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浚县的这些“前世”故事,你知道吗?

鹤壁日报报业集团 鹤壁新闻网 2021-11-18

自大禹“东过洛,至于大伾”

历史上就有了浚县的影子。


浚县古称黎阳,西汉置县,

明初改称浚县至今。

浚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尤其是始建于

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浚县古城墙,

顺应大伾、浮丘两山肌理,

引大运河护城而过,

形成了独特的

“两架青山一溪水,

十里城池半入山”城市风貌,

这样的筑城理念

在全国的古城中亦属罕见。

△1936年拍摄的浚县南城门。(资料图)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

浚县的“前世”故事

▼▼▼

01山河襟带浚县城


清代嘉庆年间编纂的《浚县志》记载,明代洪武三年,知县项如莫择浮丘山北之平原筑北、东、南三面土城,西以卫河天险为屏障。


明代正德三年(1508年),县知事陈滞增筑西边城垣,西连浮丘山,县城处于浮丘山之东北。此时城墙已四面俱备。同年,征民工与城西门外卫河上建云溪桥,沟通东西交通。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县知事邢如默鉴于城西连浮丘山,不宜戍守,依山势循山列城,向西南拓城,枕浮丘山。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陆光祖勘查地势,将浮丘山西南隅弃之城外,在其险要处依山势筑城,增修县城。北、东、南为城廓,环以深沟,是为内城,内城外西南隅3里余筑城,是为外城。引水绕城,东、南、北城门外建石桥。


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县杨重修城墙,包浮丘之半于城内”,并在城墙顶部东西两角筑炮台。

△南城门

经过几次整修,浚县城垣已完备,城垣西滨卫河,东邻大坯山,南包半个浮丘山,形成了独特的“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城市风貌。


在当时,浚县因山河襟带且气势宏伟,城垣雉堞整齐,可谓是固若金汤。故民谚曰“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


02“两山一水夹一城”的建筑美感


浚县党史办副主任、文史学者刘会喜告诉记者,民谚之所以将浚县县城与南京、北京这样的大都城相提并论,除了因为其城高池深、气势非凡外,也因其独特的“两山一水夹一城”城市空间格局全国少有。浚县县城在我国城墙建造史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美感。

△浚县古城墙遗址

刘会喜表示,原本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大运河等景致是孤立存在的。经过城墙的串联,浚县的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尤其是浚县城墙并非方正格局,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美感。其“包浮丘之半于城内”等借助山体的筑城特色更是极富线条美感。

遥想当年,大运河上千帆并进,往来南北二京的客商自舟中远观浚县县城,雄伟的城墙难掩城内大伾山、浮丘山之苍翠,浚县县城胜于南北二京的感叹油然而生。


03南城门“南控黄流”


“最能体现浚县古城城墙之美的,当数浚县的4座大城门,其中以南城门为最。”


刘会喜介绍,明代浚县城垣周长130余丈,宽2丈余,四周有排列整齐的城垛。城四周设大小城门6座,其中东西南北4座大城门很雄伟,各门额分别书写“东望澶云”“西瞻行翠”“南控黄流”“北迎紫极”,其书法苍劲有力,气度不凡。

△南城门题字“南控黄流”。


刘会喜告诉记者,南城门门额之所以题字“南控黄流”,是因为城南曾是黄河故道。此外南城门城楼上还有题字“叠翠”。


南城门之所以为主门,主要是因为其交通便利,是通往当今滑县道口镇的必经之地。当时道口是大运河畔的重要水陆码头,来往商贾众多,其在清末还是重要的火车站。道口是距离浚县最重要的市集,两地交往频繁。


“浚县当时四门外均挖凿了护城河,其中南城门外护城河最宽,我们当地人称之为‘南海’。”刘会喜说,四城门外护城河除西城门外为大运河主河道外,其余护城河均是引大运河水而形成的人工河。南城门外处于人工河末端,形成了一个人工湖。


沟通人工湖南北两岸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当地人称之为南关石桥。该石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为知县陆光祖所营建。该石桥至今仍在使用,历经近500年不毁。刘会喜介绍,除了南城门外,其余3座主门外也均建有石桥。但唯独南城门外石桥曾建有一座阁楼,遗憾的是阁楼如今已被拆除。

△南关石桥


相较其他三门,南城门最具特点的当数城门西侧不远处的“文笔峰”,即一座清道光三十年由时任知县赵树桐修筑的石塔。


刘会喜考证,浚县不少老人仍记得这一独特的建筑,大家称之为“膏天笔”。膏天笔酷似一支蘸饱墨水的倒立毛笔,直插天际。只可惜,现在膏天笔已不复存在。


04古城墙曾有力阻击日寇


浚县的城防系统始建于明初,可以说城墙建成不久,就经受了明代中期、后期不断出现的农民起义军的考验。


抗战时期,浚县县城曾为抗击日寇起到不小的作用。


1938年3月26日,日寇集结兵力攻打县城。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决心痛击日寇。


守城军民堵死城门,构建防御工事,准备与日寇决一死战,起初借助厚实的古城墙有力地阻击了日寇,挫败了日寇多次进攻。但日寇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猛攻大伾山。大伾山失守后,日寇借助有利地形,炮轰城墙,最终在东城墙处炸出两个大缺口,借机占领东城门。

1938年3月29日,日寇一举杀入城内,烧杀劫掠,制造了“浚县大屠杀”。短短2个多小时,4500余人惨遭杀戮,占当时县城人口的四分之一。


1945年8月23日,解放军冀鲁豫军区四分区部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包围了浚县县城。经过一天激战,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及依附其的土匪头子们率众溃逃。这是浚县县城第一次迎来解放。


1947年4月19日,刚刚取得火龙岗大捷的解放军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指战员们乘胜追击,兵临县城。守城敌军望风溃逃,解放军第二次将浚县县城解放,至此浚县县城再未迎来战事。

如今,经历了600余年的古城墙保留着浚县古城的记忆。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浚县古城得以成片保护,继续承载浚县的历史文化。浚县古城墙将会与大运河一同,向后人述说浚县古城曾经的辉煌。


大快人心!鹤壁公安侦破特大诈骗案,冻结资金2000余万元!

鹤壁暖心救助!漂泊17年流浪汉终回家

53种不需输液疾病清单,你需要要知道!

快速通道通车、开通新公交线路……今年鹤壁交通准备这么干!


来源:淇河晨报

编辑:张露丹

总值班:靳丽娜

想第一时间给我爆料?寻求帮助?

想第一时间知道我们的活动?

想和鹤壁新闻网小编们来个线下接触?

欢迎加樱花小编微信:hbxww0392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还可以进全民拍客-我在现场微信群

这里给你好看!

小编等你哦~

爱我请给我好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