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导游词:游轮和邮轮

文化旅游院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2024-09-25



现如今,一提到游船二字,大家基本上第一感觉想到的会是邮轮,那种豪华邮轮,什么皇家加勒比号、哥诗达邮轮、红宝石公主号等等。其实也没错,这些是游船的今生,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们今天,着重来聊聊你可能不知道的游轮的前世邮船。

邮船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邮”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义,而且过去跨洋邮件总是由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此得名。
邮船是邮政部门专用的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之一,并且同样运送旅客。一般的邮轮均带有游览性质。由于在邮递服务的初期,洲际的邮递服务,都是依靠邮务轮船将信件和包裹由此岸送到彼岸,这些英国轮船往往须要悬挂英国皇家邮政的信号旗。在1850年以后,英国皇家邮政允许私营船务公司以合约形式,帮助他们运载信件和包裹。这个转变,令一些原本只是载客船务公司旗下的载客远洋轮船,摇身一变成为悬挂信号旗的载客远洋邮务轮船。“远洋邮轮”一词,便因此诞生。

邮船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一些人开始登上邮轮漂洋过海,邮轮旅游开始发展;但是邮轮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运载邮件和移民。
当飞机技术日益成熟,有钱休闲的贵族喜欢上航空快速的旅行方式,移民则选择航空这种快速经济舒适的横渡大洋的方式。1985年法国法兰西号邮轮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的结束。豪华客轮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游轮。史上最后一艘邮轮是伊丽莎白皇后2号Queen Elizabeth 2,另有一说是玛丽王后2号Queen Mary 2。

下图是著名的诺曼底号和飞机的合影,正如这张照片上拍到的:飞机远远的把邮轮甩在了自己的身后。那些在历史中大放光彩的邮船,有的毁于战争、有的沉没海底,有的退役被拆解。但仍有一些被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记忆。玛丽女王号作为旅馆位于美国加州长滩市、伊丽莎白女王2号成为酒店在阿联酋迪拜、冰川丸被改造成博物馆在日本横滨。



如今,邮船退出历史舞台,众多奢华迷人的大型游轮粉墨登场。相比较而言,我更爱邮船在大海中孤独航行的英姿飒爽。有那么一些邮船,让我,不能忘。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排水量46000吨,于1909年3月31日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港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历时3年,于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着“永不沉没”的美誉。
泰坦尼克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份多为计划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具备与当时其他船只的头等舱的等级;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


▲泰坦尼克号内部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厄运——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
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


▲泰坦尼克号残骸


看完泰坦尼克号沉没过程的文献,无比的唏嘘。之前的人类的傲慢与自信:“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以及大难临头前人性的高贵与丑恶。有如此惊心动魄的真实的故事背景,《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的大获成功是理所当然。



冰川丸号


在各国海军的辅助舰船中,有一类舰船在战时受到国际法的保护,理论上不应受到攻击和捕获,这就是医院船hospital ship,其职责是在战时收容、治疗、运送伤病员,简而言之就是“浮动的海上医院”
日本海军在和平时期的编制内并无医院船,由舰上配属的医疗分队和岸上的医院共同应对伤病问题;在战时,随着伤亡病患大幅增加,需要由专门的舰船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此时军方会征用民间船只改装为医院船以供使用。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海军先后征用了数十艘商船作为医院船,它们在战前均为日本各海运公司的客船或货船,其中以原属于日本邮船的“冰川丸”号吨位最大、设施最为完善。



20世纪20、30年代,国际航运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竞争激烈的时期,属于三菱财阀旗下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作为当时日本实力最强的航运公司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了与欧美公司争夺市场,日本邮船在20世纪20年代末陆续订购了9艘大型远洋客轮,替换明治、大正时代的旧船,用于北美、南美及欧洲航线的运营,其中为横滨至西雅图的北太平洋航线量身打造了3艘万吨级客货两用船,堪称日本邮船的大手笔。
这三艘客轮被分别命名为“冰川丸”、“日枝丸”和“平安丸”号,统称为冰川丸级,“冰川丸”号以埼玉县大宫冰川神社为名,“冰川丸”号的建造费用约为650万日元,折合今日币值约为120亿日元。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横滨分社,这里现在也是日本邮船历史博物馆所在地

“冰川丸”于1928年11月9日开工,1929年9月30日下水,1930年4月25日竣工,吨位为11622吨,载货吨位为10436吨,全长163.3米,船宽20.12米,吃水9.3米。


“冰川丸”号采用2台丹麦B&W公司制造的四冲程八缸船用柴油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船舶动力装置,双轴双桨推进,输出功率达到11000马力,最高航速18.21节,巡航速度15节。





“冰川丸”号是为北太平洋航线专门设计的。北太平洋航线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横跨太平洋的最短路线,处于高纬度海区,天气和海况条件恶劣,常年阴云密布,风急浪高,浮冰出没。
为了确保航行的安全性,日本邮船会同设计方、建造方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冰川丸”号的船体结构十分坚固,船壳外板厚度达15毫米,足以经受狂风大浪的冲击和小块浮冰的撞击,舷窗也采用牢固的圆窗。船体内部的水密区划和救生设施也都按照《海上人命安全国际公约》的规定加以设计和配置,这项公约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之后由各国共同拟定的关于船舶安全的国际条约。



