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两支鹿【大宝法王谈解脱与世间法】
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二隻鹿,一条狗无法同时口咬两隻麝,两头针无法缝纫,一脚往前,一脚往后,终将无法抵达终点,同样,此生和来生无法同时完成,后世的日子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应该要切实地修持佛法。
真实地忆念死亡,就会像是肉食动物对於眼前的草堆一样,对任何事物都不生贪执。真正厌离了轮迴痛苦,就会不断生起「一切皆无实义」的想法。这个时候,由於自心彻底厌离对於今生前途的眷恋,会具有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观念。看到那些為了今生福祉而汲汲营营的人们,会觉得「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麼」的疑问。
这裡可以看到谈到两个部分:一个是佛法,也就是出世间法:一个是世间法。这裡内文强调,当你一心一意只想今生福祉的话,今生短暂的快乐利益的话,所做的一切就叫「世间法」;如果你的心想的是长远、究竟的长久安乐,例如佛的果位或来世的话,就叫「出世间法」。当然对这两种法有其他不同解释,但在这裡可以如此理解。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两者的动机截然不同,甚至互相违悖,一个强调今生,一个强调来世或究竟的佛果,这两者无法同时完成。因為世间法专注在今天,没想到后世,一个只顾今生的人会不顾一切造许多恶,所以得到三恶道的果报;出世间法想的是后世的,一心想行善,得到的是人天善果,或究竟利益跟果位,所以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就像这裡的比喻,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两隻鹿,我们总希望今生跟来世可以同时得成,的确心裡也会觉得:这两个一定是违背的吗?我们今生的确也会需要衣、食等等物质生活不是吗?但这裡的「今生」指的是你只汲汲营营於今生,一心只有这些,一旦你这样想的时候,跟出世间法必定是相违背的。
这裡还做了一个比喻,一脚往前踏,一脚往后退,两隻脚往反方向拉扯是一定无法行动的。就像我们一心想修持的话,但又觉得世间的事很重要,这样的话就会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 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有时我们应该停下来,稍微放鬆一点,不要衝动地急著想去哪裡,然后好好想想自己人生目的到底是什麼?我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们人生有一半时间在睡觉,剩下一半的时间如果又浪费掉,那就太可惜了,时间实在很短,剩下这一半的时间当中,扣掉日常作息、起床、盥洗等等,再扣掉工作等等,一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时间已经很短了,若还踌躇犹豫的话那麼就什麼都做不了了。总之要做个决定,要不哪裡都去不了。
所以波多瓦大师真的厌离轮迴,对世间的东西不屑一顾,他觉得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接著内文就是说他跟世间人的想法已经截然不同,一般人就是汲汲营营於今生,但波多瓦大师觉得今生的一切没有真实的意义。因此就像《修心絮语》说的:「别人看我没什麼用,我看别人也觉得他们真是在浪费时间。」
■ 没有忆念死亡跟出离轮迴的人,才可怜!
有些人怜悯我,提醒我说:「别这样做,不然老了以后会很辛苦的。你应该有些储蓄,这样对於行善修持也有帮助呀!想要射箭,就要自己拉弓才是。」这些提醒也没错,我也很感谢,但我并不觉得需要被可怜,反而是他们才应该要感到懊恼和羞惭才是,因為他们完全没有思维佛法。
所谓可怜他的人,大概也都是他的朋友在提醒他。他们就提到他曾驻锡热镇寺。热镇寺也是噶当派大师仲敦巴最重要的驻锡地,那些朋友提醒他:「如果你现在还留在寺院的话,现在可不得了,你当时可是寺院中最出名的格西啊,可是你却选择离开,这真是你人生一大错误,如果你当时没离开的话,现在也不会让格西涅於巴当上住持的,这真是你一个错误的决定啊。」有些朋友这样跟他说。
波多瓦大师离开寺院后回到家乡澎波,那裡有一个地方称為札加,当时那裡有上千名的僧眾,每天有人供僧,但你们也不留任何积蓄,所以现在只好每天还要出去托钵乞讨,他的朋友又提醒他说:「你看这就是你的第二个错误。如果你们当时有做些积蓄的话,也就不用四处乞讨了。」朋友还提醒说:「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最后只会落得像条流窜在各个寺院的流浪狗一样,佛法上也好,世间法上也好,什麼成就都没有。尤其将来你老了,无依无靠,没吃没喝,该怎麼办呀?所以呀,你现在就要学乖,要懂得储蓄才是呀。」他们就是这样提醒波多瓦大师。
这些人还跟波多瓦说:「就像想要射箭就要自己拉弓一样,你就是要自立更生,用白话来说就是要有点积蓄,像个男子汉一样,赚点钱照顾好自己。」波多瓦对朋友的关心则说:「我也感谢这些说法,但我不觉得他们说的完全是对的,我也不觉得我需要被这样提醒跟可怜;反而,我觉得这些没有忆念死亡跟出离轮迴的人才可怜,他们才应该感到懊恼跟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