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科学

七七说•第八期:成为“他”还是“她”,谁说了算?


成为“他”还是“她”,谁说了算?


 小方,男性,今年19岁,成绩优异,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佼佼者。但是从高中开始,父母发现他喜欢作女生的打扮,言行举止也像女生,开始留长发,心里抑制不住想成为女性,甚至偷偷服用激素,使声音变细,胡须停止生长。

他的改变在学校被视作另类,被同学排挤,学校建议其休学调整。父母无法接受他的改变,母亲成天以泪洗面,父亲动则指责打骂。受此影响,家庭关系越来越糟糕,小方也变得不愿出门,逐渐与社会隔绝,只通过母亲与外界联系,脾气性格也变得烦躁古怪。

在妈妈的督促下,他走进了诊室。但他拒绝看病,只是一直在责怪妈妈没有满足自己想出国读书的愿望。妈妈也一脸无奈,既觉得内疚自责,也期盼着儿子能回到从前的样子。门诊的诊断考虑为“性身份障碍”,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跨性别者”。


  据了解,在即将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 (ICD-11)中将“性身份障碍”改成了“性别不⼀致”,并不再被归类为精神障碍,而是转移到关于性健康相关疾病的新部分,其中还包括性功能障碍和性疼痛障碍。这个想法是要消除性别不⼀致,并强调它是⼀个严格的医疗问题,⽽不是⼼理问题。当然,关于性别不⼀致是否应该是可诊断的疾病仍然存在争论,但是获得激素疗法和性别确认⼿术通常需要性别不⼀致的诊断。


  在小方的个案中发现,除了性别不一致,他可能还合并了其他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抑郁;存在病耻感,他与社会脱离,寄托于某种理想化的生活,而无法面对现实,独立生活。而父母对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经历了内心的动荡、内疚、绝望、愤怒、迷惑和恐惧。他们所了解的是这个社会将性别不一致视为一种病态。他们想象自己的孩子走上了一条有巨大挑战的道路,包括被误解、歧视,并可能成为暴力的目标。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恐惧,常常妨碍了父母对孩子的支持。目前对变性人的研究也表明,他们的生活质量往往较低;越来越多的自杀企图;更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家庭关系不和;性暴力和身体暴力;贫困和不公平等一系列伴随变性而来的问题。作为父母,他们道孩子是否真的希望改变性别,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孩子将来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会发生什么?父母的爱和关心真的存在,只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他们可能很难想象他们为了保护孩子而做的事情,例如使性别表达无效或禁止性别表达,却是在进一步伤害他们的孩子。而对于性别不一致的青少年来说,接触到许多关于他们性别表达或身份的负面信息是非常普遍的。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他们的外部系统,如同龄人、老师和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可能来自他们的家庭系统,甚至其中的家庭成员表达了想伤害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家庭成员往往需要处理他们自己对孩子性别不一致的感受,并学习如何接受、支持和保护他们。性别多样化的表达和身份并不构成病态的形式。孩子只有在面对自己的身份被看到和被重视时才会茁壮成长。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他们是孩子接受治疗或接受医疗的守门人。学会区分是父母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非常重要。但不论结果怎样,父母越是支持自己的孩子,并以爱和肯定的方式作出回应,他们的孩子就会更勇敢和肯定地面对生活。




作者简介

漆靖

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科副主任,中华心身医学会心理治疗学组秘书,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瘾与心身障碍协作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治疗协作学组秘书,长沙市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药结合学会第一届心理治疗学组委员。2014年-2016年获得中德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证书,师从德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Wolfgang Merkle,主持与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



供稿:漆靖

编辑:陈佩

一审:杨文

二审:临床心理科

三审:程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