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815年《莫愁湖志》原作者马士图,字宗瓒,号鞠村,江宁(今南京)诸生。工画山水、仕女,兼写竹梅,精鉴别,家居莫愁湖上。尝集画社于胜棋楼,至者三十三人,极一时之胜。1885年醉吟馆主人做《续篆莫愁湖志》。1888年三山二水吟客成《添修莫愁湖志》甘元焕修《莫愁湖志》《金陵莫愁湖志》是民国时期书坊根据马士图的《莫愁湖志》木刻本改成的铅印本,并把《莫愁湖楹联便览》中的全部楹联都收入其中,还增补了民国初期几幅楹联。2005年莫愁湖管理处修《莫愁湖志》志书囊括之前志书,开创志书编撰新方式。 |
| | 罍,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多用青铜制成。 |
| |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古代原是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后为旌功记绩的祭器和礼器,变成统治阶级政治权利的重要象征,视为立国重器。 |
| | 此屏瓷板背面记载墨书,大清嘉庆元年清和月望日,文鉴斋卢映之子瓠田明扬制。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六日,男葵生栋配成谨志。笔者考证大清嘉庆元年(1796年)清和月(阳历五月)望日(十五),文鉴斋(祖上字号)卢映之子瓠田(字号)明扬制(制厂并工匠名字)。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六日,男葵生(字号)栋(卢栋名)配成谨志(卢映之的后人卢栋修复屏。经专家鉴定此件是清代雍正仿明代早期的,青花五爪云龙大盘底部残器。在嘉庆元年请扬州名家,文鉴斋卢咉之子瓠田明扬制作成砚屏。到了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六日,文鉴斋卢映之后人卢栋修配。 |
| | 大理石又称云石,由石灰岩经过千百年地质变化而成。其魅力在于云石上天然的纹理形成不同的画面。如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等。据《云南考略》说:"点苍石出大理山崖洞中,白质黑章,有人物山水草木禽鱼之状,可为屏几。"此幅插屏所选云石纹路自然,线条流畅,如水墨画勾勒的两匹奔跑中的骏马。 |
| | 祁阳石温润细腻,多呈紫红色,石色匀净,常见浅绿色石脉,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又称"文石",常用来制屏。此屏名为“八仙过海”,整屏雕刻利用祁阳石的石质和纹路,布局八仙过海的场景,八位仙人神态各异,堪称浮雕中之精品。 |
| | 螭,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
| | “宣德炉”起源于明代宣德年间,简称“宣炉”。海棠形宣德炉特别之处在于其造型罕见,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
| | |
| | 墨色纯正,纹饰清晰,金彩靓丽,墨香沁人。正面描金书“翰林风月”另面描金朱珪“御制墨云室记”,所书正隶字体工整规矩,四周描金图绕螭龙捧寿纹饰,华丽至极,宫廷气息浓郁,两侧分别填金款“乾隆壬子年”及“仿唐李廷圭墨”。整墨制模精细,古色盎然,典雅大方,彰显皇家气韵,殊为难得,可保可藏。 |
| | 《莫愁湖》长卷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吴宏(1615-1680),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宁(今南京)。宏,一作弘,字远度,号竹史、西江外史。清初著名画家。自幼好绘事,自辟蹊径。 |
|
| 莫愁湖公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办莫愁湖海棠花会,是当时南京最高规格的文化活动。海棠花会中有众多名家留下各种作品。其中金石印章十数枚,由姜桂林、孙龙父等篆刻。姜桂林,自号二石、二石道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竹西印社副社长。 孙龙父,名珑,名字行,号赤城居士、弄斧等。祖籍泰州,后居扬州。弱冠之年,其书画金石即初露头角。抗日战争期间,曾在镇江、扬州等地鬻金石书画,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名噪一时。 |
|
|
| | 古代书画作品多是把纸张装裱成卷幅,以一根圆棒为轴,平时卷成一束,陈放到书架上归类管理。不少文人会在书房摆一口瓷缸,把一些常用卷轴书画插放在缸里,便于随时查索取阅。此画卷缸“小而雅、小而精”,其纹饰丰富且艺术性强,深受文人的青睐。 |
| | 中国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主要有刺绣、织锦、缂丝、抽纱、花边、绒绣、机绣、绣衣、绣鞋、珠绣、地毯、手工编结等。 织绣画作主要采用优质的绢、丝、毛等作为纺织材料,然后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通过巧妙构思、绣制装裱而成的一种绘画方式。据记载,中国丝织物的出现,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此后,经过殷商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织绣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独特的工艺形式,也是伴随着中国织绣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这幅清代织绣画,纵 40.6厘米、横51.5厘米,采用绢丝铺底,以各色丝线组合编结、手工绣制而成,并经托裱后,通体镶嵌于红木屏风镜框之中。织绣内容属于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题材。画面近处停泊在江岸的小舟、河畔执杖的行人、婆娑的垂柳,还有远处的山峰,江畔的礁石与山头的白云都绣画得栩栩如生。该幅绣画通过选取中国传统书画常用的石青、石绿、赭石等颜料将丝线熏染编绣,为我们精心构勒出一派江南“春山树葱茏,春江云帆动”的美丽风光,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技艺水平。作品所表现的风光景物,呈现的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寄情山水”、“江畔行吟”的文人画情怀。 |
