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念的智慧即是“利美”【宗萨寺彭措朗加】
昨天我来到新加坡,今天在这里见到钦则仁波切的弟子们,以及其他众多喇嘛上师的弟子们,我感到很高兴!首先向大家表示问候——扎西得勒!
我来自于宗萨寺,这是钦则仁波切的母寺,是利美教法的重要发源地。因此不论我走到哪里,传播和讲解利美教法,就成为了我的责任。
要讲解利美教法,我们可以将之分成三个部分:利美的来源和出处、为什么需要利美、利美的实质。
首先讲述利美的来源和出处:
所谓的“利美”,是藏文名词。其中的“美”,是藏文中的否定词,用这个否定词将“利”予以否定,就意味着没有分别、没有偏执的意思。
彻底没有分别没有偏执的是谁呢?只有究竟的佛陀。因此对于佛陀而言,类似“这是我的亲友”、“这不是我的亲友”、“这是我的敌人”、“这不是我的敌人”等的分别和偏执,根本就不存在。
在佛陀得到了如此的证悟之后,就给我们指示了佛法的道路。那么,如果要说利美的最初来源的话,那就是“利美来自于佛陀”。
至于佛的声闻乘的阿罗汉弟子们,大乘菩萨弟子们,以及密乘的持明弟子们等,也都是经过学习和修证佛陀的利美教法而成就果位的,因此这些先贤们,也都可以说是利美的大师。
指示中观教法的龙树菩萨师徒,也都是宣讲着、实修着利美的法义。虽然在他们的著作当中,有针对外道的与佛法不一致法义所进行的批驳,也有针对声闻乘的与大乘不一致的法义所进行的批驳,但是他们的这种批驳,并没有违背利美的法义。为什么这么说?他们在宣讲法义的时候,自己已经具有了究竟的见地,为了令清净法义更加明晰,为了令他人也能够明白究竟的见地,因此就会对其他不一致的说法进行评点和批驳,以便令真正的法义凸现出来。而并不是因为这种法义是我们的观点,因此无论如何都要强调我们的说法;那种法义是你们的观点,因此不论你们的观点有多么好,也都要坚决批驳,他们并没有这种想法。
就这样,从佛陀到各个大师,一直到佛教传播到藏地(因为我是藏地的学佛人,因此就这样子说了),而藏地早先的诸位大师们,也都全部是学习利美教法、持有利美见地、乃至通过利美教法修行成就的。
所以说,所谓的利美,和真正的实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实修者,那他一定就是利美的;如果他是真正利美的,那他就一定是真正的实修者。
因此,所谓的利美这个概念,实际的含义就是“真正的佛法修行方式”,而不是由第一世降阳钦则旺波等大师所开创出来的一种新的什么教法或者运动。
那么,现在在中国汉地、西方国家等地方,都有认为“利美是由降阳钦则旺波仁波切,以及蒋贡康楚仁波切和劳代旺波仁波切等开创的一种新教法”的这种说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曾经在佛法传播的一个时期,真正实修者越来越少,而持有“你们”、“我们”等观点的人则越来越多。而降阳钦则旺波大师等人,则鉴于这种渐趋恶化的情况,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法门,因此他们就着重强调利美的见地和修行方式,以至于令大家认为好像是他们开创了利美的提法一样。
第二部分,为什么需要利美?
