,搞了“文企联姻”、“文法联姻”、“文商联姻”、“文税联姻”、“警文共建”等专场文艺晚会近百场。这一方法,搞活了市场,扩大了领域、锻炼了队伍,增加了效益。
敖汉旗乌兰牧骑是最基层的专业文艺团体,我们能够屡创佳绩,屡获殊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良好的艺术生产环境,具备了较高的艺术生产水平。首先,加强整体队伍的学习和提高,加强演职人员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请来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专家,针对不同科目进行理论辅导和实践训练。其次适时地调整了舞台的演员结构,把一些年老多病的同志从一线上撤下来,由这部分人组成艺术顾问组、监审组和导演创作组,大胆启用新人,在打造精品的同时,培养拔尖艺术人才,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途径,使之日臻成熟。我们把这一方法叫做退下来、顶上去。同时,还十分注重地区与地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艺术交流。开阔了队员视野,丰富、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积累和艺术表现力。对于《大漠绿海》这样重大的创作演出任务,充分发挥了与有一定实力的专业团体和较高艺术水平的创、编、演人员保持业务关系这一优势,得到了他们在创、编、演出及服装、道具等之间的大力支持。群策群力,才打造了这样一台主题鲜明、情节感人的精品剧目。
为建设文化大区、文化大市,我们围绕中心工作,打造艺术精品。配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后演出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儿童评剧《少年英雄赖宁》等,其中《少年英雄赖宁》获中国文化部“为儿童送戏演出超百场”嘉奖;为配合廉政法制教育,排演了移植剧目《山杠爷》和传统评剧《血溅乌纱》;为配合税法宣传,排演了《税法之歌》等大型歌舞节目;为配合交通法规宣传,排演了评剧《亲人的哭喊》;为宣传计划生育,排演了《希望之路》歌舞晚会;为宣传敖汉旗获“全球500佳”的成就,激励人人民,我们先后排演民族歌舞《建设绿色园》专场文艺晚会。并先后在赤峰、乌海、临河、包头、呼市等地进行展演,为了迎接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旗胜利召开我们创编、排演了专场大型歌舞晚会《腾飞的敖汉》为纪念“十七大”召开,我们排演了《高歌十七大、建设新敖汉》大型歌舞晚会,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排演了《永远的春天》歌舞晚会,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近三年来,敖汉旗乌兰牧骑送文化下乡行程两万多公里,为农村牧区、厂矿、社区演出1034场,观众达520多万人(次),我们不但走遍了敖汉旗的村村落落,还走出了内蒙古,让歌声、琴声优美在辽宁、迷人在河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入基层,让作品反映生活;二是演出形式大、中、小结合,丰富多彩,观众喜闻乐见;三是演员和群众打成一片,发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和扎实作风,要演戏,先做人;四是诚信演出,生活简朴。我们还坚持了“四个不分”。一是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二是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三是不分场地条件,见缝插针;四是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乌兰牧骑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体现了艺术上的追求,有的队员为了表演好舞蹈节目,锻练“跪转”,把膝盖跪得发紫,腿部红肿。在送文化下乡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火热生活保持最密切联系的艺术品格,追随时代,不断前进的发展意识.我们先后创作、演出了《好德歌沁》、《孔繁森》、《汪洋湖》、《大漠绿海》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300多个,其中部分作品获国家、区、市级“五个一工程”奖或单项奖。
机制的转变和制度的约束,使每个演职员都感受到了危机和压力,但我们没有退缩和畏惧,相反,我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和强烈的进取心,这是因为我们有个好的领导班子,我们把班子建设当作夯基固本的大事来抓,力求以过硬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增强了透明度,提高了凝聚力、号召力。真正做到了一盘棋、一股绳。每个班子成员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做守摊的的看家人,而做事业的开拓者。在班子带动下,现在的敖汉旗乌兰牧骑不仅是一支锐意改革,适应市场的新型专业文艺团体,更是一支保持优良传统,深受农牧民喜爱,与广大群众心连心的专业文艺队伍。这是几年来敖汉旗乌兰牧骑经历的几个感场景:
——有一次,我们要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苏木去演出,路上,装道具又坐演员的卡车被地面飞速行驶的大型车挤翻了,30几名演员几乎全部受伤,2名演员小腿骨折,一名演员耳朵被树枝穿豁了。旗有关领导赶到了现场,组织抢救伤员。现场的领导指示,立即返回,救治伤员,休息几天再演出。可队们说:“不能回去呀!观众在等着我们,盼着我们呢!”。在确认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才同意晚上的演出。晚7点,演出开始了,台底下人山人海,秩序井然,一场前所未有的演出同往常一样,台下掌声阵阵,比往常更加热烈,更加深情……
——2008年夏季,在去一个山村的途中,突然下起暴雨,湍急的山水顺流而下,挡住了去路,队员纷纷跳下水中,冒雨为汽车探路,搬石头垫路,就这样探一段,走一段。然而,最后一条大河终于挡住我们小客车的去路,我们只好夜宿河边,整整在河边呆了一夜,其中有一个女演员还抱着五个月的吃奶孩子,从下午四点一直做到第二天清晨六点,水退了,我们驱车到达演出地,同志们来不及吃早饭,快速搭台,准时演出,演出质量没有受丝毫影响。当演出结束后,几个小演员带着妆睡着了……我们在一个小山村演出,一场暴雨山水下来,后台进了水,为了保护国家财产,30多名演员不等领导下令,一盆盆,硬是把水淘干,有的演员被玻璃片扎破了脚,鲜血直流。
——2004年,我们在创编、排演《大漠绿海》期间,队员全力以赴,不怕苦累,很多演员带病坚持工作,坚持排练,有的演员亲人病重都不能回去看一眼。为了节省资金,演职员自己做道具、做服装、作布景。露天制作道具的同志背上晒爆了皮,脸晒黑了,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制作服装的女同志们白天排练,晚上缝服装、缝布景,每晚工作到十一、二点……
——编导彭民和演员于春华是一对夫妻,两人都在乌兰牧骑工作。在排《少年英雄赖宁》的那段日子里,他们晚上加班不得不把6岁的孩子锁在屋里,老彭为设计唱腔,常常忘我地工作,有一次,由于全身心都沉浸在艺术创作中,大雨倾盆流进屋里,他竟浑然不知,妻子回来后看到被雨水浸湿的粮食、家具,心疼的直掉泪,而他却为做出一段好曲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男演员孔德刚在《汪洋湖》巡回演出时,接到爷爷病逝的噩耗,家人几次电话催他回家给爷爷送终,为了不影响演出,孔德刚硬是把悲痛埋在心里,再没人的地方偷偷地落泪……
