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2月刊专题预告 | 四十年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走在黄河沿上的舞龙队,河南长垣,2013 赵丙元
2017年12月的最初3天时间里,在距离郑州市区约30公里外中牟县一处幽静的园子,近30位来自河南各地的摄影研究者、实践者与组织工作者,还有教育工作者,与《中国摄影》编辑部3位编辑一起,闭门3天,集中讨论有关河南摄影40年来的诸多话题。
研讨会开得中规中矩,每一位与会者都准备了发言提纲,围绕主题,话题集中,相互补正,多元共生,谈历史谈现状,当然也免不了谈理想谈人生。上午下午晚间,争分夺秒。一位与会的前辈说,好像又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
这片土地上曾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但今天的中原大地上,自汉代就一直存在的农耕文明形态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原来人拉肩扛犁耙并用的景象,已经让位于大型的农业机械高效的工作图景。改变着的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改革开放40年来, 与诸多中东部省份一样,这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展迅疾,在此背景下,观照盛极一时的河南“乡土摄影”及其后乡土年代的影像文化生态,便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也是编辑部与河南同道讨论编辑河南专题的最初缘由。倏忽之间,跨越3个年头。
会议地点是官渡之战古战场所在地,水面、芦苇与天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儿,喧闹与纷争化为寂寞的传说。3天下来,大家愣是没有看到居于其间这硕大园子的边界在哪里,几易其手以后,一座模仿苏州拙政园模样的建筑便孤零零地散落在这长满芦苇的黄河滩上,置身其间,却恍然慨叹:历史与传统,是如此富有生命力,活在人们的梦中,虽然时空错置、样态混搭,已然是新的模样。当下,有心造园的人都是可敬的,一如这一群聚在一起搭建河南摄影图景的人们。
最终,70多位跨越老中青三代河南摄影家的一百多幅作品,以及数篇梳理河南当代发展摄影脉络文章呈现在本期专题《四十年河南》108页的版面上。即使这样巨大的篇幅也不足以全面讲述40年来的河南摄影,但是这种针对区域摄影历史进行的“田野式” 调查和理论研讨,以专业影像媒体作为平台,地域摄影史丰富的细节和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相应和的文化纵深,正在让中国摄影史的书写逐渐走出粗线条的框架状态,中国当代摄影史的版图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节选自2月刊卷首语。其他栏目内容?暂且卖个关子
《中国摄影》编辑部
2月刊专题 | 四十年河南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中国的极具地理和文化重要性的地域之一,40年来,河南在当代摄影的发展与探索也令人瞩目,其类型的多样、个案的丰富使得河南摄影就是成为当代中国摄影发展的重要样本。本期专题由70多位跨越老中青三代河南摄影家的一百多幅作品和数篇梳理河南当代摄影发展脉络的文章组成,呈现了河南摄影丰富的细节以及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相应和的文化纵深。
四十年河南
文/本刊编辑部
河南摄影四十年
文/陈晓琦
为什么是惊蛰
文/李宇宁
探寻地域摄影史书写的更多可能
“同步——河南摄影40年研讨会”观察
文/周星宜
2月新刊更多内容
稍后奉上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近期精彩文章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