乘坐的舒适性和周到的服务对于作为远洋客轮的“冰川丸”号来说同样重要。在设计时日本邮船十分重视船舱内部的装饰装潢,并且举办了一次装饰设计比赛,经过激烈对决,一家法国设计公司最终夺魁,日本邮船全权委托该公司负责“冰川丸”号的内部装修。船上装潢采用当时最高档次的设计,用料考究、陈设奢华、富于艺术气息,舱室布置也极力追求品味和舒适。



在投入运营后,“冰川丸”号迅速成为北太平洋航线上的明星,定期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在北美地区很有人气,其优良的性能和品质上乘的服务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口碑。
在航运界自19世纪中叶以来就有一种传统,在太平洋航线上航行的最好的客轮将获得“太平洋女王”的昵称,而“冰川丸”号服役后很快就被冠以这一荣耀的头衔,成为许多上层精英、社会名流横渡太平洋的首选。在战前的航运生涯中,有不少知名人士乘坐过“冰川丸”号,其中包括卓别林、秩父宮雍仁亲王和嘉纳治五郎。



在结束战前最后一次北美之旅后,“冰川丸”号于1941年11月被日本海军征用,按照动员计划准备改装为特设医院船。“冰川丸”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接受改装工程,于12月21日结束,持续仅三周,实际上在战争爆发当天的12月8日船上医院就开始投入运作。虽然工期不长,但工程量颇大,船上的各等级客舱都被改造为病房、诊疗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以及医务人员的住舱等等,添置了不少医疗设施。


▲作为医院船时的冰川丸


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冰川丸”号和另一艘原属于大阪商船的医院船“高砂丸”号是日本仅有的两艘在战争中幸存的大型客轮,于1947年被归还给日本邮船,恢复了商船身份,重新回到航运事业中。
日本邮船在战争中损失了172艘船舶,吨位高达100万吨,而“冰川丸”号是该公司仅存的大型船舶之一。
战后初期,整个日本都十分缺乏船舶,因此原本作为客轮的“冰川丸”号被转用为货船,负责从美国及东南亚地区向国内运送原料及生活必需品。直到1953年,“冰川丸”号才重新作为远洋客轮回到阔别11年之久的北美航线,再度光临西雅图港。1960年8月27日,“冰川丸”号迎来了航海生涯的落幕之旅,从横滨出发最后一次驶向西雅图,于10月1日回到横滨,于12月21日宣布退役。
在长达30年的服役时间里,“冰川丸”号先后横渡太平洋238次,运送旅客人数超过25000人。



日本邮船原计划将“冰川丸”号解体,但是横滨市民呼吁将这艘承载着日本航运昔日荣光的客轮保留下来,2003年,“冰川丸”号被指定为横滨市的有形文化遗产。2007年8月,日本邮船对“冰川丸”号进行了修缮,部分恢复了历史原貌,之后作为博物馆船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天正午船上都会鸣笛报时,每当新年零点钟声敲响时也会鸣笛,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2016年8月,“冰川丸”号又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目前该船是日本唯一存留至今的战前建造的客轮,极具历史价值。



诺曼底号


诺曼底号S.S. Normandie邮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83423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 Deco艺术装饰……被誉为“震惊世界的最豪华最漂亮的游船”、“在世界客船史上享有不灭的名望”。



1932年10月29日,有20万名观众到场观看这艘法兰西的超级巨轮下水,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兰也出席了下水仪式。诺曼底号的船体沿着涂抹了43吨肥皂和2.5吨猪油的滑道缓缓地滑入卢瓦尔河。
许多前所未有的豪华装置都在诺曼底号上首次出现——第一和第二烟囱间的运动场和网球场;第一个大型室内游泳池;第一个邮船上的剧场可以演出电影和轻歌剧;第一个采用柔光照明和室内广播系统;第一个在全体旅客舱室普及冷暖空调……



1935年5月29日,诺曼底号起航了。诺曼底号处女航当中,平均时速达到了29.98节,新的横渡大西洋记录诞生了。此后,诺曼底号和英国人的玛丽皇后号在大西洋上反复进行着蓝飘带奖(Blue Ribbon是横渡大西洋客船的速度奖,是颁发给横渡大西洋速度最快的邮船的一项荣誉称号)的争夺。西行速度被诺曼底号刷新到30.58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20节。



1939年8月31日,完成了第一百三十九次航行的诺曼底号停靠在了纽约哈得逊河畔88号码头。美国海军将其在88号码头就地进行改造成运兵船。数千名工人登上这艘浮动的海上璇宫,剥掉豪华装潢,拆掉娱乐设施。
1942年2月9日,装满了大批粮食、食品、被服、衣物和救生设施准备起航的诺曼底号“意外”失火。直至12天之后,船内的余火才被扑灭。
1946年10月,造价6000万美元的诺曼底号船壳以16万美元价格出售给新泽西州一家拆船公司被拆解。
关于诺曼底号失火的说法,坊间有很多说法,充斥着战争和阴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下。



这些在大海中乘风破浪,满载荣誉的邮船,大部分都沉没在大海或者历史的大海。而他们承载的起起伏伏的历史以及人类文明将会不断的被后人所怀念。
幸好,全世界还有那么几座保留邮船,我们可以去到那里,站在甲板上,吹吹当时的海风。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