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尾蛱蝶丨含拉丁学名背后的故事丨上海本土蝴蝶记录

游泳的白熊 白熊老师
2024-09-05
记录上海本土昆虫丨寻找二尾蛱蝶丨黄檀会是线索吗?



二尾蛱蝶


拉丁学名:Polyura narcaeus (Hewitson, 1854)

寄主植物:上海已查明寄主为合欢

模式产地:上海

越冬方式:以蛹越冬


“二尾是上海的模式种,然后历经沧桑变化,种群还能延续至今,实属不易。以上海为模式产地的其他几种,基本上都已消失或者种群不稳定了。至今,我都没有在野外看到过成虫。(但是很多爱好者倒是观察到过),我也只有从找到幼虫来推论该种群的稳定发生。”——陈老师


《上海蝴蝶》的封面便是以二尾蛱蝶为形象代言蝶的,二尾蛱蝶的模式产地是上海,但如今我们却很难在上海轻易的发现它的踪迹。但无论从幼虫-蛹-成虫,二尾蛱蝶的可爱与美丽却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拉丁学名的故事

拉丁学名:Polyura narcaeus 


先来看Polyura,是属名。

Poly在拉丁文前缀的意思是“多数的,许多的”,后缀ura的意思是“尾巴、具有尾部”,组在一起大概就是有多个尾巴的意思。


再来看narcaeus,是种名。

Narcaeus只查到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男子名,没什么名气,是酒神Dionysus与Physcoa之子,征服Elis邻近地区成为一方霸主后,以Narcaeus之名建造了个祭祀智慧女神Arhena的神殿。



生活史

感谢急匆匆小姐提供的虫源,发现地点:浦江郊野公园。

二尾蛱蝶幼虫,摄于10月25日


幼虫:二尾蛱蝶的幼虫长的活脱脱像小朋友流唱的儿歌里的小神龙。幼虫头上有四个“犄角”,远观,幼虫通身呈青绿色,外体与头壳边缘似皆以鹅黄色的花蕊勾勒。近察可知,通体以白色小点错落点缀。仔细端详还可以看见“犄角”旁小小的蓝色的触角。“头上有犄角,犄角~身后有尾巴,尾巴 ~”


预蛹,摄于10月27日


预蛹:“小青龙”开始不吃不喝,身体也开始慢慢变成微微的透明状。挑选一个合欢枝上心仪的位置,铺上厚厚的丝垫,用幼虫的最后一对腹足的足钩牢牢钩住丝垫,然后卷曲腹部,头尾相挨,是不是很像要给大家表演一个最佳仰卧起坐的定格。


蛹,摄于10月30日


蛹:像一颗令人垂涎欲滴的绿色果子挂在枝头上。

蛹身通体呈现亮绿色,黄白色的条纹相间其中,忍住不把这颗果子摘下的冲动,静静地等着它羽化成虫。


三面视角:


细节:


二尾蛱蝶以蛹越冬,2023年3月7日,观察蛹尚未发育↓


4月29日羽化

成虫:二尾灵动,翅面淡绿,纹似弓箭

经过六个月的等待,小家伙成功羽化。两个明显的尾突就像小燕子的尾羽一样,猜测这就是二尾蛱蝶中文名的由来。翅面上的鳞片在光下呈现透亮的淡淡的青绿色,令人沉醉。


羽化视频(由急匆匆小姐提供):


羽化成虫细节:


作者:白熊

编辑:栀子

感谢:陈老师、急匆匆小姐


时间轴:

2022年10月25日,发现末龄幼虫

10月27日,预蛹

10月30日,化蛹,蛹期:6个月左右

2023年4月29日,羽化

仅为本次饲养记录(上海地区),供参考。


相关阅读:

蝴蝶拉丁学名背后的故事丨 酢浆灰蝶 Pseudozizeeria maha

蝴蝶拉丁学名背后的故事丨前言

记录上海本土昆虫丨寻找二尾蛱蝶丨黄檀会是线索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白熊老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