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文化 | 从“管控”到“教练”,让绩效管理成为人才培养的工具!
导语
2009年,中建八局一公司推行两级机关绩效考核办法,2010年,公司推行项目人员评级办法。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公司发现各级在执行中存在“走样”现象,比如:
🔷 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打打分、找找别人的毛病;
🔷 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在考核中情字当先充当“老好人”;
🔷 存在简单粗暴的绩效管理方式,制定指标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只是在考核节点打分评价,过程中不进行管理。
实施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中建八局一公司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逐步构建立起以各层级组织、各岗位为应用对象的绩效管理架构体系,体系分为组织绩效、岗位绩效两大板块。
01
组织绩效
为全面贯彻公司整体战略目标,通过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至二级单位、两级机关部门、项目部,确定经济指标、管理指标。
面向战略目标,建立指标体系
公司指标体系具有“导向统一性”和“指标差异化”两个特点。
🔷 “导向统一性”是指各层级的各项指标制定,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导向。
🔷 “指标差异化”是指坚持差异化考核思路,根据被考核对象的发展要求、管理短板等,设定不同的指标和考核权重。
考核指标差异化
层层解构,确保导向统一
🔷 基于公司《经营目标责任书》、战略规划及专项子规划、二级单位发展计划,对标系统内外优秀单位,每年12月31日之前确定下一年公司的发展思路、主要指标、工作要点,并分解至高管层关键指标KPI;
🔷 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分解,1月底之前确定《总部各部门工作要点》《二级单位经营目标责任书》等组织绩效目标,确定公司部门经理和二级单位正职的关键指标KPI等岗位绩效目标;
🔷 2月底之前必须完成《二级单位各部门工作要点》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关键指标KPI;项目层面的组织绩效以《项目部责任书》来体现,要求在项目中标后1个半月内完成签订。
各职能部门2017年工作要点
注重差异,确保指标可行
在整体指标体系下,基于各二级单位发展定位、规模品质、资源配置、工作重点及所在地的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权重,形成个性化的指标,进一步加强对各二级单位的引导管控。同时基于公司、二级单位、项目部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各层级组织和岗位的指标设计、考核标准、评价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 以工期管理为例,公司层面,系统分管领导年度关键指标KPI、主管部门工程管理部设置工期履约情况专项指标;
🔷 二级单位层面,通过《二级单位经营目标责任书》中设置“按合同工期竣工或提前竣工项目占比”进行考核;
🔷 项目部层面,通过日常检查中的工期节点奖罚、《项目部责任书》中设置“完成工期目标”等指标进行考核。
强化组织督导,实现管理转变
公司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指标分解、过程跟踪、有效反馈”管理循环,真正实现由“考核”向“管理”的转变。
🔷 在二级单位层面,采用年初年中工作会、季度运营分析会、业务系统专题会、二级单位调研等方式,与二级单位进行交流沟通,晒数据、找问题、想办法,充分发挥总部引领、监督、服务职能。
🔷 在两级机关层面,年初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并提炼出关键指标,每月召开部门例会,总结工作进展、提出下月计划及系统联动需求,通过过程督导,确保年度工作实现。对于需重点推进的工作,启动“工作督办”,由办公室负责跟进,纳入两级机关部门绩效的考核。每周发布机关各部门《一周动态》,在公司范围内公示每周工作内容,加强各层级、各部门的沟通联系。
部门一周工作动态
🔷 在项目部层面,以公司组织的年度综合检查为主,结合分公司季度项目日常检查、各业务系统专项检查、内控、审计、监察等形式,查找项目部管理中的短板和漏洞,提出改进意见,开展指导、纠偏服务,辅导项目实现《项目部责任书》目标指标,确保项目履约、创效。
绩效考评,严格结果应用
🔷 在二级单位层面,根据各二级单位年度绩效审计、经营目标责任书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结果等情况,核算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年薪;根据公司日常检查和内审的综合检查结果,以二级单位为单位按业务序列排名,并依据排名结果确定二级单位各业务序列管理人员评级比例。
🔷 在两级机关层面,通过部门年度关键指标、督办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部门履职工作能力与态度评议结果,对部门进行多角度考评,考核期内部门排名前30%的,部门绩效系数为1.1,排名后30%的部门经理不予评定为A级,与部门人员个人薪酬、部门评优、培训及改进挂钩,确保机关部门履职到位;根据公司及二级单位当年度利润情况,确定两级机关人员的年度绩效奖金。
🔷 在项目部层面,将《项目部责任书》完成情况作为项目考核兑现、争先创优、人员定级及选拔的重要依据。在项目竣工后,对项目部各项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竣工考评,并根据审计与考核结果兑现项目奖金、返还风险预留金。
02
岗位绩效
为实现岗位所在组织的绩效目标,将组织绩效目标分解至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核心工作、绩效指标、考核标准等内容。适用对象为公司高管层、两级机关、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覆盖率100%,主要考核内容为岗位关键指标、履职情况、业务能力考试、民主评议等。
指标落实到岗,提升管理力度
🔷 基于组织绩效的指标体系,将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确定高管层、两级机关管理人员年度关键指标KPI,并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
🔷 确定项目人员在工程建设期内的核心工作指标,并以此根据项目进度确定各岗位月度工作计划。在各岗位指标制定过程中,突出差异性,针对不同责任主体,区分考核内容,采取不同考核方式及考核频率。