就好像我们刚才讲解利美的来源时所清楚地谈到的那样,只要我们是进入佛门学习的,只要我们是要真正修行的,那就一定需要利美,利美是不可能没有的。
那也就是说,从学习佛法、修行佛法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利美,这是理由之一。理由之二,我们从佛法本身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声闻乘教法还是大乘教法,都可以将之分成方便和智慧两个部分。如果从大乘角度来看,方便就是大悲心,而智慧则有世俗谛智慧和胜义谛智慧两种。
如果有“这是我们宗派的法门”、“那是别人宗派的法门”的这种对自己宗派生贪心、对别人宗派生嗔心的情况出现的话,如果有了这种强烈的贪嗔之心出现的话,大家想一想,这能够作为大乘大悲心的出生根源吗?如果是一个已经真正生起了大乘大悲心的一个人,他还能够生起“你的”、“我的”的分别,并因此而产生对己生贪、对人生嗔的想法吗?通过这样的思维,也就清晰地说出了为什么需要利美的另外一个理由。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我们在进入了佛门之后,还有你们我们的不同分别,甚至连衣服的穿着方式、法器的握持方式、吃饭的碗如何捧持等都有种种的差别执著和贪嗔生起,那么这种情况下,美国政治的两个政党之间互相争斗、互相批驳的关系,和我们两个佛法宗派之间互相偏执、互相区分的关系,既然都没有修大悲心、都没有修菩提心,那这两种关系又有什么差别呢?
从大乘的慈悲心而言,对一部分众生有大悲心,对另外一些众生则没有大悲心,那么这种所谓的大悲心是大乘的大悲心吗?不是!
所以说,只有没有了分别和偏执的大悲心,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悲心,才能够算得上是四种无量心当中的大悲心。如果对自己宗派的众生有悲心,对别的宗派的众生则没有悲心,那这种悲心,就连欲界的大梵天也都是具有的,又哪里算得上是佛法大乘的大悲心呢!
如果从智慧的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就需要明了胜义谛智慧,其究竟的法义,就是要明白“一切法的究竟实相,都是虚幻的,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性的”;在明白了这种法义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实修。
而在实修这种空性智慧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有止,而后在止的基础上,应当修观。所谓的止,就是能够专一;而所谓的观,则是空性的智慧。我们需要将“了知一切法皆空”的这种智慧,和“专一的止”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专一地平等安住在空性的智慧中。如果有对于己方的贪心,有对于对方的嗔心,又怎么可能生起这种专一和空性的双运,也就是止观双运的平等安住呢?是不可能的。
如果从世俗谛智慧的角度而言的话,则是明了无常、苦等的智慧,说法众多。但是就今天这个话题而言,最适合的,最需要的,则应当是了知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藏,或者说佛性的这种智慧。
佛陀为什么要说“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呢?这是为了令众生放弃一个对另一个的贬低、侮蔑、伤害等而说的。如果我们对佛法有信心,那就需要实践这个“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的这种法义;而要想实践这个法义,就必须对于每一个众生产生诚敬心。
因此这些对于自他众生的贪嗔之心,尤其是对于自他宗派的众生的贪嗔之心,就都要破除和消灭。如果不能破除,不能消灭,如果对于他人、对于他派还有嗔心的话,又怎么能够产生这种诚敬心呢?
以上讲述的就是为什么需要利美的最简单、最归纳性的理由,在这些理由的基础之上,你们配合各自的实际修行情况,思维“非要利美不可”的这种法义,也就应当能够明白了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我才会说:只要是一个真正好的修行人,就一定具有利美的见地;而一个具有自他贪嗔之见的一个人,就一定不是一个真正正确的佛法修行者。这一点我非常肯定!
有些人会想:“我不是钦则仁波切的弟子,我没有利美的见地,或者我不需要利美”,这就错了!不论是不是钦则仁波切的弟子,只要你是一个真正想学佛的人,只要你是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那根本不可能不需要利美!你是一定需要利美的!
如果你自己不能建立利美的见地,不能实践利美的修行,尽管你说自己是学佛的人,尽管你说自己是佛法的修行者,其实将你看做一个非学佛人也是完全可以的。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为什么我能这么样肯定地说呢?这是因为在佛陀所宣说的大悲心的实践当中,空性智慧的实践当中,尤其是在龙树菩萨所讲述的中观的修行实践当中,都有“如果你有对自己一方的贪心,有对他方的嗔心的话,就根本不可能证得涅磐”这样的说法。因此我才能如此地断定:你一定需要利美的见地。
一个学习利美教法的人,和一个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这两者的含义其实完全都是一样的。在这种观点之下,在以前,大家相互之间可能因为距离远的缘故,相互之间不会有太多的见面和交流。但是在现在,纵然我们相距很远,但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就相见。比如说我从中国藏区来到新加坡来和大家相见讲法,也见到了同样来自藏区的这些喇嘛。假如大家有你我的分别,甚至有贪嗔之心的话,与其有佛教,倒不如没有佛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教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取消大家的分别和执著,取消大家的贪嗔之心,如果因为学佛,而导致分别心、执著心、贪嗔心都越来越多,那倒真不如没有佛教的好些!
