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组个全世界最厉害的乐团,发大财、出大名,然后自杀。”

TY-空棘 哎呀音乐 2019-07-25


Kurt Cobain(科特·柯本),美国歌手,摇滚乐队Nirvana(涅槃)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词曲创作人。Nirvana的音乐风格被称为Grunge(垃圾摇滚)。


1994年4月5日,柯本因不堪忍受胃痛、药物及商业化运作带来的压力,以及深感自己的音乐不被理解,在西雅图的家中开枪自杀,时年27岁。



柯本出生于华盛顿州的阿伯丁小镇。年轻的父母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婴幼时代的柯本也因此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宠爱,拥有着远超经济水平的物质享受——精美的艺术照,繁多的玩具。


(柯本的出生证明)


然而,不久后,日益拮据的收入和艰涩的生活终究打碎了幸福的幻影,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争执代替了最初的罗曼蒂克,最终在柯本八岁时离婚散场。年幼的柯本在父母以及他们各自组建的新家庭之间辗转游离,也失落了内心的安定,最终把归属感寄托于音乐。


柴斯卡在《Q》中写道:“过往家人的百依百顺令他敏感任性,所以当溺爱一夜之间丧失殆尽,他便只能在冷清的现实中日渐消沉,以冷漠自闭的外表掩盖渴望关怀的内心。因此尽管并没有谁真正虐待过他,但他仍将自己与周遭一切对立起来,这种澎湃却又无处诉说的愤怒与恨,远比虚伪空洞的温馨与爱更能充分调动创造力,最终如数奔腾在他的音乐里。



除却生活的不幸,家庭的音乐传统和艺术素养也给予了柯本许多熏陶,他的童年充满了天赋的闪光——四岁进行钢琴曲创作,弹吉他只需听一遍就能照样弹出全曲;绘画能力出众,创作思路天马行空。


(童年柯本)


家庭的不幸也没有剥除柯本的善良。年幼的柯本富有同情心,他接受多元互观的包容心态可见一斑。他会送烤面包机给人人嫌恶的酒鬼,甚至允许受到排挤的小同性恋亲吻他,为此还受到了恐同孩子的欺负。小柯本说:“我不是同性恋,但我讨厌别人孤立同性恋,所以我宁可被认作是同性恋。”


在柯本的少年时代,父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行制定着柯本的生活,他强迫柯本参加摔跤队。但柯本对摔跤毫无兴趣,他的懈怠和反抗让父亲的失望日益积淀,甚至当场骂他是懦夫。过去父子之间温馨的互动与情感在这样的争执中完全消解,至死柯本依然无法释怀。逆反期的柯本开始研读各式宗教书籍,并开始了他的乐队生涯。


(柯本的父母)


年幼时代的柯本曾有过魔幻发言:“我想组个全世界最厉害的乐团,发大财、出大名,然后自杀。”


他做到了。



高中时,柯本沉迷于他的音乐爱好,最终学分不够,辍学归家。但他依然希望能够以音乐为生,遭到了家人的嘲讽和反对,母亲甚至将他扫地出门。家人为他制定了人生蓝图:伐木,或是当兵。在父亲的劝说下,柯本参加并通过了海军测试,却在签字前出走闯荡。


“他终于无家可归,游荡在窒息的阿伯丁街巷,困倦时他蜷缩在阿伯丁北桥的桥洞中睡去。在这里他伴着余阳看完了Arthur Rimbaud(兰波)、William Burroughs、S.E.Hinton的著作,风雨寒夜中他躺在土坑里,期望着日出时的温暖。饥饿了他从威西卡河暗绿的河水中钓些小鱼充饥:多年以后北桥桥墩上当年Kurt留下的涂鸦和文字,将被谱成一首叫做《something in the way》的歌。



童年和青年的经历酿造了柯本的敏感、偏执和作为社会边缘人的游离心态。而他性格的最迷人之处也就在于此。



1987年,逃离伐木工、海军生涯的柯本依然坚持着音乐梦想,并成立了乐队Nirvana。


经历了长时间的自我推介与不断碰壁,Nirvana终于在1988年发行了第一支单曲《Love Buzz》,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功。随后几年,Nirvana进行了巡演和乐队阵容的调整。



1991年,Nirvana录制并发行了第二张专辑《Nevermind》。《Nevermind》成为了大hit,取得了远超预期的商业成功,颠覆了音乐格局,标志着另类摇滚被引入主流摇滚殿堂,点燃了全美的音乐激情——人们争先恐后地购置专辑,每个音乐节目都放着《Smells like teens spirit》,赞美之词铺满了报纸和各种媒体。



