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在全国热映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在近半个小时的访谈中,麦家分享童年生活与写作经历,分享从谍战小说转型的原因,也透露,眼下想把“故乡三部曲”完成。《鲁健访谈》的整期节目都在麦家的故乡——富阳大源镇蒋家村取景拍摄,因为麦家,富阳又在央视亮相,也被更多人熟知。
近期热映的电影《刀尖》,由麦家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隐蔽战线的典型故事。但这部小说却是“谍战小说之父”麦家的最后一部谍战小说。在《鲁健访谈》中,主持人鲁健从《刀尖》开始发问,麦家则讲述了转型的原因。麦家坦言,《刀尖》的最后几千个字是在父亲的灵堂上完成的,非常苦楚,甚至写到吐。他说,这次写作对他伤害很大,写完后他甚至停笔三年。他说,父亲的死亡一方面是在羞辱他、警告他,他的写作进入了疲惫状态,另一方面也在鼓励他,要写写这个村庄和自己的童年。从最初的《解密》写到《刀尖》,麦家已经完成了5部谍战小说,他说,写完这些之后感觉自己的感情被稀释了,素材也用得差不多了,如果再继续写下去就只有金钱的收获,内心只会越来越惶恐。他又说到《刀尖》因为写得太快,语言是松垮的,他觉得对不起读者,在2018年又重写了。在这些谍战小说中,麦家塑造出“弱的天才”,他希望笔下的英雄是真实的。麦家分享了一段经历,也是他不再写谍战小说的原因。他说,有一天突然有人找他,给他300万元,给一部已经杀青的影视作品“挂名”,麦家拒绝了,但他知道,在这样的诱惑面前,人很容易迷失。
在《刀尖》后,麦家开始寻求变化,他希望自己的文学族谱上有更多不一样的人物。后来,麦家花了五年时间,完成了转型之作也是“故乡三部曲”的开篇《人生海海》,这部小说在2019年出版,销量已突破350万册,成为近几年中文图书市场最畅销的作品之一。《鲁健访谈》开篇就将镜头对准了蒋家村的面貌和村民生活状态。在蒋氏宗祠前,村里很多老人坐着,麦家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麦家坦言,以前父母在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回到故乡,后来父母陆续离开,回来的次数就少了,但每个月也会回来。
在村庄里一路走着,走到麦家旧居前,鲁健看到了“风声巷”,他调侃道,以前肯定不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麦家的小说《风声》才有了这个名字。穿过风声巷,在踏进麦家旧居前,麦家说起,自己最初的脚印就留在了这里,从出生一直到17岁,他才从这里离开去了军校。他还给鲁健看了自己额头上的伤疤,这道疤就是在入口处的门槛上磕伤的。
访谈在麦家旧居的天井中进行,麦家指出小时候住的房间,他总是在靠窗的桌前,在月光下写日记。“听起来很浪漫,实际上是很苦的,为了省电费。”麦家说道。在整个节目中,镜头将蒋家村的老台门、麦家旧居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麦家带着鲁健走上二楼,在二楼进行的访谈中,麦家回答当下写作的目标,他说,当下就想把自己的内心安放好,如果自己的写作能够给人提供生活的信心甚至是信仰,那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幸。麦家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很迷茫,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人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在困难面前有勇气,即便失败了也依然尊重自己。他希望文学作品能给更多人带来勇气,他说这也是当代作家存在的意义。“眼下我就想把‘故乡三部曲’写完。”麦家在访谈的最后透露,他会聚焦故乡,而他的故乡除了出生长大的蒋家村还有军营,除了“故乡三部曲”外,他还想写军营里的普通故事,他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想要写下来。走在蒋家村的村道上,访谈进入尾声,随着麦家说的“童年始终是出发点,也是叶落归根的地方”结束。
△蒋家村亮灯工程实景
蒋家村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老台门资源,打造以麦家影视文学、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蒋氏耕读文化为特色主题的三大区块,建设内容包括节点建设、立面整治、环境提升、数字化场景、未来乡村、亮灯工程等,再现蒋家村江南乡村独特魅力,开启共同富裕新步伐。△村里的“人生海海”特色文化墙绘
△麦家旧居
蒋家村依托乡贤麦家IP效应,有效盘活闲置台门资源,积极探索乡贤+台门文化未来乡村发展模式。
目前,围绕麦家《人生海海》一书为核心蓝图,完成了村庄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景观打造,突显农味、乡味和原味;提取麦家《解密》《暗算》《风声》等谍战小说中摩斯密码、暗号元素,通过漫画、彩绘、手工、展陈等形式,把老台门、老弄堂改建成风声巷、暗算弄、和平杂货铺、蒋家裁缝铺、富春茶社等文学打卡景点,让游客更真切地体验感受台门文化的魅力。
如要转载,须经授权。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许媛娇 何芳芳)CCTV-4 综合往期报道终审 | 徐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