佛陀之所以会宣说佛法,其实都是为了众生此生的安乐和寂静,为了众生来生的安乐和寂静,乃至究竟是为了众生彻底的安乐和寂静。并不是为了令我们增加争论、争斗的烦恼而讲法的。
当大家在想到利美的时候,请观察一下自己,会不会有“我们是利美的,你们不是利美的”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会有的,甚至可以说这种想法在最初是很有必要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我们在打算真正实修佛陀的教法的时候,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真正利美的实修佛法的方法和见地,对于那些还没有同样如此掌握的其他人,虽然我们并没有产生“我们是利美的,你们不是利美的”这样的对己生贪、对他生嗔的不好念头,但是为了能够帮助他们也明白佛法的真正实修方法,为了能够维护真正的实修方法,我们有必要去提醒他们、引导他们。
对于一个佛教学人而言,不论他是否顶着一个“利美”的名字,不论他是南传佛教的学人,还是汉传佛教的学人,或者说是藏传佛教的学人,只要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实修者,那他就一定是一个具有利美见地的人。否则,如果你认为没有学习藏传佛教,或者没有成为钦则仁波切的弟子,就一定不是具有利美见地者,这种想法就是完全错误的。
第三部分,讲述利美的实质。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前面两个部分的讲解内容中都已经涉及到了,因此在这里并没有特别需要讲述的内容。但是,如果简要地对于真正利美的实质进行归纳的话,可以说,没有妄念的智慧,就是真正利美的实质。
参照往昔那些拥有无念智慧的诸位大师们的实修过程,我们也应当跟随着他们,同样地去修行无念的智慧。一般而言,我们现在并没有无念的智慧,因此我们是普通众生。也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众生,因此也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毫无妄念的众生”。所以说我们是拥有无数妄念的,完全没有贪嗔之心的众生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有贪嗔之心。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有贪嗔之心”的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也要明白“对于敌友所产生的贪嗔之心是过失”的这样一个事实。之前我们并没有的一种贪嗔之心,其实就是我们因为学佛而产生的对自他宗派的贪嗔之心。因为对于一个旁生而言,对于一个根本没有学佛、学法的普通众生而言,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针对自他宗派所产生的贪嗔之心。当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之人,能够没有针对自他宗派所产生的贪嗔之心,那这就是很好的利美了。
将没有自他宗派的贪嗔之心称作利美,这其实还是仅仅观待于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说的。而不是说,因为我是利美的,因此我就要去寻找并且依止许许多多的喇嘛上师。哪怕你只有一个上师,只要你能没有宗派方面的贪嗔之心,那仍然是可以称作利美的。
也不是说,因为我是利美的,因此我就要去听闻学习许许多多的法门,并且都要将之进行实践修行。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利美的见地,关键就是没有贪嗔之心,没有执著之心。
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藏传佛教宁玛巴的修行者,那只要你能严格按照宁玛巴的教法进行学习,将法义和自己的心相续融合,而后如法实践,同时对于其他教法没有嗔心,能够恭敬,能保持净观,那这就是利美了。
假如你是一个藏传佛教嘎举巴的修行者,不论是朱巴嘎举还是其他传承,只要你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教法,按照上师的口诀教授,如法进行闻思修,同时也不对于其他教法产生“不好、差劲”等的想法,也能够保持净观,那仍然就是利美了。