1992年1月,《Nevermind》成为排行榜冠军,超过了U2、枪炮玫瑰和迈克尔·杰克逊。同时它也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加拿大、瑞典、爱尔兰等诸多国家成为榜首,世界主要市场全部进入前10。


(《Nevermind》封面,在水里游泳的婴儿追逐着钱币,象征着功利主义和社会对人的异化。)


然而,迅速的走红没有带给柯本太多快感,反而加重了他生活的混乱。无穷无尽的采访,无数粉丝的拥戴与围堵,来自爆红的精神焦虑更加剧了柯本的胃病。



柴斯卡在《Q》中这样描述柯本的苦闷:“但是Kurt的苦闷也随关注度一同上涨。尽管他自幼便希望成为摇滚明星,却从未想过拥有冠军专辑。首先这太不朋克;其次是许多在他看来并不热爱音乐的盲目跟风之辈也混入了“歌迷”队伍。人们反复研读每个单词,过度阐释乃至完全曲解了他的本意,可实际上对Kurt来说音乐才是第一位的,大部分歌词不过是灵光一闪罢了,它们或许碰巧与听众的心境扣合得天衣无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试图借助它们宣扬什么深奥的哲学思想。


他也非常厌倦娱乐工业的虚伪做派,公然嘲笑枪花主唱Axl Rose配枪保镖不离左右的高调作风,还说枪花的音乐极没品味,引发了两支乐队间的口水战。更糟糕的是海洛因成为了他的缠身鬼影,当1991年末Kurt与后来成为其妻的Courtney Love正式开始交往时,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对不折不扣的毒海鸳鸯。”


(在Nirvana首张专辑Bleach出来前,有一篇写关于乐队的文章将他的名字拼错成为Kurdt Kobain。从那时候开始,Kurt有时候就会将自己的名字故意拼成Kurdt。有个说法是说当他觉得自己不是自己时,Kurt会用这个名字来代表内心的第二个自我。)


1991年,柯本和他之后的妻子科特妮·拉芙(Courtney Love)坠入爱河。这一对的结合虽然浪漫,但也充满了争议。1992年,柯本和拉芙结婚,同年,孩子弗兰西斯降生。


(柯本一家三口)



1993年,Nirvana的第三张专辑《In Utero》发行。在这张专辑中,Nirvana以更加饱满而不经雕饰的粗砺,露出了Grunge原始的那一面。此张专辑本身与商业化有许多矛盾之处,柯本为此也和唱片公司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拉锯,以各自妥协告终。


在一段采访中,曾有采访者问柯本唱片销量下滑甚多的原因。柯本说,他其实预想过,这张专辑应该没有《nevermind》销量的四分之一,但是这张唱片才是他真正想说的东西(的一部分)。他就是要反抗他自己的曾经。


(Nirvana 第三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In Utero》)


与消费社会格格不入的柯本,走在大众盲目的狂热崇拜与商业力量下,如《All Apologies》里所写的那样,sunburn with freeze burn,外表灼伤,内心冻伤。生理痛苦和精神痛苦一起煎熬着柯本。



1993年已看过几十位医生,但没有人能真正的帮助他。他只有两种方式缓解痛苦:一是服用麻醉性的药剂,二是站在舞台上疯狂嘶吼,用观众沸腾的热情止痛。他坚持认为,他狂热呐喊的起源之处在于他的痛病。



“有很多时候都是我坐着吃饭的时候,突然一阵剧痛袭来,别的人自然不会意识到,而我也早就厌烦了抱怨。在巡演时痛的更加频繁,我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演出。每次演出之后,我都强迫自己吃东西,咽一点,再喝点水,一会儿又弯着身子呕吐……我曾说过再这样我就会自杀……我再也不想像这样活下去了,这让我精神错乱,我在心理上已经垮了,由于我天天胃痛。”


(柯本自杀的枪支)


“待到四月,他再度出逃,这次他下定了决心,留下了一封长长的遗书,其中用大篇幅表达了他对妻女的深情与歉意,一并感谢了Boddah,还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是empathy(同情/共鸣)。然后,他吞下几百美元的优质海洛因,将一张R.E.M的专辑塞进唱机,走到房子中央,就像他的几位亲戚那样,擎起猎枪,枪口朝向自己,颤抖着扣动扳机,电光火石间一声轰响,成为了一具支离破碎的尸体。他孤零零地躺了七十二个小时才被一位电工发现,死状惨不忍睹,解剖结果显示他着实吸了太多海洛因,这些药物数天之后仍然留存在他的身体里。”——柴斯卡《Q》


