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索达吉堪布】开示财富心经

2016-02-17 索达吉堪布 持明讲堂

转发分享 获无量功德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下文受益,请随手转发!




很高兴来到中央财经大学,与诸位分享精神财富。

我对学问很有兴趣,看到你们也是这样渴求知识和智慧,我非常欢喜。经济学不是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佛学——自己一生大多数时间用在这上面了。以佛教的眼光来审视经济学很有意思,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更有必要。

可能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佛教要求看破红尘,而红尘中的人讲求发展和进步,难道这二者不相违吗?

认为相违,是对佛教缺乏了解。受电影、电视以及媒体的影响,现在一提出家人,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抛家舍业、到寺院独修苦行的僧人形象。这是不是佛教?是佛教,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佛教要宽泛得多,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行为,当然,也有对经济的分析。

把你的财富分作四份

佛经里有一种教导,它让我们把所得的财富分作四份:一份自己用;一份投资或经营企业用;一份存起来;还有一份要作慈善用,救济贫困的人。

如果有人想参考这种分配方式,那你赚了100万,可以取出25万用于生活和饮食;25万投资运营企业;25万存起来,以备经济危机等不时之需;此外,你还应拿出25万为社会做贡献。当然,这只是大概的分法。

今天的社会有不少富翁,他们有财富,但理念很陈旧,挣钱、挣钱、为自己挣钱,结果到死的那天,也没做一丁点慈善或扶贫事业。这种现象很多。而我认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样度过一生是可悲的,赚钱是辛苦,但你从社会里赚到钱,却不想着回馈社会,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慈善理念不可或缺。

中国的慈善事业比较落后。据2007年中华慈善总会一份报告称:“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中国以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的企业捐款少得可怜,“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2003年中国的人均捐款是0.92元,而据另外一份资料说,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每年的慈善捐赠,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7%。

开头就讲慈善,是因为在佛教的认识里,即使是讲经济,也不是纯粹在说外在财富,而更多会强调内在财富。

内在财富更重要

1955年,缅甸总理的经济顾问舒马赫先生提出了“佛教经济学”一词,他的同名文章发表在1966年的《亚洲:一本手册》中。他在很多文章里都告诉人们:经济活动,应该追求简单和量入为出,并懂得用财富饶益社会。他的作品主要依据南传佛教巴利三藏的教义,现在在国际上很有影响。

这种经济观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真正教导我们如何运用经济为人类带来快乐,而不是一味地积累财富。

我去过一些财经大学,也知道老师同学们研究最多的是外在财富,比如,宏观经济讲国民经济总值、总供给和总需求,微观经济探讨个体的经济活动,这些我常常听到。但我很少听到有人关注内在财富。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每个人都拥有相当的内在财富,但你不认识它,就意识不到它的价值,只要你认识了,即使外在上不富裕,也可以快乐。

我们追求金钱,无非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但有了钱,是不是就真的快乐和幸福了呢?不一定。

很多同学认为,有钱可以玩,很快乐,想什么做什么,很幸福,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你挣钱的手段不好,消费的心态不对,钱带给你的只是一时快乐,更多的是痛苦和伤害。诚如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所说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

金钱的确是一根魔棒,可以轻易改变人的模样。看看那些腐败分子,丧失道德的商人,他们变坏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钱。有了钱,便不顾良知的提醒,肆意妄为,不仅毁了自己,毁了身边的人,也毁了很多人的价值观念。

所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很重要。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认识不到内在财富的重要性,钱多钱少都不一定快乐,相反,深重的执著,还会给人带来极度的痛苦。

张朝阳闭关

搜狐CEO张朝阳失踪了一年半,《杨澜访谈录》采访了他,他说闭关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张朝阳很火,搜狐做得很好,比腾讯百度都早。他是清华的高材生、麻省理工的博士后,从美国归来便创立搜狐,从此钱财、地位、名声应有尽有。

但他为什么要去闭关?采访中,张朝阳坦言,“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他是在煎熬和疲倦中,才去寻找内心依处的。

