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惩罚”干预孩子的刻板行为了,试试这3招!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刻板行为都很头疼,但我们除了有耐心,更要有策略。通过积极行为支持(PBS)的干预策略来处理日常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或许是不错的方法。
什么是PBS?
积极行为支持(简称PBS),是在应用行为分析 (AB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组建立在功能评估结果基础上的行为干预策略。功能评估在PBS程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PBS主张通过系统地改变个体生活环境,来减少或消退个体的挑战性行为,从而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在对儿童的行为干预中,根据行为特定功能,通过系统地改变影响行为发生的环境和前奏事件、行为结果等各种因素,并依据儿童的需要和现有能力来选择干预策略,同时培养儿童使用合适的替代行为,来减少或消退不合时宜的刻板行为、增加适宜行为。
前事控制策略
前事控制策略,事实上就是提前预防,或者说做出有针对性地改变来减少孩子的刻板行为。
针对孩子有强迫倾向的刻板行为,一位资深老师曾在教室的环境中,干预过一名自闭症男孩重复排列物体的刻板行为。老师为这个孩子选择了他喜欢的两种休闲物品,一种是图画书,另外一种是拼图游戏。这个男孩经常会重复排列各种东西,但在掌握了他刻板行为的时间之后,给他提前提供画书或者拼图,他的刻板行为大大减少了。
刺激控制也是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常用的方法,也属于前事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对刺激条件的改变来减少或削弱自闭症儿童特有的问题行为,特别是自我刺激性的行为。
还有一名10岁男孩在卫生间时常会有啃咬自己手腕的行为。原来是因为烘干机的嘈杂声让孩子感到不适。因此,在孩子去卫生间前提前将烘干机断电,阻止刺激声音的产生,从而降低了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行为训练策略
有些孩子的刻板行为,其实是需要外界的反馈或者自己的反馈来支持的,针对这类孩子的刻板行为,最主要方法的是功能性的替代行为训练。
举个例子,有一个研究是针对4名自闭症儿童的课堂扰乱行为的,其中一名自闭症儿童在上课的时候会频繁离开座位,而当他离开座位的时候,轻拍别人或者举手就会有其他人关注,这样就会对他产生刺激,而通过播放自我示范和他人示范的良好替代行为的录像,减少了这个孩子的各种扰乱行为,并取得了效果。
针对可以自己强化的刻板行为,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替代性的感觉刺激。一名11岁自闭症男孩不停在眼前晃动右手,其实他是为了获得视觉刺激和动觉刺激。因此,研究者在观察分析后选择了一个带有翅膀、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电动玩具作为替代性的感觉刺激物,满足这个孩子的视觉,很好地减少了他手部刻板行为。
反应中断及转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干预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儿童出现刻板行为的时候,立即提供与刻板行为不兼容的刺激以打断其发生,并将儿童引导到更为适宜的行为上。
比如一个14岁自闭症男孩因为太喜欢海豚,所以常常自言自语关于海豚的一些语句,比如“海豚每秒可以游15米”。老师注意到了之后,孩子一开始说这句话,老师就拿出孩子最喜欢的点读机,让孩子跟读绘本。因为孩子需要集中注意跟读故事情节,因此他便无法重复这一刻板的句子了。
这一干预方法目前被广泛研使用来针对言语刻板行为,如重复的语言和发声。
后果控制策略
后果控制,就是我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变孩子刻板行为的后果,从而纠正他的刻板行为。
通过强化非刻板行为,降低或消除刻板行为,我们叫做区别强化法。
有一名9岁自闭症男孩,他有咬衣服的刻板行为,而在他的干预过程中,老师或家长会多给他布置一些动手的任务,让他的双手尽量有事可做,减少用手拿衣服的可能性,如果完成了布置的任务会给予及时强化,但是他咬衣服时给予漠视,这样通过只强化良好行为而降低了不良行为的发生。
另外一种方法,叫做消退法。比如通过给一名自闭症儿童带上头盔,降低他撞头得到的快感,从而有效地消退了他的撞头行为。类似的防护设备还有手套,用来消退咬手带来的感觉刺激。如果长期得不到某些特定刺激,那么孩子自然会减少有害的刻板行为。
惩罚是最早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方式。由于使用惩罚法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利用惩罚法来干预儿童的刻板行为是很有争议的,很多人呼吁自闭症儿童有权使用更有效的干预方法,所以上述的各种基于功能性评估的积极干预渐渐取代了惩罚法。
但是面对严重的自伤案例,在积极的行为干预方法无法起到满意的效果时,惩罚法可能更加有效,只是惩罚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结合积极的干预方法共同实施。同时,我们也要尽量减少惩罚孩子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伤害。
♥ 如果孩子的刻板行为并没有影响正常生活,不是非干预不可哟!
恩启,努力只为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