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的回声,我们的来处丨怎样读经典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04-22

万物复苏,正是阅读好时节;春和景明,花香还需书香伴。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阅读经典,可以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一直以来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及影响。

经典的回声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因此,邀请专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向读者总结、介绍正确的、通俗的经典阅读方法,传授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和思考,有着十足的必要。本书挑选中华传统经典如《楚辞》《尚书》《左传》《史记》等等一般读者足可想到的文学或历史经典共50部,应是代表传世典籍中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邀请学界权威的教授或学者分篇撰写成文,既有阅读方法,又夹背景介绍,教授读者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经典的方法。



大咖导读 (《中华读书报》总编辑  王玮)






《怎样读经典》的与众不同


奠定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经典著作重又成为公众阅读的热点,解读、阐释、引导读者阅读经典的图书也层出不穷,这其中,《怎样读经典》特点鲜明,与众不同。其价值有二。

第一、《怎样读经典》为公众准确理解、深刻体会经典的要义提供了可靠的路径。经典的思想离我们很近,日用而不知,经典的文字却离我们很远,有数百年数千年之距。正确地辨析文字、解读文意,是我们学习经典的基础。本书各篇的作者均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学有专长的名家学者,他们传授给读者的是数千年经典传承中积累的经验体会,是可靠的。

第二、经典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一代代哲人、学者在经典的传承、弘扬中融入了自己的体悟,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怎样读经典》文章的作者在提供准确的研读路径之外,也把自己的治学心得呈现其中。思想史是不断积累的,可以说,这本书也是当代学人在前人基础上的新的眺望,是有新意的。






编辑分享






进入经典的世界是有门径的


本书责任编辑:张一弛、徐婵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毫无疑问,经典是需要反复诵读及精读的,在一遍又一遍的琢磨和思索中,体会其“精”其“华”。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之快,使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我们相信,进入经典的世界是有门径的。这一信念,即是编辑这一本《怎样读经典》的初衷。

这本书里的所有文章,都已在《中华读书报》上刊出过。我们希望,不是单纯、机械地将专栏文章结集成书,而是有所编排,有所统合,有所修饰,以呈现一个有逻辑、有态度、可读性更强的文本。当然,是以尽可能保全文章的原貌为前提。因此,在策划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多种方案。一开始,怀着编辑常揣的“希望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读者”的心理,我们想淡化这些文章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以缓和它们的“高冷”气质,再找寻和渲染出通俗的趣味,以趣味性吸引大众读者。但这一方案还是被放弃了。对于经典,倘过度包装,难免弄巧成拙,我们不能冒这种风险。经过谨慎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相对传统的方案,珍视经典和这些文章的严肃性。在编排上,根据传统典籍的分类方法——经、史、子、集——将一共50篇文章分门排序,得“经”部16篇、“史”部9篇、“子”部20篇、“集”部5篇;4个部分分别冠以“胸涵浩然”“高处眼亮”“心游意骋”“绣口造梦”的标题。为了增强易读性,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又给每一篇文章拟了引题,或点明重点,或概括中心,或突出趣意,如:《怎样读〈后汉书〉》的引题是“写皇后录烈女,一本东汉的精彩总结”;《怎样读〈楚辞〉》的引题是“不止山川与香草,它是情怀之归处”;《怎样读〈礼记〉》的引题是“才不止冠婚丧祭,是古代文化百科”,等等。在编排过程中,我们在分类排序和引题编写上多次得到《中华读书报》编辑部的建议和指点,反复修改和调整,力求在准确性和创意性之间寻得平衡。

在整体设计上,我们选择了硬精装这一装帧方式以呼应内容的“精”和“实”;选择了质感较强的特种纸张用作封面,以清淡、传统的底色和配图作为装饰,不求醒目、跳脱,只求与内容相贴近,以保证整体的统一性。封面文案是我们在编辑过程之后,对这本书,甚至对所有经典的理解:它们是事态万殊的千百年旧物,更是“历久不变的神与心,风雅颂与理想国”。

经典浩瀚,经典璀璨,说本书是“渡海之舟”也许有点夸张,但佛家“指月之手”之说或可借来一用——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倘读者因这本书而打开某部经典、喜欢上某部经典,则本书相当一部分目的就达到了。






读者分享


知人论世后研书,脉脉如与故人见

——评《怎样读经典》

李晓静(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2019级)

本文获“阅读嘉年华”书评大赛

三等奖

初秋的风裹挟着细微的凉意,轻轻漾起启真湖水面的涟漪,《楚辞》中那个“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湘水女神,提着裙摆向我走来。情怀悠悠荡着,随意栖在一朵云上,就此酣梦。

