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芙蓉上的常客(一)

游泳的白熊 白熊老师
2024-09-05

我们在公园临水而生的植物上,


常可见到一种的毛虫,


翠绿之身,蓬蓬婉婉。


颇具威仪,似乎不宜轻易招惹。


它便是犁纹黄夜蛾的幼虫。

犁纹黄夜蛾

拉丁学名: Xanthodes transversa Guenee, 1852

寄主植物:木芙蓉


我曾在多处见到它的身影并多次请教各位老师,方得牢记犁纹黄夜蛾之名。


但是对其幼虫生活习性,成虫什么样,仍尚未探知。


恰巧看到它在啃食叶片,


查询得知,这便是它的寄主植物:木芙蓉



那就先来认识下木芙蓉吧。


木芙蓉,听着就是很有传统审美意象的名字。


“芙蓉”,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指睡莲科的草本水生花卉荷花,《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记载,第一次为荷花取下了“芙蓉”的别号。以此肇端,以“芙蓉”代荷花,便在文学作品中大量涌现。特别是由汉至隋,辞赋诗文中的“芙蓉”,均是指荷花。


第二种解释就是指为锦葵科木槿属的陆生木本花卉木芙蓉。到了唐宋以后,木芙蓉开始在宫苑、庭院中广泛栽植,其花色鲜艳颇似莲荷,因而人们对木芙蓉也渐以“芙蓉”呼之,诗文中也常常以“芙蓉”代木芙蓉了。


史料记载,木芙蓉原产我国西南部,自古以来尤以蜀地为盛,成都因之有“芙蓉城”“锦城”的美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便广种木芙蓉;唐末诗人谭用之赋诗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


为同水中的荷花又名芙蓉者相区别,古人因别称它木芙蓉,我擅自猜测它们的花朵一定相似。

荷花,6月20日摄于青西


此时水中荷花已尽数开放,


然未见木芙蓉一点花苞,我不禁疑惑。



查询资料得知,它的花期在晚秋至初冬,现在肯定看不到了,还有一别名拒霜花。谢迁《芙蓉》中写到:“傍水施朱意自真,幽栖非是避芳尘。已呼晚菊为兄弟,更为秋江作主人”,清姿雅质的木芙蓉和高洁隐逸的菊花一起,成了秋天里最美的风景。


那为什么总是在水边能看到呢?《长物志·花木》中写道:“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看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木芙蓉的这一习性:忌干旱,耐水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是在水边看到成片木芙蓉的原因吧。


苏东坡在杭州主事时,在堤上遍植芙蓉,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八记:“木芙蓉,苏堤两岸如锦,湖水新而可喜。”苏东坡骨子里还是诗意的,能将善与美很好的融合。虽不像荷花那样长于水中,水却同样滋养了木芙蓉的生命,同样赋予了木芙蓉别样的美丽:“清溪数曲,宜栽芙蓉,临水照之,潇洒无俗韵;且杂以红蓼,映以白荻,花光波影,上下摇荡,犹似云霞散绮,绚烂非常”,花映在水中,水在花下轻摇,花因清澈的水而少了几分艳俗,多了几分韵致;水因娇美的花而少了几分单调,多了几分灵动;因为木芙蓉的习性所以生长在水边,正因为临水种植,木芙蓉花错落有致,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颇有一番意境。


听说芙蓉花犹如美人面孔,一日多变,或白或粉或赤,所以很多人又叫它“三变花”这与我们本文的主角犁纹黄夜蛾在某种“变”的层次上取得了相“统一”的关系。至于木芙蓉的花,我就不多做展开了,毕竟还没有亲眼目睹,等我见到实物再作分享了。


回到正题...


犁纹黄夜蛾幼虫常见,我却从来没见过成虫(也可能是看到了没能对应上),那就养养看吧。


6月21日,带回高低龄幼虫各1条。


近距离观察,幼虫浑身透绿,像种水极好的翡翠,架起了一座以玉为材的拱桥。


头部


尾部


低龄照:


高龄照:


6月22日,其中一条体色泛红


头部特写:


6月28日,开始织茧预蛹。


6月30日,化蛹成功。


    蛹(三面)

20230701



7月5日,羽化

它让我不禁想起端午刚刚过去不久的“小米蜜枣粽”,黄色的小米加上蜜枣后,经过高温蒸煮后呈现出软糯黏腻的红润甜蜜。


侧面


头部特写



翅面特写


足部特写


犁纹黄夜蛾外形与黄夜蛾乍看非常相似,


我翻看《上海毛虫》对比发现,其背板处的褐色线条(黄夜蛾没这条线)可与黄夜蛾明显区分。

以上就是笔者对木芙蓉的所有认识以及犁纹黄夜蛾生活史的部分记录了,希望这些记录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实同时期还有另一种木芙蓉上的毛虫,我也养出来了,大家能猜到是哪种蛾子幼虫么?今天码不动了,下期奉上。



(完)敬请期待,木芙蓉上的常客(二)



作者:白熊

编辑:栀子


相关阅读:

樟树上的尺蛾

樟树上的毛虫

变色夜蛾丨记录上海本土昆虫

花椒上的卷蛾丨《上海毛虫》测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白熊老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