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广中医一院 2018-05-2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育儿帮】专栏,逢周一推送!本栏文章由该院儿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儿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狂潮来袭,手足口病到底可怕不可怕


医学指导:儿科主任 许华教授

文/儿科 欧阳学认医师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一般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般上7-10天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


严重者可出现气促、咳嗽、神志不清、抽搐等危重的病象,少数患儿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对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视。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介绍,自2018年4月份起,就诊患儿不断增多,最高总数超过800人/日,急诊最高峰300人次/日,同比非高发期增长100%-150%,其中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病例明显增多,最高峰急诊每日约有40%就诊患儿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为此儿科加派门急诊工作人员,病房专设手足口病病床,实施肠道隔离,力保患儿早日康复,避免更多患儿感染。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感受湿邪,部分孩子可以化热,出现湿热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中成药可选用清热解毒祛湿颗粒,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功效。


中医药防治

1

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分2次/天,连服5-7天。


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可加量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适用于脾胃功能正常者。

2

三豆饮:黑豆,赤小豆,绿豆,各15克水煎,可以连豆带汤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胃功能稍差者。


食疗方

1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2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此方适用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轻型患儿。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不振或者烦躁,肢体抖动,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不适于食疗。


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1. 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一般需隔离2周。

  2.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3. 1周内应休息为主,饮食宜清淡,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4. 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5.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 低热或中等热度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手足口病的预防


  1.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父母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专家介绍

许华主任医师,教授,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及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副主任,儿科新生儿科主任,是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担任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儿科学医教研工作30年,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小儿血证、小儿脾胃及肺系病证有深入研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胆道闭锁术后、贫血、白血病化疗后、小儿干细胞移植术后、粒细胞减少症、生长发育迟缓、久咳、腹泻、便秘等杂病疗效显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作者介绍

欧阳学认,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师。


擅长:发热,咳嗽,哮喘,腹泻,厌食,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等小儿常见病的诊治。


温馨提醒: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