叶子褪去深绿,染上金黄与火红,在月牙楼边的亭子里,木椅上置琼觞两盏,读一本汪洋恣肆的《庄子》,歆慕于“曳尾于涂中”,顿感天地宽阔,神思遄飞,为文中洋溢着的浪漫主义所深深折服。

日从藕舫转,月向迪臣落,夜里秋霜悄悄地爬上了碧瓦,断断续续的竹笛声从不知名的地方传来,捧着一本线装《诗经》,吟一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只觉岁月缓缓,山川草木,无一不美得让人心动。

但其实,走近经典并不容易,也不是一开始的相遇就有这么美。

我们和它们,中间流淌着一条千年的时光长河,以至于我们在这端仰头遥遥望着它们时,觉得它们就像是端居高堂的圣女,不可亵渎,难以亲近。

它们大多鸿篇巨制,卷帙浩繁,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示,且有不少生僻字,如《尚书·夏书·禹贡》中出现的“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便是看着就让人头大,对于我们这些国学功底尚弱的普通读者就像是天书一般,磕磕绊绊查出字音字义后,也难以摸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所蕴含的情感、想表达的意思,自然只觉味同嚼蜡,进而可能讥笑经典也不过如此。

从木心《从前慢》中提及的“车、马、邮件都慢”的慢时代,到如今充斥着快餐、快递等的快时代,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繁华城市里,倾向于碎片化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走近需要潜心研读的经典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与经典之间的沟壑在不经意间加深加大。

然而,不读史,不足以知春秋往事之趣;不读诗,不足以感山川草木之灵;不读经,不足以解圣人哲思之慧。经典,永远是艺术长廊中一朵瑰丽奇绝的花,优雅从容地盛放在人类文明史里。

于是,怎样以更好的方式读经典便成了我们关注与思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读经典》应运而生,它是顺着时代潮流而生的、一本融汇名家研究成果与心血的书,高屋建瓴地对我们如何读经典作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指导,引我们在走进古人的世界的同时,把握好经典的现代意义。

本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胸涵浩然的经中包括了四书五经、《说文解字》等,高处眼亮的史中包括了《国语》、《战国策》、《水经注》、《资治通鉴》等,心游意骋的子中包括了《老子》、《孙子兵法》、《世说新语》、《山海经》等,绣口造梦的集中包括了《楚辞》、《古诗十九首》、《文心雕龙》等,涉及的经典范围广,有相当高的指引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约请的作者是每人负责一本书,他们都是博雅专精、沉浸在一部经典中数年的专家学者,正是他们的横溢才华、研究心血保证了书的高质量,凝缩的不到四千字都是精华。

当我看到书的封面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近五十部经典的名字排列,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右上角的一轮明月让人轻易地一晃神想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正式翻开扉页前,我看到了书的反面,看了后便只想手不释卷了。它采取连线的别致方式,将《左传》定义为“不是兵书,却记载了492次战争”,将《礼记》定义为“才不止冠婚丧祭,是古代文化百科”,将楚辞定义为“不止山川与香草,它是情怀之归处”,这样不仅仅激发了我们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我们对经典有一个大致而清醒的认识。

知人论世是书中贯彻的一个关键理念,每个学者都会先就成书背景、作者其人简单分析,再展开接下来的阅读建议。如“怎样读《汉书》”一文中,学者先介绍了班固的身世与成书经历:备受赏识与牵连入狱的起落交织在班固的生命中,《汉书》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前后历时三四十年,足见著书之不易。再如“怎样读《世说新语》”一文中,学者着眼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告诉我们,魏晋风流并非无源之水,而是由汉末的人文精神演变而来,社会坍塌、礼教松弛、经学无用、思想解放、士风通脱等一系列的变化是魏晋风气出现的社会基础。孟子曾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而后论世,晓境方可研书,如此,可以拉近我们与经典的精神距离,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给予我最大启发的,是刘毓庆教授的“怎样读《古诗十九首》”一文。我钟爱于这篇文章,大抵是出于我本人对古代诗歌的一腔热爱之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的哀婉离愁,“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迷茫,“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的深情款款无一不让我魂牵梦萦,然而当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了悟:我之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诗句上,只知其遣词造句之平淡奇绝、情真意切之纯净美好,空知流于表面的浅层意思,却不知其时代背景与士子的真实心声。

一是要还原背景。通过诗中出现过的“洛”、“上东门”、“郭北墓”等可以推出组诗的地理背景是东汉的京城洛阳,通过“荡子行不归”、“游子不顾返”等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客居京城的群体,通过“先据要路津”之功名欲望、“路远莫致之”之团圆渴望、“何不秉烛游”之及时行乐的情感再联系上述推测可以发现,作者应是东汉末一群为追求功名客居洛阳的落拓书生。这样条分缕析、层层递进的分析与思维方式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之前,我只知囫囵背诗,却不知要在时代背景下看到诗背后蕴藏的一代士子的心灵颤抖。

