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锅丸子究竟能不能放心吃......



天一冷就想打边炉

你们最爱吃什么?

蟹肉棒?鱼蛋?肠仔?

超市里9.9元一斤的火锅丸子琳琅满目

看着都流口水啊!

不过,网上流传的部分视频却称

“一颗火锅丸子有数种添加剂,不能吃”

“火锅丸子里没有肉,都是淀粉”

对火锅肉丸的食品安全置疑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

关于火锅丸子的那些事

👇👇👇



一颗肉丸里到底有多少肉?




市售肉丸大部分执行两个行业标准。


SB/T 10610-2011《肉丸》标准里“分级”项规定:


“特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65%;

“优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55%;

“普通级肉丸”含肉量不低于45%。


SB/T 10379-2012《速冻调制食品》标准“附录B各类速冻调制食品主料含量”规定:


肉糜类制品项下鸡肉、猪肉含量占产品净含量≥10%;

牛肉、羊肉含量占产品净含量≥8%;

蟹肉含量占产品净含量≥8%;

其他肉类含量占产品净含量≥8%。


可以看出,肉丸中的含肉量不高,但肉少≠不安全。只要是正规厂家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火锅肉丸,就不必过分担心食品安全。






配料表中的添加剂对身体有害吗?




不少人一提到添加剂就心生抗拒。但添加剂真的不是洪水猛兽,没这么可怕。火锅丸子中含有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其实都有各自的功能。


丸子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剂:


①胶类,像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等,这些能够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凝胶作用,让肉丸吃起来更Q弹


②磷酸盐类,像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这些是为了吸住水分,避免因为长时间冷冻而造成水分流失,提高口感,吃起来更嫩。


③香精、增鲜剂,如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用于改善丸子的口味,使其更鲜更香,口感更易被大众接受。


④碳酸氢钠:膨松剂,增大丸子的体积,改善丸子的整体结构


⑤亚硝酸钠:防腐剂,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延长保质期,还可以增加风味,提亮颜色。


虽然火锅丸子中的食品添加剂符合相关标准,都可以食用,但站在“健康饮食”的角度,食用火锅丸子还是要适量。






常吃肉丸类食品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脂肪含量高

和自家做的肉丸子相比,市面上售卖的肉丸多是软嫩细腻且肉香四溢,这和脂肪含量密不可分。一般的肉丸的配料表中都会标注,存在牛脂肪、猪油膘、鸡皮、起酥油等物质,而且它们的位置还相对靠前(含量多)。脂肪含量高打造了丸子的美味,食多无疑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钠”含量高

市面上的肉丸类食品,钠含量普遍都在500mg/100g以上,常吃这样的肉丸,“钠”的超标风险会增加,从健康角度考虑,对于身体存在较多潜在威胁(血压升高、缺钙风险增加等)。




肉丸挑选有技巧


01选择预包装肉丸类食品

相对而言,大品牌商家生产的肉丸,相关检验检疫的机制更完善,标签信息更值得信赖,不建议购买零散手作肉丸或小商小贩售卖的“杂牌”食品。

02关注肉的含量

认真阅读食品标签,购买牛肉、鱼肉、虾肉含量更高的制品。

03关注“肉”的组成

除了肉的含量以外,“肉的组成”同样至关重要。拿撒尿牛丸举例,有些撒尿牛丸不一定就是牛肉做的,配料表的前几位大多为鸡肉、猪肉等成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04关注热量和钠含量

购买肉丸类食品要关注《营养成分表》当中的能量(热量)和钠含量,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热量低、钠含量低的肉丸更健康,可优先选择。

05不买这些肉丸子

1、街边售卖的廉价肉丸不要买。

2、裸露售卖的肉丸不要买。2011年实施的行业标准《肉丸》当中明确规定:在销售环节,肉丸应配有藏柜或冷冻柜,不应裸露销售。裸露销售的肉丸,其产品变质的风险更高。

3、朋友圈、个人售卖的“手作肉丸”。无检验检疫机制,安全风险较高。




消费提示1

冷冻丸子下到沸腾的火锅中很快就可浮起来,但其中心温度可能不够高,最好再煮5分钟以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

2

速冻肉丸需按产品包装标示储存条件存放,一般在-18℃及以下冷冻储存。开袋后的肉丸要尽快食用,避免反复冻融。

往期推荐:




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脱销涨价上热搜?佛山发布提醒告诫函→


放宽检验周期、网上预约检验......机动车检验有新规,以后更便捷!


兰花蟹重金属超标、网络“刷单”......“冬狩”行动立案641宗!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科普中国、我是大医生官微、重庆市场监管
编辑:吕晓如
校审:钱飞飞、郭子宁、李敏贤、郭嘉懿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图片,马上咨询↑


点赞+在看

分享给小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