| | 粉彩瓷,是清宫廷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为釉上彩瓷器。粉彩瓷“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龙凤相配便呈吉祥,习称"龙凤呈祥纹"。龙凤纹为官窑传统纹饰,为皇帝大婚时御用品。 |
| | 绣墩又称坐墩,是中国传统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博古纹是瓷器传统装饰纹的一种。“博古”的意思即为“通晓古事古物”,成语就有“博古通今”一说,寓意清雅高洁。 |
| | 豆青釉其釉色为青中泛黄,釉面光泽比粉青、梅子青弱。清代豆青釉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清代中期以后,工匠会在素胎上勾勒出纹饰轮廓线,施以豆青釉,然后入窑烧造成凸起的纹饰。 |
| | 天官,即《三元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之一,又为“福、禄、寿”三星中的“福星”。天官谓神话人物,寓福自天上来。 |
| | 霁蓝釉为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为瓷器中“上品”。天球瓶原名为“千秋瓶”,象征着“千秋太平”之意,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从明永乐宣德创烧,到清雍正乾隆之际,因清朝皇室对永宣窑器的推崇致使,摹古之风盛行,故多产。 |
| | 尊,在先秦时用作酒器,也有用于祭祀。尊通常的形状是敞口、折沿、圆腹。到了北宋中后期,尊的功用渐生变化,装饰的功能已超过实用,而自元以后基本上已无任何实用功能了,均是装饰陈列用瓷,或为皇宫之内的观赏器。一般民间区分尊和瓶是视其口与足的比例来判定的:口大足小称为尊,口小足大称为瓶。 |
| | 王船山先生遗书,同治四年十月刻竣,凡三百二十二卷。国藩校阅者《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张子正蒙注》九卷,《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四书》、《易》、《诗》、《春秋》诸经稗疏、考异十四卷,订正讹脱百七十余事。军事鲜暇,不克细紬全编. |
| | 作者: 张修竹绘画,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标题: 朱元璋演义(12),出版年: 1985年5月,页数: 158,装帧: 平装徐达: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
|
|
| | 象棋古时别称象戏,早在南北朝时,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曾写过《象经》棋谱,集百僚而讲解,并在贵族中流传开来。到宋代,象戏才完全定型,成为今日的形制。宋徽宗赵佶对象戏十分爱好,经他的大力提倡,使象戏在皇宫内外更加盛行。以至南宋初年洪遵在《谱双》中说"象戏,家喻户晓",成了当时群众文娱生活的重要内容。 |
| | 此书系明仁孝皇后所作的宫廷内训,有永乐皇帝的御制序 |
|
| | 《莫愁湖修褉诗》,刊印时间于1933年,冒广生、关赓麟等人召集青溪诗社同人,集莫愁湖修褉,以“河中之水歌”分韵赋诗。收录光晟、宗威等五十二人诗词。1879年,华严庵住持僧寿安汇刊《莫愁湖楹联便览》1815年华严庵首释恒峰辑录华严庵壁上所题诗句,刊印《莫愁湖风雅集》。竹纸线装木刻版。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用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稿纸撰《一个悲壮苍凉的故事——二评莫愁女幻想曲》,手稿共10页。 |
| | 由南京市园林局、安徽电视台、莫愁湖公园联合录制。编剧方洪友,导演雪村。臧修逸饰莫愁女,王晓康饰卢公子。有那么一阵子,将皇帝形象搬上屏幕是一种“热”,雪村也凑热闹拍了个皇帝戏,这便是他的六集“大戏”《莫愁女的传说》。 |
| | 2013年,再芬剧院精心复排的《莫愁女》在黄梅戏艺术中心上演,由余淑华、刘国平领衔主演,联合李萍、吴美莲,四位国家一级演员将带领“再芬黄梅青年团”共同呈现。以老带新,阵容强大,以全新的演绎来再现这部经典作品。 |
| | 柔美的慢板:描写莫愁对爱情的期望想像。不安的小快板:描写徐公子的感情与徐家的反对给莫愁带来矛盾不安和痛苦。慢板:以哀伤的旋律,描写莫愁被囚禁时的难过和思念。急板和广板:急板描写莫愁的痛苦和投湖,最后的广板重现了首段的主题但以悲壮的曲调表现这个故事的凄美。 |
| | 陶思耀(1944——)作曲家。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63年入伍,先后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编导室主任、艺术指导。首批国家一级作曲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作品有歌曲《中国的土地》、《莫愁啊莫愁》等。所做《莫愁啊莫愁》在一九八四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东方歌舞团独唱演员朱明瑛演出亮相后,迅速在国内外传播流行至今。展柜中展出的为陶思耀先生捐赠的和《莫愁啊莫愁》有关的获奖证书及相关产品。 |
| | 钱松岩当代画家,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钱松喦生前多次表示,一座城市如果有湖,这座城市就很有灵性。因为莫愁湖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住到南京后,钱松岩对莫愁湖更是情有独钟。不仅经常参加莫愁湖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晚会”,每年4月举办的“海棠花会”,钱松岩只要有空,肯定到场。 |
| |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
| | 1980年3月,莫愁湖举办了首届“海棠花会”。海棠花会成为当时南京市最高规格的文化活动之一。书画名家刘海粟、林散之、萧娴、亚明、钱松喦、魏紫熙、陆俨少、宋文治和著名诗人俞律等都陆续参加过海棠花会。展品为海棠花会的签到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