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依据盈利模式如何定位保险企业

数据民工LHB 数据民工LHB 2019-05-28

在上一篇文章《 保险的概念与产品特点的详细介绍 》中,对保险的产品及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分析保险企业的时候,应该基于什么样的定位进行分析呢?本篇文章就从保险企业的角度,介绍保险公司在经营这些保险产品的时候,是如何盈利的;基于不同的盈利模式,该如何定位保险企业呢;近几年来,为何险企纷纷坚决转型?基于转型后的险企,该如何定位分析呢?



保险的盈利模式


保险产品主要分为寿险和财险两大类,所以分析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分析这两种产品的盈利来源,下面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01

寿险产品盈利来源

寿险产品盈利来源:实际盈利来源于保费收入加上实际投资收入与未来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差异。具体可分为三差,即利差、费差、死差。(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多数保险公司在提供产品时对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并不详细区分,因此本文以寿险盈利模式对人身保险进行分析)

在第一篇文章中介绍寿险产品时,已经提到了三差的概念,并且简单说明了三差与保费的关系。下面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对三差进行解释:


(1)利差:即保险期间内保险公司实际要支付给保户的保单价值的利息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之间的差异。这项收益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模式有点类似,但又有很大区别,主要是保险合同往往是几十年甚至终身的长期性合同,支付给保户的利息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同时投资收益率是波动的,即投资收益不确定,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利差可能是正的(利差益),也可能是负的(利差损)。特别是对于保证利率过高的固定利率保单,有可能存在长期的利差损,而成为亏损保单。因此,我们在衡量保险公司利差收益时,要考虑保单保期内长期的利息成本和长期的投资收益率。

(解释:支付给保户的利息是险企的营业成本,属于险企的负债端;投资收益是险企的营业收入,属于险企的资产端。两者都是由保费衍生而来,收入与成本的差异就是险企的利润。由实际付给客户的利息与实际投资收益共同决定利差的大小。)


(2)费差:保险公司在保单定价时,预估的手续费、管理费等支出并在此基础上预留一定利润的定价费用率与公司经营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率之间的差异。

(解释:保单作为一个商品,其销售价格(即定价费用率),与其成本价格(即实际费用率)两者的差异。由保单的销售价格与成本的费用控制共同决定费差的大小。)


(3)死差:主要体现为预估的死亡率、意外及重大疾病发生率并自此基础上预留一定利润的定价费用率与未来实际死亡率、意外及重大疾病发生实际赔付的差额。

(解释:在依据费用率制定保单销售价格时,假设的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的差异。由精算师精算的严格度决定。)


02

财险产品盈利来源

财险产品盈利来源:实际盈利来自于业务承保和投资产生的利润。


(1)承保利润:公司保单的保费收入与管理费、手续费及实际的赔付费之间的差额。


(2)投资利润:保户缴纳的保费不是保险公司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应列入“应付帐款”中,属于公司的债务。当保户出险时,拿出来付给保户进行理赔。这些客户缴纳的保费资金,保险公司在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赔或支付金额之后,其余的拿出去进行投资的,投资的收益即投资利润。(银保监会对险企的偿付能力有很明确的监管要求,要求每家企业按季度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保险企业的不同定位


大多数投资者更喜欢把保险公司定位成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加了杠杆的股市大盘:看好市场,就买入保险股;看空市场,就卖出保险股。看中的就是保险股的高贝塔属性。这个逻辑非常简单粗暴,但是过去十几年似乎又非常有效。于是这个观念就更加深入A股投资者的人心了。但是,是否将保险公司定位成资产管理公司关键是取决于业务结构的差别


如果保险公司销售的主要是分红类的保险,那么对利差的依赖就很大,企业利润对投资业绩的依赖很严重,那保险公司就应该定位成一个强周期的资产管理公司。资管行业是一个高波动的行业,有很强的周期性。

如果保险公司销售的主要是保障性功能的保险,那么保单利润中死差和费差的占比就会相对高一些,这块利润相对于利差会稳定一些,那保险公司就应该定位成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性公司。消费行业是一个稳定增长的行业。


国内部分保险公司就是按照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进行经营的,期望通过高负债成本吸引资金,来快速扩大规模,所以经营业绩对投资收益的依赖就非常大,必然要通过冒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才能维持公司运转。于是在2016年左右就出现了大量的保险公司买买买的情况,彼时保险公司被定义为野蛮人。当时万科更换大股东,格力被举牌的现象,成为资本市场极大的热门事件。

通常资本市场对资管行业给予的估值都较低。然而香港的友邦保险一直被市场给予较高的估值,就是因为友邦销售的产品以保障类产品为主,企业对利差的依赖性比较小,盈利比较稳定,所以市场给予友邦保险较高的估值。



保险企业为何转型


前面分析过了,保险公司盈利模式侧重点不同,对保险企业的定位就不同,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就有很大差别。然而,险企为何纷纷坚决转型,转型后的方向又是如何呢?这需要先了解一下银保监会在2017年3月正式发文的“偿二代”文件。



中国保监会在2012年初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简称偿二代)》,提出要用3至5年时间,形成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与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该体系用来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指标,类似于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相比于以规模为导向的“偿一代”,“偿二代”则以风险为导向,这使得不同风险的业务对资本金的要求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策略。


“偿二代”在监管方向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保险姓保。可以理解为,监管层想让保险公司主要去销售保障类功能的保险产品,而不是销售分红类的保险产品(此产品只赚取利差)。实际上最早转型的中国平安在2016年的年报中已经是用到了偿二代。


偿二代对保险企业最低资本和保险风险的定义如下:

最低资本: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应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保险风险等各类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依据监管机构的规定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

保险风险:是指由于死亡率、疾病率、赔付率、退保率等假设的实际经验与预期发生不利偏离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根据定义,可以推测到,如果一家寿险公司销售的产品中,保障功能产品占比较大,也就意味着最低资本要求中,保险风险最低资本的占比应该相对较大。



如下图是中国平安2019年1季度的偿付能力季度报告:


在“偿二代”的监管背景下,保险公司不得不进行转型,由原来主要销售分红类的保险转为销售保障功能的保险。

实际上,中国几家老牌的保险公司,在2014年左右,行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已经开始转型了,坚持保险姓保,改为主要销售保障类保险产品。目前中国平安是转型最好的,中国太保也跟随其后,新华保险在万峰的带领下也已经转型,而且态度非常坚决,甚至宁愿忍受保费在短期内负增长。


转型后保险企业定位


在2017年3月“偿二代”以后,保险公司积极转型到现在(2019年5月),已经改为主要销售保障类保险。比如从2019年一季报,很多保险公司都淡化了每年的“开门红”,因为偿二代以前险企都在一季度大量销售分红险,冲规模,使得一季度营业收入占到全年营收的比重的一半。而2019年的一季报,保险企业都在淡化了一季度冲规模的经营策略,改为均匀的在每个季度销售保障类的保险产品。


转型以后的保险企业逐渐降低了对利差的依赖,改为侧重对费差和死差的依赖。所以,依据保险公司目前改革后盈利模式,应该将保险公司定位于稳定增长的消费性企业。这样对保险公司的投资,也就不需要再特别关注他的高贝塔属性,而是重点关注保险作为一个消费类企业,其商品的销售经营情况。银保监会对上市的险企,要求每月定期公布原保费等销售数据,这为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