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见!美国国家地理为2020年中国高考拍了部纪录片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了记录中国高考故事的纪录片《高考2020》,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近年来,个别西方媒体关于中国高考的报道渐偏极端。
特别是以毛坦厂、衡水中学为例的“考试工厂故事”进入外国媒体的视野,引发广泛讨论。
英国《卫报》该文副标题里写到,
学生们必须忍受经年累月的压力,抱着虚幻的期待准备高考。成功者将迎来闪耀的职场前景甚至美好的婚姻,但对失败者来说,这个制度无疑是残酷的。
《高考2020》成为近年来国际主流媒体少有的从正面角度阐述中国高考制度的纪录片。
1
考试文化
《高考2020》试图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高考对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意义。
纪录片表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国悠久的传统。
古代中国通过科举选拔官员。文以载道,古人认为一个人的文章传递着撰文者的思想、德行与才能。
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被废除前历经近1300年的传承。古人通过科举入仕,鱼跃龙门,也将文试与前途直接挂起了钩,其孕育出的重视教育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流传至今。
对于当代中国,高考是科举制度形式的延续,也是超越。
2
现代高考
纪录片对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进行了符合史实的描述。
43年前,中国还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中国决定恢复高考,按成绩择优录取。
那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同时也是最为仓促的一次。
恢复高考的消息在1977年10月21日才登报,离开考期只有一个多月。
那年冬天,570多万人参加了高考,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匮乏。
印刷考卷的纸张不够用,中国临时调用了印刷《毛泽东选集》的纸张补上,先行印刷考生的试卷,保证考生们能顺利走进考场参加考试。
最终,27万余人被顺利录取,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在追根溯源讲述中国高考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后,美国国家地理也毫不隐讳讲述了中国考生面对着比西方国家考生更为严苛的大学入学之路。
美国学生也会为大学选拔考试SAT和ACT而烦恼,但这两种考试都是一年多次多地举办,因此提供了“刷分”的可能性。
但中国学生只能牢牢抓住高三夏天的一次高考机会。
2-3天的时间内,考生们将被连续考核6-7门科目,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巨大的考验。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高考分数是大学招生的唯一标准,分数高低决定学生们是否能进入理想大学。
一旦高考失利,第二次机会需要等待整整一年,但很多年轻人无法负担这一年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许多国际媒体也渐渐意识竞争压力伴随中国人口基数和户口制度而来,不可避免,而高考制度是现实情况下最公平也最可行的人才选拔形式。
3
新视角
尽管年复一年,高考话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可供国外观众了解中国高考的纪录片作品却寥寥无几。
纪录片《高考2020》在一个重要历史节点,记录下主角们格外传奇的经历。
出生于非典疫情暴发的一年,又在高考时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防疫”“网课”“居家复习”“推迟高考”……
这一个个关键词背后,是考生家庭经受着的、比一般家庭更严格的考验。
纪录片《高考2020》也是国际上少数启用外国摄制班底记录中国高考的影视作品。
短短时间内,5国导演奔赴武汉、北京、上海、南京、鄂尔多斯五地,以他者视角拍下最打动他们的中国高考画面。
《高考2020》虽然拍摄时间并不长,记录的对象仅是参与高考的平凡个体们,但节目国际版撰稿人、美国导演法卡斯点出了这个题材的价值所在,
“高考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代表着一个不惧挑战、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教育系统,它也意味着中国是一个不惧挑战、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社会。”
在这个被疫情“反复冻结”的世界里,中国考生和他们的家人们以复杂的心态应对疫情下的特殊高考,书写着平凡但不平淡的中国故事。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喜欢请点击 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