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律诊所 ▎律政新人的妙手仁心

2016-12-18 新闻宣传中心 广财法学

律政新人的妙手仁心

——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试验田法律诊所炼成记

记者 张鹏波 陈晓莹

在广州校区本部正门的创业园区,极为显眼的广东福利彩票社会责任研究基地的门面下,鲜红色的法律诊所牌匾隐藏其中,这里就是我校社区公益服务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法律诊所的重要阵地。


法律诊所的成长之路


走进这个不起眼的门面,左转,穿过楼梯,别有洞天的诊所办公室就呈现在眼前,里面除了已显露岁月痕迹的办公桌、电脑、会议桌,还有没擦干净的白板,上面贴着本学期法律诊所的值班表。初衷是为赤沙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为法科学子提供专业实践机会的法律诊所课程创立于2009年,从第一位开创课程的主任孙占利老师,到谢雄伟老师、王联合老师,再到如今第一位女导师——张永毅老师,已历经七年的风雨。

作为现任法律诊所主任的张永毅,曾经留学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法学院并获得两个硕士文凭。虽然具备深厚的学识,但从2005年到2008年这一段兼职执业律师的成长路,张永毅也不免从点点滴滴艰难的实务锻炼中汲取经验,才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律师。

回忆执业生涯的初期,当时张永毅接手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民事案件,而这个经过她对证据的审查后原以为胜券在握的案件,却不曾料想会在法庭上被对方律师凭借丰富的实务经验和充分的庭前准备,对自己这一方所提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使得这桩原来胸有成竹的官司一时陷入了僵局。“所谓证据的‘三性’几乎是每个法科学生所共知的基本概念,然而如果没有实际运用法律知识的经历,就难以有效地理解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张永毅说。于是,这个执业初期的小案件让她深刻地意识到,仅仅依靠学术与理论,而欠缺实际运用的实务能力,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的。而这,也促成她立志为法律诊所学生带来更多实务经验,培养应用型法律人的强烈愿景。

因此,自从去年接手法律诊所以来,这位女导师便大刀阔斧地铺展她对心目中应用型法律人的培养蓝图。广州中院、广州市法援中心、广州市检察院,越来越多的实务领域专家被她请进门来为象牙塔的法科生传授一线的经验与技能。另一方面,广州市法援中心、官洲街道司法所、还有广州校区的法律诊所根据地,都成为法律诊所课程学生奔赴法律实践一线的战壕。

法学院与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

法学院与官洲司法所商讨合作事宜

同时,法律诊所还不断地扩展自己在社区公益服务上的工作范围。去年12月份,法律诊所联合官洲司法局和91650部队开展了军营普法活动,以实际行动扩大国家宪法日的影响力。

“现在法律诊所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大三的学生,他们在大一大二两年的理论教育之下,对于法律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中形成了一个法律知识的框架,而大三的时候正是学着把这些知识实际运用的好时机。”张永毅介绍道。


法眼看冷暖人间

如今已经毕业的法学院2012级学生范有为和王权吏都曾经通过诊所课程前往广州法援中心实习。在法援中心这个世态炎凉的大舞台上,来了一批又一批誓要打官司的秋菊,范有为也曾经遇到过一些名声极响的主角,比如举报公车私用的“市民监督员”区伯;而王权吏在他的法援生涯中也遇到过90多岁的老婆婆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法援中心,希望拿回被孩子“偷去”的房子。除此以外,由于遭逢拆迁情绪激动的老人,因为欠薪纠纷而出现在法援中心门口的工人群体也成为了他们的座上客。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法援旅程中,房租拆迁、离婚继承、劳工纠纷等等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案件被一桩桩地在范有为面前解剖开来,让他深刻地看清法律人理想情怀与残酷的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底层群体的悲哀与无奈。“当时在法援中心,一名即将退休的国企员工因为不满单位的解雇理由,为此奔走了很久,最后算是走投无路了才来到了法援中心,老实说他提前退休对他之后获得的实际利益影响不大,而这样的付出与收益也完全不成比例。所以有时这些普通市民并不是一定要争取一些实际的利益,他们诉诸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不公正,为了出心中的一口气。”范有为感叹道。而同一年级的王权吏则告诉记者:“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打官司本身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需要走到法律援助中心内的人,往往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大多都有值得同情之处,但是人性的复杂性却又往往使得他们与律师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中间充满着律师执业的辛酸与风险。”


实战练就律政新人王

去年10月底,一名来自中大国际纺织城的一名当事人来到了法律诊所,作为一名小布匹卖家,他所售卖的多匹布匹之上印制的花纹被认为是侵犯了他人所设计的花纹的外观设计专利,因此遭到了两名原告的起诉。一接到这个案子,张永毅马上组织法律诊所课程的学生对案件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案例的检索。通过数天的信息搜集和案件分析,当时参与案件的学生发现在当事人作为被告的这两个案件中,一个案件并不构成专利侵权,另外一个案件虽然构成侵权但赔偿要求数额过高。

在漫长的诉讼程序推进的过程中,张永毅指导着负责案件的学生撰写答辩状,并不断对提交的法律文书进行完善,一审结束后,法院的判决结果和判决理由都恰好符合他们对这个案子的分析与判断,这个案件也就成为张永毅在接手法律诊所初期就获得胜诉的案件之一。

然而,在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有胜利带来的经验,也有失败与无奈酝酿的苦涩教训。2013级的宋秋澄曾经接手过一个劳务纠纷的案件,当事人是来自潮汕地区的同龄人。背井离乡来到广州的这位潮汕年青人和一个餐馆的小老板签订了劳务合同,担任餐馆的厨师长并为老板招募了其他的厨房的工作人员,更以自己的名义与其他工作人员签订了劳务合同。然而,由于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他并没有留存充分的讨薪证据,也没有在意餐馆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与实际的控制人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当最后老板欠薪跑路时,他陷入了不仅难以追讨自己的报酬,并遭受着其他与其签订劳务合同的同乡们冷眼相待的窘境当中。 

宋秋澄在两次接待当事人后,到手的仅仅有为数不多且缺乏充分证明力的证据,包括没有原始载体的威信聊天记录、没有签署全名的采购单,以及难以证实的通话录音。那时在准备司法考试的他,花费了整整数天的时间检索劳务欠薪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劳动合同法到广东省高院对欠薪问题的某一次会议纪要,一项一项地对相关证据的效力进行多方的检验,寻找着诉讼策略的突破口,然而最终还是由于证据效力太过薄弱,宋秋澄在和专业律师的商议下只能放弃这桩案件。时隔数月,每次看着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当事人如今在朋友圈里发布的生活状态时,宋秋澄说:“心里始终有种道不清楚的心酸。”

如今,当初参与这一方应用性法律人才试验田的法科学子已经散落在各自为自己前程拼搏的道路上。采访结束时,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范有为在对记者说道:“在这段象牙塔里的法律实践当中,我们接触过法律无能为力的软弱,也看见过当事人和律师的黑暗面。但也看到过一直坚守在公益性法律援助战线的年轻律师,遇见过为弱势群众尽心尽力提供免费援助的精明强干的中年律师。

虽然法律也许没有我们在法学院里所认识的那样纯粹与强大,但是我也一直相信着法律人的理想主义与情怀,我希望成为一名律师的愿望始终不变。”

以上内容转自校报

小编:小琳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