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法官为什么会频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一鸣 法律人那些事 2019-11-09

投稿邮箱:371753503@qq.com

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人扼腕喟叹:有时候,没有赶紧完成的心愿,一转眼就来不及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来日方长。


这几天,法院人的天空飘荡着着秋风与苦雨,充满着悲情与大义。


昨天上午,四川巴中中院副院长何齐研究案件过程中因病抢救无效去逝;紧接着又传来噩耗,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老法官沈多林也于当天在岗位病逝,一天之内两名法官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


他们无愧于法徽下那颗法律人的忘我公心,这种眼中只有司法工作心中全无自己的法官天职足以感动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民;但作为同袍,我们感到痛心,因为再多的泪和鲜血也依然没有换来有关部门对法院人权益保障的认真落实和社会大众对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法官这个群体,所承受的压力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加班被视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被骂,被跟踪、被报复成为工作中的常见情景;无休止的办案,让很多法官的鬓角增添了那个年龄不该有的白发,后移的发际线、前移的肚腩,几乎成了法官们的标配,睡下不知何时醒。


有法官家属曾经给法律人那些事公号留言说:“我有时候半夜醒来,在漆黑的夜里,都习惯性的摸摸身边的法官丈夫呼吸是否还好,这种担心在深夜里是一种难言的滋味!”


只有法官和他们的亲朋才能体会到法官面临的压力。“法官超负荷办案不就说了,只要有一个案件有差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追责。但法官审案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案件都是铁案,这就跟学生做题一样,100道题作对95道的学生就是班级的优等生了,而法官办100个案子就必须保证100个案子都是“正确的”,否则就面临被追责,甚至是牢狱之灾,他们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法律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社会科学,而司法审判活动本身不能让原被告双方都满意,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要求他们都成为“人民满意的法官”呢?

“有人跟我说,你这么疲劳,休息一下吧。但只要我还在干法官,与其休息,还不如不休息,案子出事了,都会追究我这个法官的责任,心永远没办法休息。”有法官在群里说,“十来年了,我休假离开法庭的时间总共没超过10天,即便人不在法庭,也得让手机保持畅通状态。”


立案登记制后,案子越来越多,倒下的法官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法院的悲哀,也是法律界的悲哀。如果中国法治以牺牲法官这种方式、沿着这条荆棘满布的道路上发展下去,未来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点一盏灯,照亮他们通往天堂的路,那里没有案多人少,没有办案压力,没有不符合司法规律的结案考核,虽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在这寒风凛冽的季节,为逝去的同袍祈祷!愿悲剧不再重演,愿英烈九泉安宁!

    法律人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众号

    ↓↓↓等待您的品鉴↓↓↓

法律人那些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个有态度的法律人自媒体

关心法律人权益,为法治发声

投稿邮箱:37175350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