二是要探寻诗人心灵。一直以来,我都深觉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在汉末风雨飘摇之夜,我们听到了诗人们从传统的价值观的藩篱中冲出的生命,要求抛弃虚假的人生模式,追求世俗人生意义的呼喊。但这无法掩盖士子内心的剧烈痛苦,即他们生命不能获得圆满的痛苦呻吟和理想幻灭。进取无望的黑云笼罩在汉末士子的心头,他们将生与死联系在了一起,但这并非尽是消极的。“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从表面上看是颓废的,但深层来看却以肆无忌惮的感情充分肯定了生命的意义。

三是要观其艺术价值。它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宣示了五言诗时代的开辟,不拘泥于一字一句,而是“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酣畅淋漓,展真性情。刘教授对它总体的评价便是“平淡中,见奇绝”,论工拙、摘佳句不适用于这类浑然天成、不经雕琢的古诗。一句“上言长相思,下言远离别”已足够好,何必再添文人气。

总的来看,《怎样读经典》是我乐于向所有有需要的人推荐的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书。我会在朋友哀叹《盐铁论》不知所言时,适时地推荐《怎样读经典》。书中为《盐铁论》下了个定义:历史上一场大型的辩论会,首先为我们破除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即认为其所论是以盐铁国营为主的财经问题,其次介绍了《盐铁论》的主线与背景,再从政治史、经济史、学术史、社会史的角度分别分析了阅读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最后提供了推荐的注本,便于读者自学。

我会在同学吐槽《公羊传》艰涩难懂时,温和地推荐《怎样读经典》。曾义教授直言道,“要真正深入其中,绝非通过个人独处时的沉思所能到达”、“如果只靠个人的沉思,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很难真正领悟其中的妙处”。他主张我们先从徐彦疏入手,认为部分读者从《左传》入手的路子是不值得提倡的。特别地,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我们集合一批有志于读《公羊传》的同道,一起研读一起讨论,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坚持下去并觅到乐趣所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怎样读经典》也很难尽善尽美。当我用批判精神来考量这本书时,我发现,站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受限于篇幅的提纲挈领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怎样读经典的总体思路,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原著时,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自己一点点克服,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对经典的敬重是很难坚持的。

而且,这本书也难以面面俱到,还有很多经典是没有收录进的,正如编者在说明中写到,“当然,就范围而言,非不可以扩大之,比如将50种的数量增至100种、200种,但这只好留待将来了。”

但瑕不掩瑜,它很好地做到了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经典,逻辑清晰地指导我们如何理解其现代意义,先读哪篇后读哪篇、读书时的注意事项等,是我们循循善诱的领路人。在经过学者们的疏通后,再读经典时如感脉脉春风入我怀,翩翩然似与故人重相见。说实话,我读《怎样读经典》,总有一种心弦被触动、钻研精神被点燃、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愉悦感,像看到料峭山风中满坡春花盛放,在我的精神花园里雀跃起舞。每句话,都是一束光,直直照进我的内心,增进我对经典的理解,给我以更从容地游骋于经典中的力量。

有所侧重地读罢《怎样读经典》,我合上书页,支枕听秋叶簌簌声,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沉沉夜幕下,我在日记本上用娟秀的字迹认真地写下:

“我愿做个载酒江湖,不随流俗的落落狂生,踏雪寻梅,只为清欢,人格如天边皎月般高洁无埃,如高山上的积雪般纯粹无尘。

我愿做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温润书生,时吐粲花之论,每多七步之章,举手投足间尽是诗书风雅,一言一行里彰显高尚品格。

我愿做个折笺衔花,温暖明媚的玲珑女子,知世故而不世俗,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守一池莲荷,在花香里不慌不忙地悠然走过。

我最愿的啊,就是醉在经典的丛林里,浅笑嫣然,思追古人,走在曲径通幽处,在月下轻轻叩响木门,和国学来一场没有上限的纯粹恋爱。”

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而经典是留待我们栖息的宁静温婉之地。当我在洒满阳光的午后,于图书馆一角沉浸于经典时,我看不见车水马龙,听不见市井喧嚣,拥有的,仅是一颗活泼泼的赤子之心。

温柔的风卷着我的喃喃细语拂过群山,希望你能听见我的声音----

“亲爱的经典,你好。”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书评精选



经典是历久不变的神与心,是风雅颂与理想国。我们在接受代代相传的神与心时,更要思考如何用经典为自己当下的生活提供借鉴意义。

——邱雨婷



《怎样读经典》这本书打开了一个入口,使我们得以窥见经典的一抹风采,教我们怎样拂去本本古籍的面纱,真正领略其流传千年的智慧。

——包仪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米月华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