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祭拜首先去哪儿?每个许家人都该知晓

2018-01-23 许兰武 许兰武


今天

带大家

了解宗祠

2018一月二十三日宜:

嫁娶

祭祀

忌:

入宅

开光

看到本文的宗亲转发到您所在的宗亲群,让更多的宗亲了解宗祠,了解许氏。


宗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年春节都会和同族人到宗祠祭拜先人,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


春节,马上到了,打拼了一年的你又该回到自己的老家,走亲访友,嘘寒问暖,听一听长辈的敦促和以前的故事,试着自己一个人去祠堂里行自己的礼,象征着一种成长。全国各地有很多许氏宗祠,看到这篇文章的宗亲,春节回老家,别忘记拍下自己家乡的许氏宗祠。


宗祠,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

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

宗祠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团结互助

许氏一家亲

天下无二许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大家还在关注

2018河南许氏宗亲迎春联谊会即将举行

浙南许氏宗亲慈善联谊会  再献爱心

【腾讯视频】许兰武  践行忠孝宣传片


感谢赞赏

“许兰武”公众号为天下许氏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许兰武”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