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乡——虽远足,亦思乡
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蝴蝶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叁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肆说起清明,第一个想起的应该是祭祖,随之想起的便是青团了,尤其是在江南地区。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清明,有人选择抱团回乡,但,也有人遥寄相思。对于世代繁衍的本地人,清明是一炷香、一捧土、一份哀思,而对于异乡人来讲,“清明”这两个字,就是对遥远故土的一抹淡淡的乡愁。在历史的链条上,清明节肩负起了文化传承与变革的责任。“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更是让“叶落归根”成为一种深孚众望的美德和灵魂的最终归依。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清明这个家家户户祭祀先祖的日子,思人、思家、思乡,各种情绪交织,祭祖扫墓看似是思念离世的先人和亲人。其实,是那一丝抹不去的乡愁牵绊着人心,是那一份来自家乡的“根本”割舍不去。
时代在发展,城市在扩张,在新兴的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异乡人选择离家,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们或许会慢慢扎根大城市生根发芽,但是,别忘了远方,还有“祖宗的根”在。
编辑:陈雪莹
初审:严南娇
复审:任健
终审:叶俊凯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