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与语言|从上海方言看海派文化
从上海方言看海派文化
作者简介: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吴语研究者,上海大学教授,致力于吴语研究和方言保护。
摘要:上海方言精细表现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城市的精气神,生动精准地展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调和中西融合、博大多元、雅俗同赏的海派文化时代风貌。上海从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商业化、工业化的都市,这些变化反映在上海话语汇上。大批商业词语在上海话中产生,还蔓延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使日常生活用语带有商务气息。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上海人在活跃的思维和海派的奇思遐想中产生了大量有海派风味的上海方言词语。上海方言的发展历程,充分传达出上海人民创造生活的辉煌,也证明了开放创新、海纳百川的文化对优化语言的重要作用。海派的沪语形象渗透在上海人海派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海话是一种时代层次和社会层次十分丰富的语言。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和发扬上海这个都市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上海方言;海派文化;现代性;海纳百川
许多做生意中的商业行为用语都被赋予了生活常用意义。如“开码头”指出门去外地闯荡。“闯市面”指闯荡、打开局面。“上台面”指谈吐举止落落大方、体面。“现开销”指当场以言语直率对付、不留情。“照牌头”喻依靠别人的力量做靠山办事。“塌便宜”原指弄到便宜货,后扩义为讨便宜或占便宜,还指轻佻地打人行为或抚摸女人敏感部位的侮辱行为。“摆摊头”原是小贩设摊卖货,现常指东放一些、西放一些。以钱财为对象的,如“捞外快”,本义指捞取额外的收入,引申用作捞到意外的好处;“讲价钱”,原指做买卖时的讨价还价,后来扩指为接受任务时提出要求的条件或报酬。凡一事要新开张,上海人称“新开豆腐店”。商店“装门面”,变成因底子太差而假装出像样的样子。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释
1 《何典》是一部用上海方言书面语写的借鬼说事的清代讽刺小说,成于清嘉庆年间,翻刻于光绪四年(1879),1926年6月北新书局正式出版,1985年11月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北新版,汇收于《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
2 见法国传教士蒲君南著:《上海方言语法》(法语),土山湾印刷所1941年版,第91页。
3 茅盾:《上海大年夜》,《文学季刊》1934年第3期。
4 杨乐郎:《天文台》,摘自《洋泾浜猎奇录》第一集,上海文化企业公司1948年版。文字下加着重号的都是上海方言词语,下同。
5 程乃珊:《女儿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6 钱乃荣主编:《上海记忆——上海话朗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7 胡宝谈:《弄堂》,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8 金宇澄:《繁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9 钱乃荣选编:《上海民谣》,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
10 何东、王进楼、毕勤朴:《童年辰光——少年沪语歌曲》,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1 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12 鲁迅:《北人与南人》,《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4日。
13 鲁迅:《“京派”和“海派”》,《太白》1935年第2卷第4期。
14 钱乃荣:《上海话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版。
15 钱乃荣:《新世纪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梁钰妍 张微 王雅梅
校对:李嘉君
审核:陈吉
往期推荐
都市与语言 | 论城市语言规划的范式变迁与治理转向(2022年第5期)
都市与语言|永远的外地人还是名义上的上海人(2022年第5期)
城市与社会 | 古地图上的城市——兼谈城市历史地理研究(2023年第1期)
艺术与传媒 | 独异性美学:一种正在产生的审美新形态(2023年第1期)
好文!必须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