在过去的岁月里,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敖汉旗乌兰牧骑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支队伍获国家级奖励的有5人(次);获自治区奖励的有30人(次);获市级奖励的有35人(次)。今后,我们要积极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如既往地立足于创新提高,苦干实干,借全市两会的东风更好地为我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日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
建队于1959年,是全区建队较早的乌兰牧骑之一。主要以演出民族歌舞节目为主,现有演职人员40人,演员阵容整齐,作风严谨、设备齐全,能适应各种不同场合的演出。五十年来,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坚持长期深入基层,长年为农牧民群众送歌献舞,为活跃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表演艺术精湛,多次在全国演出中获奖,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和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全区十佳乌兰牧骑、全区一类乌兰牧骑,编创的舞蹈《巴林蒙古女性》在第五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上荣获全国舞蹈界最高奖项———荷花奖。
1965年,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部分演员曾参加了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70年代曾代表昭乌达盟,参加辽宁省全省专业团体文艺会演获集体表演奖。1987年,巴林右旗乌兰牧骑代表赤峰市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纪念乌兰牧骑成立三十周年”调演,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乌兰牧骑先进集体。1991年参加全市专业团体文艺汇演获得第一名。1997年7月该团参加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乌兰牧骑建队四十周年暨第二届乌兰牧骑艺术节,被自治区评为十佳乌兰牧骑;8月份晋京参加了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表彰大会和交流演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该团曾应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大连赏槐会的专场演出,中国青岛“海之情”民俗文化旅游节演出。受到了专家、学者及各界观众的好评。1999年受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选派,做为自治区唯一的一支文艺团体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受到自治区政府的嘉奖。2001年,该团参加了“乌兰牧骑全国行”演出,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全国各地观众的欢迎。
2002年初,该团全部演员参加了内蒙古电视台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录制工作,并承担了晚会的大部分歌舞及部分声乐节目,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同年9月份又应邀参加了第14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巡游表演和文艺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及海内外来宾和同行们的赞扬。
2003年9月,应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之邀,全队演员参加了电视连续剧《乌兰牧骑之恋》的拍摄。这是第一部全面真实反映乌兰牧骑工作、生活、故事情节生动感人的电视剧,演员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了每一个角色的拍摄任务,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拍摄单位的好评。
建队50年来,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共为群众演出43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其中深入农村牧区演出3300多场,观众达42万多人次。共创作出舞蹈125个;歌曲237首;表演唱80个;曲艺和器乐曲80个;大小戏剧23部。其中有65首歌曲的词曲在市以上刊物发表;有140个节目在市以上电台、电视台录制播出;有78个节目在市以上调演、汇演比赛中获得各种奖励188项。
杨魏玲花,中国内地歌唱组合凤凰传奇的主唱——玲花。凤凰传奇是一对金玉完璧的组合,其成员玲花是来自鄂尔多斯大草原的蒙古族姑娘,新一代的“乌兰牧骑”。有策马奔驰大漠的生活经历,身上流趟着老一代乌兰牧骑的血液。其歌声高亢激昂,富有草原特色,被香港音乐专业媒体称为女版“腾格尔”。
二人台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曲县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康保县文化馆、陕西省府谷县文化馆获得“二人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申报的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二人台,又称“二人班”,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省大同、朔州和河北省张家口。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山西省忻州地区。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所唱的多是小曲。
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原始曲调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传统民歌、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一直深受流传地广大群众的喜爱。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0月14日,由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河曲县多年来努力发展文化艺术的结果,标志着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传统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难民传到内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进一步成长起来。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建国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荣双羊和他的儿媳计子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