出关后,他心里快乐舒服多了。这也的确跟物质没什么关系,否则,闭关前他有很多享受,可以坐着大飞机去巴黎喝咖啡,或者到沙滩打排球,但是,“能喝几杯咖啡,不都喝烦了吗,对吧?”享受并没有给他带来真实的快乐。

不要以为有了钱就会快乐,有了家庭就会快乐,有了名声地位就会快乐,其实这是想象而已。没有得到的时候,我们会这样期待,而得到了又怎么样呢?两三天还蛮好,感觉不错,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没了,你甚至发现,这些反而变成了压力,处理不当,还会生出一堆痛苦来。

一定要提前对财富有个正确的认识。

佛教一向不主张奢侈,因为太奢侈会败坏心灵、浪费资源;我们也不认为一定要过贫穷的日子,因为太贫穷了,也无法做真正的修行。佛教最提倡的,就是积累无形的内在财富,这才是快乐之源,很难估出一个明确的价值。

缺乏内在财富导致的错

缺乏内在财富的人,就会看重外在财富,从而导致攀比,甚至争夺——小则争夺,大则发动战争进行掠夺。

当你有了攀比心,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和宁静,这就是大多数人不快乐的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你有一万元,周围的人都只有千把元,你会觉得还不错,但如果他们有几十万、几百万,你就很难平衡,“一万元太少,别人那么富。”其实,就算你有一千万也是一个道理,问题不在钱多少,而在我们心里会比较,这个摆脱不掉。我们一直追求,以为完成某个数字就快乐了,但是,21世纪不缺可以比的人,你不知足,就不会幸福。

如果攀比是给自己带来痛苦,那么争夺就是给他人带来痛苦。为了争夺财富、地位,人类犯下了不少错误。

21世纪是相对自由、和平、民主的时代,但回顾历史,20世纪最大的错误,就是一战和二战。一战中有一千多万人丧生,波及15亿人,总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战中有五千五百多万人丧生,波及20亿人,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而那些国家70%的国民经济,都用在了军事上。

我们想想,这些历史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贪婪。

冯小刚的《1942》反映了很多东西。我不喜欢看电影,但这种历史性题材的电影偶尔也会看,那些饥荒和死亡场景是令人悲伤的,虽然是电影,但背后确实有这样的事实。和那段日子里的人们相比,今天的年轻人是有福的,我们可以享受和平,享受物质带来的便利。但我们也要留意自己的内心,要知道,欲望这个东西,在你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一直都会有,死前还是会有没有满足的欲望。

所以,请大家记住佛陀的教导:知足少欲。

中道

知足少欲不是让我们不要工作、不要做生意。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为了僧众或众生的利益,适当做些商业或贸易是开许的,更何况在家人?因此,佛教提倡的是中道。

有人认为,既然佛教说看破,那就不能碰金钱。其实不是这样。佛教所说的看破,并不是反对合理运用金钱。依据《毗奈耶经》——一部讲授僧人行为准则的根本经典,一个出家人在不损害众生的情况下,以福报感召,即使住在豪华的高楼大厦,穿着高档服饰,享用精美饮食,也是开许的。

十六阿罗汉是戒律最清净的圣者,唐朝的一位皇帝曾经迎请他们在夏天三个月里安居,供养承事。临返回时,皇帝特意赠送了非常庄严的服饰,在藏传佛教的唐卡中,就细致呈现了当时他们穿着盛装的优雅形象。由此可见,不是非得穿得破破烂烂,像济公和尚一样,才是出家人。

佛教对钱财的态度是中道,为遮止贪婪,很多教义中说金钱如毒蛇;而为了启发利他的修行,也说这是善财,以此鼓励佛教徒上供下施、慈悲济世。

总之,钱财本身无害,关键看你怎么用。

不要让钱伤害你

不过通常情况下,钱是惯于伤人的,它的字形透露了这一特殊因缘:“金”字边,加上二人挥刀相争,这就是“钱”。

钱伤人,最重要的是伤害人的性灵。人有了钱就会傲慢起来,不循规蹈矩,让好端端的家庭不和睦,让社会不安定,处处散发贪婪与腐败气息。当人们善念殆尽、行为失去准则的时候,整个社会就被恶行感染,漏洞百出。

