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本书让你拥有战神的头脑

2017-07-11 辛春来 纯科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纯科学”

说起战争理论,人们最熟悉的莫过《孙子兵法》,这部中国2000多年前的兵书被誉为兵家圣典,甚至成为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军官们的必读之书,然而这样的兵家圣典并没有保证中国在近代有效抗击外来入侵者,近代中国依然遭受了百年的民族屈辱。

其原因何在?难道《孙子兵法》过时了吗?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不止《孙子兵法》是这样,过去的战争理论大都是这样的!因为过去的战争理论一般都与具体的武器装备、作战环境、空间等高度相关,形成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也自然地只适合特定的历史时代。如冷兵器、热兵器、高科技兵器,陆战、空战、海战等。人们很难发现这些不同兵器时代和战场空间的作战理论和方法相互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一旦武器装备技术发生变化,这些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战争经验就很难再适用了!

西方在战争理论研究上的重要飞跃是兰彻斯特定律,这是英国工程师F.W.兰彻斯特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空战的大量战例基础上提出的经验型定律,包括兰彻斯特线性率和兰彻斯特平方律,后来又经过众多学者不断优化,将兰彻斯特定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兰彻斯特定率还在运筹学、企业营销等领域获得很多研究和应用。

但是,兰切斯特定律的基本数学框架存在着诸多缺陷难以实际应用,对于兰切斯特定率定律的缺陷,学界有较多的文章论述,在本文要介绍的这本《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有系统的论述,这里不做展开,大家如有兴趣看书即可。


下面重点来了,《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是一本非常特别的兵书,名字叫超越战争论,超越在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汪涛,独立学者,天使投资人,曾任中兴通讯的国际市场副总裁,并成为中兴通讯国际市场管理体系的奠基者,现任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投资总裁。在初中一年级时,作者已自学完高等数学,并以数学成绩第一名考入全国百强中学襄阳四中,当时他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15岁考入南京邮电大学时,所学专业却是测量学。幸运地集科学两大基础方法及四大主干学科于一身,使作者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最新出版的《实验、测量与科学》一书,是作者对其所创立的纯科学方法论体系的系统介绍,而《超越战争论》是作者的纯科学理论在战争领域的实际应用。

《超越战争论》一书,采用全新的数学工具(这个数学工具其实并不难,应该说高中或以上的数学功底的人都容易掌握),将看似纷繁复杂的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浓缩成最精简的“击毁效率”和“战斗单位数量”,将战争的过程以时间序列展开,不仅在数学上证明了兰彻斯特定律,而且获得了准确描述战争过程的因果规律,将笼罩在战争问题上的迷雾彻底吹散,将一切战争的谜底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一开始既以科学化的方法提出“战争维”这一可以精确研究战争的概念,这相当于数学中的函数定义域一样,只有明确定义域的范围,相应的值域才有意义。界定了战争定义域,读者便很容易理解以往“战场”的概念是很不精确的,甚至是会误导指挥员的。更进一步,本书定义了战术最高境界的各种0伤亡作战模式,继而建立了战争循环因果的三大数学模型,并且以此重新分析、计算和解释了历史上的大量的实际战例,尤其是看似违反这三大模型的战例,通过计算分析,消除了所有反例,从而是本书的结论达到了物理学的科学化程度!


例如,书中对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用战争维分割进行的深入的剖析,如,坎尼战役中汉尼拔指挥迦太基军队,不仅战胜了超过自己数量1倍的8万罗马军队主力,而且以相对较小的战损使罗马军队遭受到90%的伤亡;马拉松战役,希腊联军以1.1万人的军队对阵波斯约1.5万人军队,波斯军队人数上略占优势。但是,此战结果却是希腊联军以区区192人伤亡的代价,杀死波斯军队6400多人;这些不同时期的著名战例,看似违反战争循环因果的数学模型,但作者在以“战争维分割”以及“0伤亡作战模式”进行分析后,其背后隐藏的奥秘便清晰地展现出来,其结果完全符合书中证明的战争循环因果律。读罢,令人拍案。

 

形成了定律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根据定律的要素,推导出提升战力的科学方法,作者在书中归纳出杰出的军事家要获得胜利的4个途径,这4个途径用数学表达出来,清晰明了!