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是一个汉传佛教的修行者,只要你能够严格按照比如净土法门等大乘法义进行听闻,并且能够真实进行实修,同时也能对其他教法保有恭敬心的话,那也就是利美了。
同样,对于南传声闻教法中所开示的止观、身念处、心念处等法门,只要你能将其法义和自相续很好地融合,很好地实践,同时能够不对任何其他教法产生嗔恨心,都能够保有恭敬心和净观,那也就是利美了。
因此说,那种认为只学习了一种传承或者传统的教法,没有学习另外传承或者传统的教法,比如说只学习了汉传佛教,而没有学习藏传佛教,就不是利美,这种想法完全就是错误的了。
如果在自己的心中,还没有对于其他的宗派具有净观,怎么样令净观生起呢?那么就要去寻找其他宗派中真正明白法义、真正具有实修、真正符合性相的上师善知识,然后在他跟前求法、听闻,哪怕你没有真正实修其教法,但是你也能够明白其教法当中所蕴含法义的道理,能够明白其教法的实修方法。最后你就会发现:其教法,与我们自己的教法相比,除了前后顺序次第的差别外,除了使用名相的差别外,其所蕴含的真正法义,完全没有任何差别。这个时候,你是不可能生不起净观的。
因此说,为了能够帮助自己生起对于其他宗派的净观,就可以寻找并依止其他宗派符合性相的上师善知识,然后就毫无分别地对其教法进行闻思修,这是非常好的做法。
我对于大家的建议就是这样,如果有上师喇嘛对你们的说法是:你们只能依止我一个上师,只能听我一个上师的教法,不能去听闻其他的教法,不能恭敬尊重其他的上师喇嘛,等等。这个时候,你们就应当自己去判断,到底哪个人讲的有道理,标准就是用佛的说法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这应当是你们自己要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通过上面三个部分的讲解,我们基本上就将利美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如果有问题要问,就请提出来,我们现场进行解答。
问题1:是不是只要持有毫无分别的见地就是利美,还是说有一个专门的利美的法门、修法?
答: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利美的法门或者修法,简单而言,只要能够舍弃对于自他宗派的贪嗔之心,其实就是利美了。而且,一切佛法的法门,其实全部都是贪嗔之心的对治方法,因此也全部都和利美关系密切。所以说,不论你修行的是什么本尊、什么法门,只要你是真正地如法实修,那就一定是利美的。
上面是从修法角度而说的,如果不是修法,比如说是世间工作的话,例如是印刷业等,只要是想着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去做的,是为了一切佛陀教法的利益而去做的,令自己的心量无边的广大而去进行工作,那也还是属于利美的行为。
问题2:如果说利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贪嗔之心,那么有没有一个分析思维的法门或者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利美呢?
答:如果各自能够按照自己所修行法门的前行、正行、结行等次第顺序,如法地进行实践的话,那一定就可以达成利美了,并不需要特别地去分析思维什么。
只要是佛法的法门,只要是真正地如法实修,全部都可以达至利美。所以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利美的法门或者过程次第。
虽然如此,曾经有一个时期,藏地的分别见、执著心非常严重,一个寺庙毁灭另外寺庙的情况屡屡发生。基于这样的一个现实,两位降管大师,也就是降阳钦则旺波仁波切和降管康卓仁波切,他们为了利益整个的佛教,而将完整佛陀教法的经典等全部进行收集和整理,为了利益整个的佛教,而去求受各种传承的灌顶和法门,工程浩大,异常辛苦。
因此对于我们自己而言,虽然说只要按照各自学习法门的前行、正行、结行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实修即可,并不需要特别的什么利美的法门。但是,不论自己外在地进行什么样的工作,如果能够全部都本着利益整个佛教和一切众生的想法去做的话,那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已经是利美的工作和行为了。
问题3:利美就是没有对自他宗派的贪嗔之心,那么如何对待非佛教的外道呢?
