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2021年第7期目次
封面+目次
2001-2018年中国-老挝交通走廊核心区植被稳定性对极端干旱的响应
刘媛媛, 李霞, 王小博, 王绍强, 钱钊晖
玉龙雪山地区地表三维温度场时空变化分析
谢俊峰, 莫凡, 奚绍礼, 唐洪钊, 褚存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增益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朱青, 周自翔, 刘婷, 白继洲
面向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的生态管控分区研究——以红枫湖流域为例
蒋啸, 周旭, 肖杨, 罗雪, 杨大方
基于CVOR和电路理论的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格局优化
潘竟虎, 王云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环境敏感性的喀斯特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广西河池为例
高梦雯, 胡业翠, 李向, 宋荣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的区域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评估——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李嘉艺, 孙璁, 郑曦
上海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的量化研究
易阿岚, 王钧
城市主城区立体模型的构建与风环境模拟——以广州主城区为例
孙武, 沈子桐, 乔志强, 孙靓, 张佳滨, 张坤, 许伟
广州市主城区城市地形类型与风环境评价
欧阳睿康, 孙武, 陈敏, 孙靓, 朱琳琳, 乔志强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周文昌, 崔丽娟, 王义飞, 李伟, 康晓明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空间分布及其驱动机制
王好才, 夏敏, 刘圣恩, 王燚, 展鹏飞, 王行
北京山区侧柏林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沈晗悦, 信忠保, 王志杰
改变凋落物输入对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亚非, 胡宗达, 余昊, 胡璟, 刘兴良, 罗明霞, 欧定华, 吴德勇
川西亚高山三种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陈健, 刘顺, 史作民, 赵广东
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王利彦, 周国娜, 朱新玉, 高宝嘉, 许会道
控制降水梯度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吴旭东, 季波, 何建龙, 任小玢, 俞鸿千, 王占军
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
毕丽, 杜帅, 于丹婷, 张丽梅, 贺纪正, 韩丽丽
喀斯特地区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母娅霆, 刘子琦, 李渊, 朱大运
覆盖模式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子涵, 黄方园, 黎景来, 张鹏, 杨宝平, 丁瑞霞, 聂俊峰, 贾志宽
有机肥和植被去除管理对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媛媛, 廖家辉, 许子乾, 徐涵湄, 倪娟平, 黄石德, 阮宏华
亚热带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刘静如, 郭可馨, 谌亚, 李晗, 张丽, 游成铭, 徐振锋, 谭波
亚高山草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罗正明, 刘晋仙, 周妍英, 杜京旗, 吴强, 柴宝峰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功能性状分布格局及其对地形因素的响应
夏梦洁, 王晓霞, 郝珉辉, 赵秀海, 张春雨
生物炭对褐土旱地玉米季氮转化功能基因、丛枝菌根真菌及N2O释放的影响
刘领, 马宜林, 悦飞雪, 乔鑫鑫, 尹飞, 王艳芳
温度和光周期协同作用对蒙古栎幼苗春季物候的影响
胡明新, 周广胜, 吕晓敏, 王思琪, 张世雅
燕山山脉黄檗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王泳腾, 黄治昊, 王俊, 张童, 崔国发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火后种子萌发影响因子
王炎, 齐麟, 周莉, 周旺明, 毛诚瑞, 朱琪, 赵福强
不同密度猪毛菜形态结构性状及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异速关系
郑伟, 范高华, 黄迎新, 王婷, 禹朴家, 王鹤琪
闽楠叶片功能性状及表型可塑性对其与杉木混交的响应
孙嘉伟, 罗丽莹, 李淑英, 王光军, 何功秀, 文仕知
川金丝猴秦岭与岷山社群社会结构与空间分布差异性比较
朱紫瑞, 王程亮, 王晓卫, 赵海涛, 李保国
松嫩平原苍鹭秋季栖息地选择及适宜性分布
孙雪莹, 李祎斌, 吴庆明, 徐卓, 高晓冬, 李玉春, 柳旭, 邹红菲, 李晓民
高阶相互作用对宿主-寄生群落动态的影响
高志灵, 苏敏, 江正俊
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 sikamea的捕食研究
孙兆跃, 范瑞良, 隋延鸣, 唐保军, 姜伟, 修玉娜, 李楠楠, 李雪英, 全为民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降温效应研究综述
苏王新, 常青, 刘筱, 张刘宽
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关联机制与解决途径
陈睿山, 郭晓娜, 熊波, 王尧, 陈琼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