1.  追求各种不同类型的0伤亡作战。

2.  只能在进行非0伤亡作战中,以己方最大击毁效率作战——将击毁效率最高的、最先进的武器最大程度地集中使用。

3.  以隐形、防御等手段在敌方最小击毁效率条件下作战。


倍以上的数量优势加入战争维,而绝不可因为自己拥有更为先进的精确制导等高科技武器而轻敌,误以为只要敌方1半的战斗单位数量就足矣。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就应坚决避免作战,即使承受很多舆论的羞辱,也不要去以全军覆灭的代价去逞一时之能。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战者,其战胜者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心胜,胜已败者也”。毛泽东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永远不要去打开战前就已经注定打不赢的仗”。对于战争本身的规律来说,除了打赢之外,其他一切讨论不仅毫无意义和价值,甚至可能是祸害无穷的。

世界上如果存在战无不胜的军事家,就只是去打能够经过战争循环因果序列计算后可以打赢战争的军事家。

如果打不赢,无论其他人说什么,都应“能避之”“能逃之”。否则,“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即使属于被迫应战,也应设法迅速脱离战场。

 

本书副标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和平的数学原理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之所以可以用数学表达和平的原理,是因为本书将经济学原则全面引入战争领域的研究,这也是本书的另一大突破所在。战争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本书建立了战争与和平的相对条件与绝对条件,从而为和平找到最现实可行的出路,并提出“现代战争旁观者胜”的思想,通过最积极的主动的旁观者战略,将那些战争发动者的潜在战争成就,尤其是转移政治收益彻底耗光,才能使得其发动战争的投入产出比低于和平的投入产出比,而且更有效地低于1。应充分地让世人和潜在战争发动者明白,战争利益条件不具备。一切真正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应去冷静而精确地计算,最热情而广泛地宣传这一点,而不仅仅是奢望和祈祷和平。

 

本书另一大亮点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数学化和公理化的总结,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如何在各个方面都充分地体现出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从而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最优的军事战略策略。这一最优策略绝非仅仅适用于陆战,而是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战争类型和战争过程。因此本书可以认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系统数学化和公理化。

将毛泽东军事思想完全数学化,使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达到空前精确化的程度,并且对其认识获得了全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在过去认识是比较含糊的。例如,普遍认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大价值是建立了系统的游击战战术。这一看法是有很大偏差的,因为毛泽东指挥的军队所进行的不仅仅是游击战,而且也有大量的阵地战以及百万人规模的大兵团进攻作战。本书通过对其数学化的精确分析,得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至少三个真正最杰出的优点:

 

1. 以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和最大的利润总额去赢得战争。至于采用什么具体的战略战术并不是其关键。

 

2. 和平主义。不是为战争而进行战争,而是为和平而进行战争。作为一个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这一点尤其难得。

 

3. 有节,不去追求战争表面的胜利荣耀。不仅避免战败,而且避免越过胜利的顶点,使战争停止于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和利润总额最大化的点上。能够在最辉煌的战争胜利之后避开最后几场利润状况必将急剧恶化的胜利,这需要的是人类最高的智慧。

 

这一工作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中国目前正处于文明崛起的关键时期,面临极为复杂的战略和安全形势。如何使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今天最有效地指导和引领中国走出复杂的危局,需要在有效科学化的前提下推导出适应今天客观现实的战略战术。

 

综上所述,《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是一本全方位突破的军事理论著作,它超越了特定武器装备——可适用于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武器装备类型的战争;超越特定作战环境——适用于陆战、海战、空战、太空站等任何作战形式;超越战争本身范畴——将战争仅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手段,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而获得理性评价战争的系统标准和依据,找到了争取和平的路径和方法。

这样一本揭示的战争与和平科学规律的军事著作值得我们国家各级军事指挥员深入学习和理解,也应成为每个军事爱好者的必读之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