答:如果自己有了清净的利美之心,不论是什么宗教,信奉那些宗教的,也全部都是众生。那么,就好像我们之前所讲过的那样,从悲心角度而言,我们应当对于信奉其他宗教的那些众生都有大悲心;从如来藏佛性的角度而言,我们也都应当对他们具有净观;如果从密乘本尊的角度而言,他们其实也就是本尊,我们应当具有如此的净观。因此说,只要我们是真正的佛法修行者,就一定不会对他们产生嗔恨心,哪怕他们是信奉其他宗教,或者说是外道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能对他们有嗔恨心。
但是,为了能够令他们明白他们的错误之处,我们还是应当指出的。所谓的净观,并不是说我是对的,他也是对的,我这样可以,他那样也可以,这种想法并不是真正的净观,并不是真正的利美。也许他们之中真的有非常清净的行者也不一定,但这我们并不了解。因此,对于信奉其他宗教的他们,我们还是应当分清正确与错误,还是应当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对他们产生嗔恨心。
问题4:从利美的观点来看,我们应当如何对待那些信奉邪教的人?
答: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应当如前保持大悲心、净观等心态。尤其是,自己要完全明白佛教的见地是什么,要能够不被那些邪教观点所蒙蔽和欺骗,这一点非常关键。
问题5:从利美的观点来看,我们应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呢?
答:只要自己心中真正的产生了利美的见地,那么佛法当中的一切法门,不论选择哪一个,完全都是一样的了。因此说,只要你在因缘作用下遇到了某个法门,遇到了某个真正的上师善知识,而后实践该上师善知识的教授内容,这就可以了。并没有一个“因为你是利美见地的持有者,就一定要修行的法门”。
重复一下,只要你已经真正具有了利美的见地,那么进入任何一个佛法法门去实践,都是一样的。
附:第二天的问答
问题1:昨天堪布曾经讲到“利美就是无妄念的智慧”,那是不是说利美就是大手印和大圆满呢?
答:如果是一个真正修行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修行人,究竟他一定会进入到利美见地之中,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道理。这其实已经在昨天的内容中讲述过了:不论是佛法当中的任何一个法门,只要你是一个真正的实修者,就一定是利美的。因为佛法的本来利益和作用,就是去除众生的贪嗔之心,因此只要经过真正佛法的修行,就一定能够断除对于己方的贪心和对于他方的嗔心,那就一定是利美的道法了。佛法根本就是没有丝毫贪嗔之道法,根本不可能引导人进入贪嗔之中。
问题2:应当如何对待一个宗派分别心特别重的人?比如说他们认为大乘或者密乘并不是真正的佛法而予以贬低。
答:对于这种人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去利益他们,要抱有利益他们的心理。只要听到他们这种言语,或者看到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我们就可以明白:之所以他们这么说,这么做,恰恰是表明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大乘法门,什么是密乘法门。比如说藏地如果有类似否定别的宗派的言语行为出现的话,就非常明显地表明了他根本懂得不熟悉别的宗派的法义。
如果你们认为可以和他们沟通,可以让他们听到或者看到大乘法语而给他们带来利益的话,那就可以对他们说:“你们能否首先研究一下大乘和密乘看看呢?”如果他们经过研究还是否认,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研究,那我们在仍然没有产生嗔心的前提下,就只能自己念诵真言,发出愿望:“希望他们未来都能够成为具有利美见地之人!”,除此之外,好像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了他们,并不是我们不想利益他们,因为这不符合大乘的法义。
问题3:当有人问我们:“到底是南传佛法好?,还是大乘、密乘佛法好?”我们应当怎么回应呢?
答: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都是匹配于各个化机众生的不同意愿和机缘而宣说的。因此说,对于一个适宜于被声闻缘觉法门救度的众生而言,声闻缘觉法门就是最好的;对于一个适宜于被大乘法门救度的众生而言,大乘的法门就是最好的;而对于一个密乘的化机而言,自然密乘就是最好的了。除了这种判断方法而外,要想一刀切地说哪种法门最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应就应当是:适应于该化机的法门,就是最好的法门。
就好像我们是病人,法门就是药,只有对症的药才能说是最好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直接说哪个药最好,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完全是一样的。
问题4:如果一个基督徒,明明知道我们是学佛者,但是还是反复劝导我们改宗基督,我们应当如何回应呢?
答:这个时候你们就应当问他们:“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