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因不知道这些“入学前所需的技能”挡住自闭症孩子的上学路

朱璟 BCBA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恩启社区APP

特教老师最多的平台

下载


写在前面

面对入学年龄的自闭症孩子,家长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能上学吗?”


相信您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在问同样的问题。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它所涉及的是无数个“能不能”的具体问题:孩子能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听课?孩子能不能听老师的话?孩子能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孩子能不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孩子的行为能不能符合社交的规范?……当你的孩子可以做到越多的“能”,那你的孩子也就越接近于“能上学”了。


朱璟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新西兰注册心理学家。拥有多年从事自闭症早期干预以及行为干预工作的经验。


01

安 坐 

对于ABA的行为干预与训练方法,很多人对回合制教学DTT最大的批判在于它要求孩子刻板地坐在桌面上进行学习。我不止一次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大家解释,DTT并不等同于桌面训练,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训练,地面、活动、运动中都可以使用DTT的训练方法。只要是符合了“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反应间停顿”这五个元素的程序设计,并且训练目标为一个小的行为或反应,那么它就是DTT训练。


对于小年龄刚介入训练,特别是在认知上较大程度落后于正常发育水平的孩子,我个人是非常推荐DTT的训练方法的。在众多的训练方法中,DTT训练能最快最有效地帮助孩子积累认识的能力。在建立认知能力之外,在桌面进行的DTT训练也帮助孩子建立“安坐”和“持续的一对一注意力”这两个重要的学习技能。


所以,当大家一边倒地去批判DTT训练要求孩子坐下来学习时,想一想在孩子入学后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有不需要坐桌面的吗?如果坐桌面是必须的,那么为什么桌面的DTT训练却不让大家接受呢?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介绍孩子入学的基本技能要求,所以让我们暂时把DTT训练放到一边,仅来看安坐这个基本技能。在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之后,第一件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能够在每一堂课上保持坐在椅子上,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不下位”。这里所要求的,并不仅是一节课40分钟的安坐,而是一天6、7节课(每节课之间可能只有10分钟的休息走动机会)、一个星期五天的要求。


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一个孩子不被学校接受或接纳,其最大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而是孩子的行为跟不上。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时不时地会站起来、跳一跳、或四处走动一下、甚至于会走出教室去,我们如何要求一个要管理40-50个学生的老师来接纳和包容呢?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班级中的存在,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我们又如何要求其他家长的接纳与包容呢?所以,安坐,将是你为孩子入学要做的第一个技能准备。


安坐的要求与标准是什么呢?


在小学中,每一节课从响铃开始到老师说下课为止,孩子可以坐在座位上(保持屁股与椅子的接触)。要请大家注意的是,安坐技能本身并不包括坐姿、注意力与服从指令这些要求。每一个具体的技能,我们都需要具体地来评估,然后决定孩子是不是需要特定的训练。你的目标定得越细越具体,你就越有可能帮助你的孩子一项一项地来建立这些技能。


安坐的技能当然不是从小学才开始要求的,我们往前追溯一点,当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安坐就已经是参与一些集体活动的必备要求之一了,只不过它的标准相比于小学会低一些:比如要求安坐的时间短一些、安坐时的活动丰富有趣一些、对坐姿的要求低一些等。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也还达不到安坐的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往前追溯一些,一对一的个训课上,孩子是不是可以做到呢?一对一的个训课可以说是对孩子安坐技能的要求是最低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 孩子始终获得老师的注意力: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上,孩子相对会比较坐得住;

  • 指令简单而清楚:当孩子有事可做的时候,比较不会想起来要离座;

  • 直接且及时的辅助:当孩子试图离座时,老师可以第一时间阻止,并且辅助孩子持续地坐在桌面前;

  • 直接的强化:孩子获得频繁的强化,这个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孩子安坐的行为;的(如果安坐是训练目标的话),也可以是强化其它好的行为的(其它认知的训练目标);强化越多,孩子对于一对一的训练越感兴趣,想离开的欲望越小,那么离座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建立好安坐的技能,你可以评估一下孩子目前安坐的能力怎么样,然后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建立这个技能。你的最终目标,是孩子在集体的环境中,可以保持整节课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任何离开的动作或试图离开的欲望。