所以,佛教里常常教诫,一定要用智慧和善心来驾驭钱,否则,钱的可怕有甚于毒蛇。身体被毒蛇咬了还可以治,但心灵一旦被钱毒害,可能永远都无法弥补了。

读书时就要认识这个道理。我建议那些有钱的父母,也不要给孩子太多钱,年轻人若什么都有,就不肯读书了——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但例子很多,严重的还会显露出各种丑恶面目,不像个学生。钱少点反而好,就像许多农牧民的子女,知道读书不易,因而肯努力,成绩也优秀。

总之,钱是有利有弊,它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如果认为“有了钱,一切快乐就都有了”,也是幼稚的。年轻时要懂得善于用钱,或至少知道,如何不让它伤害你。

快乐家园

在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阶段,人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钱上。20年前我去美国时,他们的状况与现在的中国类似,也是拼命赚钱,以为有钱就能解决一切。但等到了某个顶点,回头一看时,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钱并没有带来一切。于是,人们开始回归,寻找真正的快乐家园。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找到这个家园呢?

生长在偏僻地方的人向往城市,觉得在这里生活是天大的快乐,而城里人喜欢藏地,认为那才是一片乐土。说起来都是快乐,但哪里更快乐呢?可能这跟经历有关。

没经历过的,比如久居北京的人,他对郊外的寂静生活满怀憧憬,一旦抛下城里的嘈杂来到高原,便仿佛进入了天堂,奔跑、呼喊,充满喜悦。而在寂静地方长大的人,又感觉生活太平淡,他们喜欢城市,“北京人多、车多、楼多,能在那里过一辈子,肯定胜过天人。”当然,这在北京人看来可能是相反的,“北京有什么好,人杂、车堵、房价又高,空气不好、压力这么大……”早就感到厌倦了。

可见,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想你们也一样,没上大学之前,可能觉得到这里读书是多么荣耀、快乐,可是来了以后,两三天还可以,但日子一久,严格的管理和竞争的压力就把快乐冲淡了。对于将来,可能你们会想象各种美好,然而经验又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苦和乐是交替的,不是只有乐。佛教甚至说:人生是苦。

佛教并非不承认快乐。唱歌跳舞,这在当下是一种快乐,但快乐会逝去的,变成痛苦,这才是佛教要提醒的无常之苦。

了解无常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当你透过无常,看清世人所追求的快乐是那么短暂,甚至在享乐的同时还会造下罪业,导致将来的痛苦,你就会信赖佛陀所教导的真理,从而投入善的事业,追求永恒的、生生世世的快乐。

这种对于真理的认识和信仰一旦形成,将会带给我们随时可以回归的宁静,这才是快乐家园——在心里。

不要太依赖外在

想进入这个家园,就需要引导。现在有些老师是有信仰的,他以研究和开放的心态,帮助学生们打开了许多窗口,让他们了解世间和出世间、今世和来世的道理。

这是一种广闻博学。过去因为教育、环境等原因,我们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但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融合,人们思想开放了,对心灵问题有兴趣,因而在很多学校和知识分子群体中,大家都开始研究起藏传佛教。

我希望你们也研究一下,尤其是它的窍诀,窍诀是最有力量的,可以直接撬动你的心,让你对人生豁然有悟。而多年的研究和修行也让我相信,它对今天的人们最为适合,因为它简单、深刻而且实用。这不就是自己需要的吗?

