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大运河,你了解多少?

鹤壁日报报业集团 鹤壁新闻网 2021-11-18

 关于大运河,你了解多少?

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全长3200多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沟通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人工水道。2013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浚县段始于东汉末年的白沟运河,

隋炀帝时开通永济渠,北宋更名为御河,

明初又改称卫河并一直沿用至今,

至20世纪60年代末断航,通航近1800年。


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路交通,隋、唐、北宋时期是向北部边防运输军队及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元、明、清时期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河道向北京漕运粮食等物资,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部边防、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农田灌溉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卫河今天仍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支流,同时在农田灌溉和泄洪排涝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与浚县古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与大运河结缘千年之久。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将鹤壁市列为大运河文化带拓展区,

将浚县列为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

结合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规划及浚县实际,

我市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过程中,

明确了“建设文化旅游生态融合示范区,

打造豫北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的战略定位。

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在我市举行

11月23日、24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鹤壁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浚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在鹤壁迎宾馆举行。河南省原副省长、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张广智,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刘曙光,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迎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承哲,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研究员孙英民,市委副书记张然、副市长李小莉、市政协副主席董撵群,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及市直相关部门100余人参加。

王承哲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隋唐大运河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运河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和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利用,是所有大运河地区的共同责任。在隋唐大运河沿线各市县中,浚县拥有城池、河道、河堤、码头、桥梁、仓窖等遗产类型,并且历史风貌保存较好,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北方运河城镇的典型代表。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进一步推动隋唐大运河的研究,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实施,使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再上新台阶。

▲世界文化遗产浚县黎阳仓遗址。


张然代表市四大班子和180万鹤城人民,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在简要介绍鹤壁市情后,张然指出,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穿境而过,境内大运河遗产点多面广、类型丰富、文化厚重、价值颇高,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亮点之一,浚县大运河文化对于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助力大运河文化研究,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论坛上,刘曙光等专家学者围绕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了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论坛参会人员还到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浚县古城、黎阳仓遗址、浚县大伾山实地考察。


浚县境内运河遗产价值很高,要保护更要活化

《大运河文化带浚县段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优劣势分析与路径选择》《水利视角下的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价值研究》……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大运河历史研究、遗产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具体问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本次论坛采取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专家点评、实地考察等形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与遗产价值研究、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比较研究、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鹤壁大运河遗产价值及其当代应用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并就立足鹤壁市文化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趋势,积极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打造大运河浚县段国家文化公园和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健全现代博物馆体系、创新传承展示等手段提升遗产展示利用水平;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打造豫北大运河文化展示高地等问题达成共识。


▲灯光下的云溪桥。


浚县境内运河遗产价值很高,要保护更要活化


浚县现有运河河道约71公里,运河遗产完整性较好,涵盖了水工遗存、附属遗存、相关遗产三个大类,包括河道遗存、水工设施遗存、桥梁遗存、仓库遗存、运河城镇遗存、运河文化景观六个小类。豫北地区两项大运河世界遗产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黎阳仓遗址主要分布在浚县境内。


大运河浚县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沟通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也是中国北方地区自东汉末至20世纪中期近1800年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

▲游客在古城墙上游玩。

浚县古城和大伾山浮丘山文化景观等大运河遗产,

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的历史风貌。

以枋城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

是卫河前身白沟运河的重要水源工程,

体现了1800年前的中国古代运河的建造者

在引水工程方面杰出的创造性精神。

以黎阳仓遗址、北街土圆粮仓为代表的

粮仓遗存见证了卫河悠久的漕运、航运史。

浚县借势大运河申遗和文化带建设,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按照《鹤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山、水、城”三位一体、“点、线、面”三维结合、“文、形、业”三态合一构建运河遗产带三大战略,拉开了巩固和运用大运河浚县段世遗成果,打造文化强县,助推浚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

专家认为,浚县境内大运河遗产点多面广、类型丰富、文化厚重、价值很高,对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专家建议,浚县在谋划大运河文化带项目时,要注意全面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统一,在对大运河浚县段现存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统筹运河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利用,要保护更要活化,让隋唐大运河再现千年荣光。


▲浚县古城西大街。


经过充分研讨达成共识形成《浚县宣言》


与会专家学者经过两天的

实地考察、广泛深入研讨,

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

并形成《浚县宣言》。

《浚县宣言》具体内容

一、大运河浚县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浚县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和中国运河文明的重要代表。从汉魏时期的白沟水运工程,到隋唐时期的永济渠;从宋金元时期的御河,到明清以来的卫河,鹤壁大运河浚县段,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文明之光千年闪耀,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内河航运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运河浚县段既是白沟和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再现御河和卫河昔日繁华的重要样本。


二、浚县在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应有大担当大作为。


依托河南大运河南北两条遗产轴线,建设河南大运河文化带,既要发挥洛阳、郑州、开封等三大古都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要提升伊洛河段、汴河河南段、卫河河南段、会通河河南台前段的支撑能力。大运河浚县段沿线至今仍然保留有黎阳仓遗址、浚县古城墙、枋城堰等运河遗产遗迹。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核心区,大运河浚县段无疑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鹤壁浚县有义务有责任,重新梳理境内的大运河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具有浚县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模式,在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先行先试。


三、继续加大浚县运河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力度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建议在浚县建立一个基地,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调研基地;成立一个研究院,即永济渠(卫河)文化研究院;举办一个论坛,即每年不同主题的大伾山论坛;举办一个节会,即大运河文化节。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科学规划、项目带动等措施,将鹤壁浚县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国知名的运河文化重镇。


二是加大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力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保护传承意识,加强黎阳仓、黎阳城等运河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展示,规划建设浚县国家运河文化公园着力整合正月古庙会、泥咕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三是打造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以文化为核心,以生态为基础、以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为载体,加强与卫辉、滑县等周边相关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千年运河”“天下粮仓”“民俗民艺古城”等品牌,实现文化、旅游和生态共生共融,将大运河浚县段建设成为全国运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和示范区。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是民族的愿景、时代的呼唤

和庄严的使命。

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

让更多人感受大运河文化魅力!

来源:鹤壁日报

编辑:栗阳

总值班:李宏庆


今日起,新老区快速通道恢复公交运行!101路新增8个站点

点赞!鹤壁这些单位和个人被省里表扬了!有你认识的吗?

为鹤壁添新绿!今天,市委书记带领数千人来到龙岗郊野公园

好消息!又有4家省直单位与我市签订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在看点这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