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都有哪些成果!
编者按
2020-2021年,我校获批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简称拔尖基地),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获批拔尖基地的高校,获批数量为全国省属大学并列第一、全国师范大学第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拔尖基地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
新背景新要求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2. 习近平主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3.怀进鹏部长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评价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机制改革。
4.教育部近期启动了“系列‘101计划’”,要求做好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在数学、物理等8个学科领域,建设一批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
二
工作进展
成立拔尖基地所在学院院长为主任、教学副院长为副主任、的工作小组,制定拔尖基地系列规章、制度与管理文件,组建拔尖基地导师队伍。
采取“高考招生+二次选拔”方式,培养过程前三年采取动态退出机制,一般每学年末动态调整一次,人数为1-3人。
数学拔尖基地“英才计划”与重点中学协同育人,人才选拔环节前置。
目前,三个基地在校生人数67人,占全校本科在校生总人数(12389)的0.54%。2021年历史学拔尖基地开始招生,每届15人,目前两届共30人;2022年数学首届学生21人,中国语言文学首届学生16人。
课程建设:打造大类平台课程、跨专业交叉创新课程、多语种定制语言课程、荣誉学分课程等,推进本研课程贯通。
教材建设:面向拔尖学生编写课程适用教材,目前已出版《数学分析》,即将出版《高等代数》。
学术活动:本研贯通,开展经典研读、学术写作、学术讲坛、讨论班等,引导拔尖学生进入实验室平台开放基金、课题组、主题讨论班高端平台等。
校内高水平师资:组建由院士牵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教学名师为核心,知名教授为骨干的校内导师团队。
校外高水平师资:与在京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配备校外学术导师。聘请国外顶尖学者,开设国际小学期,在前沿问题研究上做到与国际接轨。
书院制:历史学基地初步完成“紫竹书院”建设,数学基地建设“励新书院”,中文基地建设“弘文书院”。
实施导师制: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校内外导师,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校外导师团队。
“本硕博”贯通培养:每年从每个拔尖基地选拔2至3名学生,进行“本硕博”(8-9年)贯通培养,9至10名学生进行“本硕”贯通培养。
留学基金委“2023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拔尖基地2.0”:数学、文史,连续支持三年,每年选拔学生赴国外大学合作培养。
融入全国线上书院: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和生活社区。积极分享我校优质资源,举办主题活动周,全国线上书院直播观看人次平均每场超过900次。
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依托三个拔尖基地拓展资源,组织和参与相关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示范意义:院系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实验班建设。
带动作用:学风建设。
师资队伍: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青年名师5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个、“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双学士学位项目7个:“历史学+地理科学”“世界史+俄语”“世界史+法语”“世界史+日语”“世界史+西班牙语”“世界史+英语”“世界史+德语”。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
国际化培养:出国学生;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
三
下一步计划
健全组织保障
完善支持政策
深化培养改革
加强学习研讨
深化评价改革
往期回顾
编辑:窦玥
图文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