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庭搭配上海和北京户口,还有香港身份跟海外永居的方法
早点结婚,早点生娃,早点来大城市,早点用好家族资源。
我是两个孩子小星星和小太阳的90后父亲,定居深圳。
01
—
家庭除了资产配置,更需身份配置
前天看到香港疫情恶化,于是心血来潮发了个朋友圈想讲讲星佳为何要配置香港身份,结果居然有快400的微信好友入群,接龙看了大家的问题之后,果断连夜上线了个普及香港身份相关常识的直播课,陆续卖出去几十份。
可见,只要自己做出结果的事情并乐于分享,只要能解决别人的需求,就会有人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来交换你的经验,交易产生财富,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所有人更多的选择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互联网,我们终于可以有机会知道一些周边的圈子和好友他们也并不知道的信息差。
当天晚上答疑之后,速速写了篇文章《关于香港身份和子女教育规划的百问百答》,看阅读量也比平时写的散文高,就连评论都能戳中痛点。
昨晚跟大家讲了两个半小时,体系的跟大家分享了相关的概念和科技树,今天看群里的同学们已经开始行动去学校档案馆找成绩单,搞学信网证明去了,这就是执行力,甚至来自上海和北京的同学们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发。
简单点说,理想情况下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 资产+身份配置 可能是这样的:
国内在北京和深圳有房,或者在上海和深圳有房
家里一方深圳户口,另一方北京或者上海户口,再配一个香港身份全家都可以享用
更上一层,在美加澳新日等传统发达国家再拿个永居资格,并持有一套房收租
如果在国内,学区房+父母双持不同一线城市户口是最理想的,公立教育母庸质疑北京最强,但是上海和深圳的国际学校也不差,给子女多个教育的选择,远比盯着孩子非得刷题考高分回报率更高。
而香港身份其实是给国内子女教育规划里的一个托底方案,以香港为跳板被常青藤大学录取也不是天方夜谭,当然需要孩子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尤其英语能力和一个业界认可的兴趣爱好。
香港研究生进修后还能落户 深圳和上海,部分有能力的家长还能靠积分落户搞定北京户口,远远比被踢出留服认证的很多海外小国研究生学历靠谱的多。
不少机构推广的留学项目都是类似MBA的一年制管理类硕士,很多学校都是从未听说过的校名,留学目的国也不在大家出国首选的英国、美国等国家,反而是西班牙、法国甚至东南亚等小众国家较多,对于这些国家和学校,国内的学员了解度会更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严重。
很多留学机构做泰国、菲律宾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留学项目,这些机构甚至还没有什么毕业生,也很难避免机构跑路,学员需要更慎重。
而从留服公示的失信名单中也可见,今年出现了不少马来西亚留学生认证失败的情况,均由于学位证书造假和学习经历材料造假所致。
目前,留服中心已暂停马来西亚北婆罗洲大学学院的学历学位认证申请。
来源网络新闻
至于海外的永居?
互联网上一堆人分不清“绿卡”“永居”"居民"和"公民"跟"护照"等等基础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持有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就在底下留言人家不爱国,他们并没有放弃中国护照,依然是我国公民,在全球都是中国人。
好消息是,这些年随着国内的高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申请中国绿卡,合法的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甚至生小孩,孩子上学,这是个国际化的世界。
作为父母,私心不过是,借着教育之名,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丰富的人生体验,顺便给自己和上一代的长辈父母再亲身体验后考察到底哪个城市适合跟他们一起养老,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
带娃在深圳住几年感受城市的效率和高科技,北京住几年感受城市的文化和底蕴,香港住几年感受老牌国际化大都市的氛围,海外住几年又可以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另一种价值观的生活和工作。
你看,人生的确是需要规划的,而且要敢想,想到才有机会做到。
相信订阅公众号的同学看了上百篇文章,尤其从去年开始被星佳的「四个早点和六个国际化」观念有了深刻印象。
早点结婚,早点生娃,早点来大城市,早点用好家族资源
视野国际化
身份自由国际化
资产配置国际化
子女教育国际化
养老国际化
婚姻和生娃国际化
呆在家里的星佳,公众号:星佳是个小人物做对人生选择的四个早点理论
最后再放个海报,欢迎感兴趣的同学用行动做出你们的选择。
临在时刻
—
看完文章,不妨再关注下这个记录家学长达七年,积累840多篇原创的公众号。
记录生活,做出结果,真诚分享,就一定可以帮有缘的读者抄作业少走人生的弯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