🔷 通过各层级组织与岗位之间指标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递,形成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组织绩效+岗位绩效”的完整绩效指标体系,实现了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
强化绩效辅导,实现管理转变
🔷 针对高管层领导人员,公司每周一利用早餐时间组织高管晨会,促进业务联动;每周整理高管层行程安排,并向下属单位发布,在提高领导人员工作计划性的同时,便于总部和基层沟通对接和工作安排。
高管层行程安排
🔷 针对两级机关管理人员,公司采用工作周报、月工作计划等形式反馈岗位工作情况;两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将督办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过程管控的重要补充,为落实计划外重要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针对一般管理人员,将工作周报纳入考核体系,占考核30%的权重,并作为KPI关键指标考核的补充,解决了部分管理岗位定性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填写每周工作总结,对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打分,通过提前制定下周工作计划,提升了工作的计划性。
部门月计划
工作周报
🔷 针对项目部人员,分公司每季度对所属项目部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开展调研和工作指导,检查结果作为项目班子成员成绩;项目部每月组织对项目班子以外的人员进行过程考评、指导,以每季度三个月的平均分做为绩效薪发放依据,三个月的考核周期为强化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将90分以上绩效薪发放比例定为110%,85-90分绩定为100%,进行正向激励,积极引导。
项目月度考核
优化考核评估,确保公平公正
推行强制分布,打破“大锅饭”
确定两级机关人员各档级比例,并制定C档评定流程。将各部门考核最低分人员纳入评定范围,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绩效管理评定会议,根据低分人员的关键指标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周报情况、履职工作能力与态度情况进行评定,最终确定C档人员。
关注基层人员,完善考评机制
🔷 项目管理岗位由分公司每月进行考核,并采用强制分布,明确各档级比例,并为确保项目部考核的真实客观,采用公司考核核查的形式,由公司抽检项目进行考核,并与分公司考核进行对比。如同一项目公司与分公司考核打分分差超过10%,则取消该分公司该季度对所有项目的绩效考核得分,对违规情况进行通报并组织重新考核。
🔷 项目管理人员评级引入“末位淘汰”,项目总监序列中排名最后3%的人员降为工程师序列,工程师序列的最后3%人员确定为考核待评估人员,进行转岗及再教育培训。
强调结果应用,发挥绩效导向
与薪酬相结合
公司高管层年薪、两级机关管理人员绩效奖金、项目管理人员效益兑现直接由绩效考核结果决定,关系到经济利益,能够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
与培训相结合
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根据综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绩效管理中暴露的人员素质方面的不足,确定相关培训,提升培训计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对于绩效突出的人员,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优先考虑,鼓励这部分员工参加业务、管理知识培训,为承担更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将绩效情况作为职位调整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持高绩效的优秀人才,在评定合格的情况下,优先晋升,对于绩效持续较差的人员,予以转岗甚至解除合同。
与评优评先相结合
公司的各项荣誉优先考虑绩效突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与劳动合同签订形式相结合
将绩效作为派遣员工转公司合同依据之一,满足了派遣员工的特定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活力。
结果成效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一公司逐步形成“结果导向、过程督导”的绩效文化,在综合实力、管理品质和员工素质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公司近三年实现合同额约980亿元,营业额约402亿元,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建筑号码公司前三强,位列2017年“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第49位。管理品质创专业突破,近三年,共斩获鲁班奖8项、国优12项、詹天佑奖3项,获得国家级专利321项。形成了“以业绩论英雄,用数据说话”的选人用人观,建立了50多人的分公司后备干部队伍,近两年,30多名“80后”、有业绩的年轻干部被选进分公司班子,其中11名人员走上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岗位。
荣誉墙
工作展望
未来,一公司将在深化绩效文化导向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组织与岗位绩效方案,持续进行绩效体系优化。对标行业内、外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结合企业战略发展及内部调研情况,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以公司战略目标指标为导向、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为依据,强化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指标制定科学性、可量化性、可考核性,确保关键指标“人性化设计、刚性化执行”。通过绩效指标制定、过程辅导、结果反馈等方式,实现管理者从“管控”到“教练”的转变,使绩效管理成为人才培养的工具。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建“八一”
长按二维码
关注铁军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