建国后,二人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的河曲、阳高、大同,河北的张北、沽源、尚义、康保以及陕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台专业演出团体和培养二人台演员艺术学校。仅内蒙古西部就有专业剧团五个,以演二人台小戏为主的乌兰牧骑二十六个,此外各地还有许多业余剧团。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
《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是东路独有的剧目。东路二人台的牌子曲大多来自戏曲,配合剧情进行演奏。
建国以来,一批传统剧目如《走西口》《打金钱》《卖碗》《拉毛驴》等以新的面貌登上舞台,同时还编创了许多反映历史题材和现代生活的新剧目,如《方四姐》《闹元宵》《杨柳青青》《烽火衣》等都颇受群众欢迎。二人台的显著特点是现实性、生动性和通俗性,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等。其中亦有迷信,色情等消极内容。我们须取舍。整个剧情个性显著,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漫瀚调
漫瀚调,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漫瀚调也称“蒙汉调”,它是蒙汉两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形成的音乐种类。漫瀚调的形成和发展与晋、陕汉族民间音乐和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有密切联系。其艺术风格兼具蒙、晋、陕三地民歌的特点,其文化内涵则承载了蒙、汉两个民族长期的交流历程,以及双方对于审美共性的汲取。
2008年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申报的“漫瀚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漫瀚调最早产生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嘉庆和道光时期对蒙旗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使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移入的汉民不仅开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准格尔旗的漫瀚调就是蒙汉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产生的。早期的漫瀚调多数是在蒙古族民歌曲调中直接填入汉、蒙两种歌词而形成的。后来,逐渐产生了新的漫瀚调,已不再是单一填词,而是巧妙的融合了蒙古族民歌与陕西、山西地区民歌的特色,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质的漫瀚调歌曲。
传统的漫瀚调唱词主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与爱情。漫瀚调音乐的旋律多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爬山调和山西、陕西地区民歌的一些特点;唱词以汉语为主,同时也吸收了蒙语词汇,混合使用两个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歌唱内容是漫瀚调的主要特征之一。漫瀚调歌词题材广泛,采用叙事、扦情两种方式,既有时政内容,又有生活的反映漫瀚调曲调优美,韵味独特,唱腔洒脱奔放,旋律朴实舒展,是蒙汉民族音乐文化高度融合的结晶。漫瀚调曲目繁多,已收集整理出90支,按原调词意大体可分为思苦、歌颂、情爱、渴盼、哀怨、离愁、新声7种类型。
漫瀚调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演唱的人数来看,又可以分为独唱和对唱。从表演的地方来看,还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
在婚丧节庆筵席表演漫瀚调是最为常见的。在这样的表演场合,漫瀚调的表演形式较为固定,都是在乐队或者录音的伴奏下进行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歌手大多为一男一女,双方通过对唱的形式彼此呼应。除此以外,在演唱中还会出现歌手与观众通过歌声互动,并将观众邀请上台共同演唱的情况。
艺术特征
1、演唱的程式性。漫瀚调的演唱既遵循着严格的程式性(一句比兴、一句抒情),又在唱词、旋律等方面充分展示着即兴性的特点。
2、唱词的即兴性。漫瀚调主要的演唱形式是对歌,歌手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并能即兴编词、填曲演唱。对歌的过程既是显示歌手的聪明才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两位歌者智慧幽默与应变能力的较量。
3、唱词的结构。漫瀚调唱词基本是由两句构成,部分歌曲可以划分为4个乐句。上句喻景、下句抒情的结构安排占据了漫瀚调歌曲的主流。
4、在歌词方面,漫瀚调除使用汉语歌词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方式,即蒙汉语混合间插使用构成的“风搅雪”,形成诙谐幽默、饶有风趣而又不失婉转的特点。
5、漫瀚调可一曲多调,也可一调多曲,以即兴编词对歌的形式演唱,一问一答、一唱一和,妙趣横生。多采用比兴的修辞格式,以平时朴素的语言歌唱崇高的情感。
漫瀚调的代表作品有《牵魂线》《西山活要命》《美好家园人情厚》《想亲亲想的好心慌》《双山梁》《白大路》《巨河滩》《昭君坟》《栽柳树》。 [1]
漫瀚调是蒙汉民族在长期的同生共荣中,两种文明碰撞与交融的产物,是蒙汉两族共同享有的艺术形式,也是蒙汉人民在音乐与文学领域智慧的结晶。
漫瀚调是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为母曲、揉入晋陕民歌音乐元素的一种独特民歌歌种,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宝贵的艺术价值,有着鲜明的地区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功能,是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
奇附林,男,漫瀚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4-1532,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
2018年8月,漫瀚调艺人们通过漫瀚调直播,将自己拿手的漫瀚调曲目,通过互联网传播了出去。漫瀚调通过互联网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2019年11月1日,由准格尔旗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准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协办的2019年漫瀚调声乐器乐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同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获得漫瀚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