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在DTT训练中能安坐,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在教室环境中也可以做得到,这中间还有很大的鸿沟要跨越;但如果孩子在DTT训练中都无法做到安坐,那么在学校中独立安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02

跟从指令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校,指令可以说是贯穿始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会有一定的指令服从的要求,但这个要求相比于学校,可以说是低很多:

1)家长不会要求孩子服从全部的指令;

2)家长不会要求孩子马上服从指令;

3)家长有机会给予孩子手把手的帮助。


在学校时,孩子是不是能服从指令,不仅影响到孩子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一些孩子在被“强迫”要求服从指令时会出现问题行为、甚至攻击行为的情况下,会让孩子在学生的生活变得极为困难。


在学校,在指令服从的方面,孩子需要能做到:在老师给出指令的时候马上去执行。


比如:

  •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坐好,眼睛看老师;

  •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几页;

  •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齐声朗读;

  •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停止当前的活动;

  •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外排队,等等,学生要能够立即去执行。


孩子还需要能做到:当老师给出孩子不喜欢的任务时,孩子仍然能够去执行。


比如:

  • 有些自闭症的孩子会有任务间转换的困难,必须完成当前的任务才可能开始去执行下一项任务;

  • 又比如,有些自闭症孩子有感觉系统敏感的问题,对于一些任务会拒绝去执行;


而在学校,孩子要能参加每一个学习和社交活动,孩子就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建立好的听指令的习惯,并不是等孩子到了学校之后才去考虑的问题,而应该是在孩子入学之前,家长就要帮孩子来改善听指令的行为。


同样的,即使孩子能在家中听家长的指令,也并不代表孩子到了学校能听不同老师的指令;但至少,对于一个在家能听指令的孩子来说,在学校建立和强化这个能力的可能性增加了、而困难则减少了。


03

举手发言 


举手发言对于普通孩子来讲,无非是老师给出规则、学生遵守就是建立的行为。小年龄的孩子都会出现不举手就直接把答案喊出来的问题,但通常这个问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得到解决。然而,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讲,却有可能需要一个系统的训练。为什么说是系统的训练,因为在这里需要解决的不止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多个方面:


  • 孩子听到问题直接喊出答案;

  • 孩子听到问题不做出任何反应,除非老师先叫孩子的名字;

  • 孩子不管是不是知道答案都举手,从而出现叫到名字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情况;

  • 孩子在举手之后就必须要老师叫他回答,如果没有被叫到,就直接喊出答案、甚至发脾气;

  • 孩子在举手之后必须第一个被叫到回答问题,否则就会发脾气;

  • 孩子在别的孩子回答错问题之后,直接去纠正别的孩子。

 

不管孩子所面对的困难是什么,以上列举出的都是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常见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任何的问题,或者有其它未列举出的问题,都需要事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而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一个特定的干预程序来帮助解决。所以要建立举手回答问题这个技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训练可以解决的。


04

翻 书 


另一个在课堂上常常被用到的技能是翻书。看似简单的一个技能,分析之后会发现,孩子要掌握多个技能,才能够完全自如且快速地按老师的要求来翻书。这其中包括最基本的:


  • 对数字的认知

  • 知道数的大小

  • 学习从中间开始翻书(有的孩子刻板地从前往后翻)

  • 一次翻多页

  • 往前翻或前后翻


另外,有的自闭症孩子在从事任务的时候会比较容易被其它事件所吸引,从而忘了去完成正在执行的指令。比如,有的孩子在听到翻到第几页的时候,是可以马上去执行的;如果不走神的话,也可以成功地找到要求的页码。但往往在孩子翻找的过程中,看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停了下来,从而忘了老师的要求。


孩子要参与上课所需要的技能当然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但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最基础的技能,并且每一个技能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家长就需要评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有能力不达的地方,就需要开始训练,以减少孩子在入校之后的困难。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谆仪行为咨询(ID:zhunyiaba)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取)


问题行为 | 攻击行为 | 自伤行为 

刻板行为 | 课堂问题 情绪问题 

自理 | 如厕 | 挑食 刷牙 

言语 | 社交 强化 注意力

康复 | 入学 | 技能倒退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恩启社区APP”-孤独症行业资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