所以,不论是谁,只要去了解、学习和使用,你的人生必定会发生巨大转变,得到最真实的利益。

人生是坎坷不平的,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痛苦、违缘和挫折,有时候根本面对不了。尤其是年轻人,独生子女,从小像公主和王子一样被宠爱着,长大了一面对社会,不管在感情上还是工作上,很多时候经不起挫折、受不得批评,这是你们的脆弱之处。

但不管怎样,社会越复杂,人越痛苦、越脆弱,就越需要这种窍诀,因为这才是调治心灵的真正妙药。

你们的文凭都不错,某某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看了让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到社会上,有很多事情不会做。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你并没有和文凭相当的知识,也没有从长期的教育中培养出一种过硬的人品和能力。所以,在这些方面,现在就需要多训练。

其实对你们而言,生存本身就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你的肩上有很多重担,要赡养父母,要抚养孩子……在今天这种环境里,如果你不懂得忍耐和宽容,不说别的,就是在家庭生活里,是快乐多还是痛苦多,都是不好说的。

你们的电脑水平也不错。过去好多知识分子是不会用电脑的,现在都会,而且把知识都存到笔记本上。这当然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如果只存在电脑里,没存到心里,一旦离了电脑,怎么办?以前的人用手写信、用脑记事,心里有东西,现在你把课程都交给电脑,心里却没东西了。

所以,不要太依赖外在。我们在看到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并思考:一旦离开这些东西,怎样面对生活?换言之,当真正要面对内心问题,而这些又都用不上的时候,怎么办?

利他,要有心

今天讲的是“佛教的经济观”,就一个人的生活来看,以中道的方式,不特别奢侈,也不特别落魄,过中等日子,算是比较符合这种理念。当然,在此基础上,也不要忘记利他,而且在利他的时候,要有心。

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遇到一个乞丐,他从口袋里掏钱,结果没带,于是失望地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乞丐很感动:“不,我宁愿接受您的握手。”让乞丐感动的是他的好心,一贯被人歧视,有句安慰话,已心满意足。

在一本书里,有这样一个笑话:又到学雷锋的时候了,有个老人想过马路,但被那些做好事的人从这边搀到那边,又从那边搀到这边,走了好几回,一直回不了家。无奈之下,老人只好装着倒在地上,结果没人敢扶。终于回家了。

这个笑话很有趣,也很深刻,它温情地提示大家:其实我们考虑的还是自己,做好人好事也是表面形象太多。

什么时候,如果能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像对待家人一样,就有了真正的利他心,由此可以发展出佛教的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我们小时候常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西方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精神与菩提心有些类似,不过菩提心还要宽广,境界也高得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为自我发展而活,整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尽量弱化自我、扩大利他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是发自内心地想做好事,那么每天做一件,甚至一个月或者一年中做一件,也都是真正的好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且不说做不做好事,你们在赚钱的时候,如果能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非常好了。佛教不反对财富,你以合理手段赚多少钱,佛教都认可,因为这是你的福报。

但是,你有没有这个福报?

前世行善积德的人,今生的财富不勤而至,好像也没怎么努力,钱就滚滚而来。相反,如果前世没有做过任何善事,那今生再怎么努力、勤奋,也很困难。

前世后世是存在的,你们不相信,只是受了环境和教育影响,没有真正的理由。其实不说佛教,对这件事,科学也已经通过很多案例论证过了,很多科学家都相信。

相信前世后世,会让你看清一个问题:今生是乐是苦、是富是贫,都是前世的善业和恶业导致的;而今生是修福还是造恶,又会决定来世的穷通荣辱。在这么明明白白的因果面前,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够取财有道。

苏格拉底临终时对弟子说,“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有人分析,这就是苏格拉底的人生,他在精神上富裕,但一辈子很穷,连只鸡都还不上。可能这也说明安贫才能乐道,财富多了,就没时间追求学问,而生活一般,反而对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拥有太多财富对我们不见得是个好事。许多人喜欢听“恭喜发财”,但发了财,障碍了人格发展或是真正的前途,就不值了。

最好能随缘。我经常强调这一点,如果有福报有因缘,你稍加努力,任何事都是水到渠成,而如果没福报没因缘,再怎么强求也是得不到的。所以,生活上满足于温饱就可以了,其他精力,还是要多积累些精神财富。当你有了精神财富,是贫是富,都没关系了,内心的幸福无法言喻。

我认识一个藏族人,他非常快乐,因为他唯一追求的就是真理,其他全都随缘。如果你们也能多多少少做到一些,世界将会变得非常美好。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只做佛学经典,纯公益性质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