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划生育,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烧伤超人阿宝 烧伤超人阿宝 2021-05-12

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后,普查数据的公布时间一再推迟,引起了大量的猜测。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数据的几个重要指标,比如新生儿出生率,以及老龄化人口的比例,都非常的不乐观。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很可能宣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低生育率社会和老龄化社会,并被迫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伴随着对七普数据的猜测,围绕中国持续4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议,也越来越激烈。


对阿宝这代农村长大的人而言,计划生育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伴随着很多相当可怕的回忆。


1990年春晚上,黄宏和宋丹丹主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火爆全国。当初我看这个小品的时候,和绝大部分人一样笑得泪都流出来。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以今天的道德和文明标准再看这部片子,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再看到孕妇挺着大肚子东躲西藏的场景,再听到“家里的东西都被罚的差不多了”这样的对白,我们很多人恐怕已经无法和当年一样开怀大笑了。



在《超生游击队》火爆的年代,我们全民对计划生育有着非常统一的认识:中国人太多了,中国老百姓太能生了,中国的资源不够用了,再不控制人口中国就要大难临头了,中国必须实行最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观点对不对呢?


评论计划生育政策,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来进行。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当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人的生育意愿确实是非常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也确实非常严重。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就是繁殖狂,就是喜欢多生,中国的强烈生育意愿是中国文化传统导致的。


 这种观点是错的。


其实,越穷越生和重男轻女,是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不是中国所独有。


生多生少和生男生女,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选择。所谓的传统观念,无非就是特定时代的经济学最优解。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靠种地为生,温饱无忧却并不富裕的农村妇女;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自己工作和事业的白领女性,二者的生育意愿是完全不同的。


养孩子,分粗养和精养。


粗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成本,是时间。 而要精养一个孩子,除了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还需要投入巨大的经济资源。


对于种地为生的农村妇女而言,她最不值钱的大概就是时间。只要不用买学区房不用报辅导班不用请家教,粗养几个孩子对这种温饱家庭而言成本并不高。但是,想精养一个孩子的话,他们往往无能为力。


而对于城市职业女性而言,她的时间成本要宝贵的多,养育太多孩子对她而言意味着事业和经济的巨大损失。但如果孩子不多的话,她完全有能力对孩子进行精养。


养孩子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对于收入低又缺乏福利保障的温饱家庭而言,养儿防老是很现实和也很强烈的需求。他们需要抚养孩子,靠孩子成年后的劳动来解决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存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农村孩子长到十四五岁,就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回馈父母和家庭了。


但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而言,由于收入高社会保障好,她们并不太指望孩子的经济回报,养孩子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她们年老后自然也需要孩子的照顾,但对孩子的依赖程度,远没有缺乏福利保障的低收入老人那么高。


在这种情况下,温饱的农村家庭最经济的选择是多生粗养,靠孩子养老,同时指望这些孩子中有个别人能够靠自己努力成才,进而改变家庭状况。


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则普遍选择少生精养,节约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保证孩子的高成才率。


至于重男轻女,那是因为在体力劳动为主的年代里,对农村家庭而言,男孩的“经济价值”无疑更大一些。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知识和智力在劳动中重要性的快速提高,女性的地位也在快速上升。


现在,很多年轻人抱怨:房价太高生活压力太大,使他们不敢生不愿生。


其实,事实恰好相反。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使得“养儿防老”显得不那么迫切,才使得“为自己而活”,“及时享乐”等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


如果社会真的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真的生老病死只能依靠自己骨肉至亲来解决,很多人反而会老老实实的去生孩子养孩子。


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众强烈的生育愿望,并不是中国所独有。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在经济水平刚刚达到全民温饱时候,都会有极高的生育率和快速的人口增长,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的生育意愿会快速下降,甚至出现人口的负增长。


当一个国家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和基本的卫生医疗问题的时候,人口的快速增长是难以避免的,而这种快速的增长,也确实会给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口是资源也是压力,人,既有吃饭的口,也有创造财富的手。“人口”和“人手”,本身就是人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到底哪一种表现得更突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为例,那时候中国经济发展最缺的是资金、设备以及技术。也缺人,但缺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只有人而没有资金技术设备的情况下,人是创造不了财富的,但当资金设备技术与人相结合,人本身就会变成巨大的资源和财富。


在那个年代,中国更大程度上感受到的是人口的压力而不是人手的动力,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


在当时,控制人口增长,把大量用于养育人口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发展经济,是有其合理性的。就如同一对夫妻结婚后准备先不要孩子,把精力和资金用于创业,并不能称之为错误。


排除具体操作中部分地方部分干部的极左和野蛮,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但是,如前所述,这种强烈的生育意愿只是特定经济水平下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生育的意愿会快速下降,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得“人口”逐渐向“人手”转化。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也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40年时间过去了,40年前中国搞计划生育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都已经不复存在。而计划生育的巨大的负作用和破坏性,却在逐步的展现。


有人坚持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应该继续下去,他们的理论是:资源是有限的,必须控制和减少人口数量才能避免未来的灾难。


事实上,以现有技术生产水平评估未来的资源承受能力是非常荒唐的。对人类而言,一万年前,煤炭不是资源;一千年前,石油不是资源;一百年前,核能不是资源。以一百年前最肥沃土地的粮食亩产量计算中国极限承受能力,现在中国人至少得饿死三分之二,可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是营养过剩而非饥荒,这还是在转基因等先进技术没有大规模开发应用的前提下。


人的智力,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也是永不枯竭的资源。人类成为万物之灵,靠的不是自然界的资源,而是大脑。


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注定更多的是“人手”而非“人口”。


数以亿计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是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崛起腾飞的底气所在。


退一万步,即使真的存在资源问题,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事实:人口结构的破坏,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更可怕。


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主力是劳动人口,也就是青年和壮年。当一个人老了,失去了创造财富的能力,无论他以前创造过多少财富,他都需要由青壮年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创造财富的青壮年比例非常低而消耗财富的老年人比例过高,那压力就会非常大,甚至难以维持。


很多人希望“国家来养老”,但国家养老所需要的财富依然要由青壮年劳动人口来创造。激进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期内可节约大量资源和投入,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未来巨大危险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旦变化也极难挽回。


四个老人一个孩子的社会结构是极其可怕和恐怖的。我们不能只高兴兴兴的计算省下了多少养孩子的钱,却忘了等我们老了需要孩子来赡养和照料。


40年前,中国提出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40年的高速发展,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重,随着中国民众生育意愿的低迷,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面临的问题,已经由“人口”太多,变成了“人手”不足。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应该尽快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现实,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在不久的将来,鼓励生育,扭转生育率快速下跌的趋势,也许会成为我们新的历史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