“毫无疑问柯本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破绽,但是他无力去弥补人类的过错,甚至他自己的失误。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才华横溢的柯本是个脆弱的人。从他对毒品的依赖上便可看出这一点。毒品毁掉了他的生命、乐队,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力自拔。1992年,他在日记中以乞求的口吻这样写到:“无论谁,不管谁,上帝,上帝,请帮帮我。”一切都无力挽回,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放弃了抵抗,他认为毒品是唯一能让他在痛苦尴尬的生活中得过且过的助手了。”——Charles R Cross


(柯本的遗书)


柯本经常被媒体塑造成一个一直不开心的反叛形象消费。的确,柯本敏感、内省,但也是一个暖心而可爱的人。他会精心饲养许多小动物,会跑到镜头前调皮地吐一个烟圈然后跑掉……



以下内容引自查尔斯·R·克罗斯(Charles R Cross)(西雅图音乐杂志《The Rocket》的编辑,授权阅读柯本日记原本的少数人之一)的研究,可以还原柯本的部分生活:


我们可以发现柯本一生之中从未有过超速驾驶的记录,他驾驶的是Volvo牌子的汽车,因为他从一本杂志上读到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他如此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他又在自己的房子里储藏毒品,过量吸食毒品。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刻刺激着柯本的内心并最终影响他的行为,他就被这种矛盾塑造成了万千青年的偶像,这并非他本人的意愿所希望。”


我有幸能参与整理柯本遗物的工作。柯本的收藏颇丰,说可以建立一个小型博物馆并不为过。至于柯本的绘画,我只想说,如果他还活着,早晚有一天他会因他的绘画而获得应得的荣誉。他的遗物中还包括游戏模板、卡通书。这些东西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属于一个男孩而不是属于一个男人的。那些可视人被柯本保存得十分完好,以致于没有人相信它们中的很多都是二手的。这也显示出这些玩具对柯本来说是何等重要,很多时候,我猜想,他是在把那些玩具当作儿时的自己来对待


柯本的遗孀柯妮·拉芙告诉我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医院正在研究柯本生前一直未能确诊的胃病。迄今为止,没有人能题出答案。而胃病在柯本的一生之中一直困扰着他,这个病肯定影响了他人生的很多思考和决定。我们知道柯本一直深深地厌恶自己是摇滚明星这一事实,而在他的日记中,他却写道:“我愿意让人们把我当摇滚明星一样愚弄,如果上帝可以免除我的胃疼。” 柯本的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在他的日记中,提到用于检查胃的胃镜的次数几乎与吉他的次数一样多。由于使用胃镜时,需要把胃镜镜头沿着食道一直放到胃里去,所以经常引起柯本不断地呕吐,柯本在日记中有很大篇幅的文字都在抗议这个太不人道的小玩意儿。但是柯本后来却开始对这个小玩意儿感兴趣了,因为通过它,你可以窥视一个人的体内世界,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柯本,以致于他最终自己购买了一个胃镜放在公寓里,不时拿出来把玩。


(柯本的考驾照复习笔记)



从现在看来,柯本由于自身社会边缘人的社会经历,被象征化和神圣化的成分居多,成为一个摇滚史上的记号,青少年中二和叛逆年岁里的精神偶像,以挥泄和寄托难以排遣的愤怒、忧郁与颓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情绪郁结的时候,而Nirvana的歌放大了这一种情结,把它的颜色、质地、触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嘶哑的歌声与高亢深沉的演奏中,让你感受到情绪的畅通与涌动。而这一种私密情绪的互通与共振,加持了Nirvana的吸引力。Nirvana和听者之间的互动,私以为无非是以不安反哺不安,以归属感的缺失填补缺失,以愤怒抚慰愤怒。


而Nirvana所带有的那种出离的愤怒,其实也是根源于Kurt Cobain对人类毫无保留的真挚的爱,而产生的背反倾向——担当人性中近乎饱和的激情,打破理性和旧有秩序,反对流于形式的华丽摇滚,反对现代社会对青年的异化。



“往往越是动听的摇滚越有着出离的愤怒,所以只有理解了真正的责任与温柔,并坦诚相待,才算拥有了真正的愤怒。”


【本文来源】

公众号:Umusic

【参考资料】

知乎问题“如何理解科特·柯本的一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61901

柴斯卡原载于《Q》的文章

百度百科:科特·柯本

查尔斯·R·克罗斯《比天堂还重》节选

http://www.jammyfm.com/p/7901.html


近期精选:

李宗盛是怎么写歌的?

这四种乐器被1000个人买回家,有999把会变成玩具和摆设

如何像日本那样,把吉他普及到烂大街的程度?

Eric Clapton生日快乐!带你回顾这位吉他之神的传奇人生

19年过去了,同一年出道的五月天和花儿乐队分别经历了什么?

我在琴行扫了10年地……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关注公众号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