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发学术|B类期刊论文是怎样炼成的(二)

农发研会 SARDER 2022-12-31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1

个人简介


  陈菲菲,女,南京农业大学2010级会计学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4级农业经济与管理硕博连读生,主要研究方向:农业与扶贫政策研究。从201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农业技术经济》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包括1篇录用)。

代表作品:陈菲菲,张崇尚,罗玉峰,仇焕广:《农户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来自我国4省玉米种植户的微观证据》,《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5期,12-21页。


2

关于代表作品的诞生


这个作品的诞生可以说是“无心插柳”,前身是一篇怀胎2年半还没生产的文章(至今仍看不到预产期)。故事发生在2013年底,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不知天高地厚的学术小白,惊羡着大牛们的学术成就,踮起脚尖、提起裙摆猫在门外从隙缝中窥探学术的殿堂,转身又跟大多数大四毕业生一样肆无忌惮地享受着人生新起点前的疯狂。机缘巧合我有幸遇到了两位开启我学术认知的启蒙导师,于是乎在我导的吩咐下我跟随着南农这位严谨认真、儒雅博学的学者开启了打怪升级模式。这篇文章的前身便是老师们给我安排的第一个练手“小怪”。

面对着这个“小怪”我起初是不知所措的,手无寸铁的我完全不知道从何杀起,所以我丢开“小怪”先炼起了武器。首先,跟着老师学习怎样在已有数据中挑选可用的“材料”;然后,蹭蹭各路讲座,观摩观摩别人杀怪的经验;一次听完老师讲解STATA的使用后如获至宝,天下竟有如此厉害的技能,我拿着前人的“武功秘籍”开始修炼,从一板一眼地跟着模仿到举一反三,最后差点走火入魔(曾为了炫技自告奋勇地要给当时实习的日企建模验证财务数据的规律,还好日本主管听不懂中国话)。武器初步炼成后我才真正进入打怪模式,师父指导我先分清“小怪”的脉络骨架,要杀怪先要学会肢解,搭好骨架布好筋脉,然后再贴上皮肉。所以我从一根根骨头开始做起,定期将成果跟师父交流,有时分不清便觉得差不得就行,但师父一直严肃耐心地教诲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慢慢领悟到杀怪的精髓—“严谨”

之后,我便带着半成品来到我导麾下,新兵入营得从基本功开始,想在新的领域立足,落下的都得先还上,于是乎我便将“小怪”搁置一边,跟伙伴们练起了日常。惊喜地发现周边的伙伴都各有所长,我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学术也远不止打小怪那么简单。研一的一年完全像个拾穗者,看见什么捡什么,捡来了就往半成品里加,逐渐地我偏离了原来的框架,用自己的想象搭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作品。无奈,只得再向我导求救,由于疏于和师父的交流,半成品越改越面目全非,最后我导从一堆乱麻中抽出了一根新线——也就是大家见到的这篇文章。这才发现胡思乱想也能拧成线,原来敢想就有可能成功,灵感和积累总是起步于“好奇心”

下面就要进入织毛衣的阶段了,总结大体两个方面:样式和针法。 学术的文字针法自成一派,简洁严谨,不需要花里胡哨的点缀,没有什么快速的修炼方法,主要就是反复雕琢和修改。文章的框架样式服务主旨,好的文章读起来像一篇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这里我的神助攻队友们纷纷上线,导师往往像座灯塔,指引航行的大方向,但是每一次转弯和加速都让作为新手的我战战兢兢,这时身边的队友就弥足珍贵。我遇到阻碍的时候喜欢倾倒,无论想法多么荒谬,两位合作者都会认真倾听然后给出自己的看法,陪我一起缕清思路。此外,师门经常组织头脑风暴,大家毫无保留、畅所欲言,平日里遇到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都会分享提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章雏形基本形成。回首,打怪还是组队打群架更有效率,思路上相互补充、进度上相互督促,这里老套地再概括出一个关键词——“合作”

最后就是包装销售环节,这本是个高技术含量的漫长过程,我全无经验,因此大方向上的匹配基本都是我导指导完成的。我需要做的就是追踪审稿进度,认真做好返稿后的修改工作。个人觉得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不用过于担心能否叫卖,尤其是初涉学术的小白,即便不叫卖整个过程也受益匪浅。当然,长远来看这项技能还是很重要的,诸位需跟随导师潜心修炼。

到此,故事就讲完了,前面的波澜倒显得结果很平淡,印象最深刻的记忆片段是邮箱里一篇篇满目修订的草稿和一次次驻足听我吐槽后认真思考的面孔,谢谢老师和师父的教诲、小伙伴们的陪伴,我没有想过要一直做学术,多亏遇见了你们,让我觉得这条路边的风景独特新奇,虽然未来依然充满未知,但做好一个时间段该做的事,结果总不会差。 


3

番外篇:文字针法的修炼


我捧着《红楼梦》静坐在图书馆,从第一回看起,开始还想着关注关注曹雪芹的布局,不知不觉中倒浸入其中,浑然忘记我捧书的初衷……

201510月份,放假在家,打开邮件附件,满目疮痍,密密麻麻都是各种修订和批注,批注透过屏幕传达着我导修改时的情绪变化,“换成其他文字”,“具体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说清楚”,“下面这段话有什么用?我没看出来……”,“看不懂,跟后面的逻辑有什么关系?”,“数据呢??用数据说话!!!”,“写出文章来总是要别人能理解的了吧….不要把看到的东西都塞到论文里,论文要有逻辑!”,“我就先看到这里吧,要改的实在太多了…你们先认真再改一遍吧”,感觉老师写到这句批注的时候已经崩溃了,批注倒像是在自我安慰,尽管如此,发送给我的修改稿后半部分还是以另一种颜色的修订模式修改好了……我打开邮件的瞬间心中一暖,不为别的,仅为对得起导师的这份严谨和耐心,我会静下心来捋顺逻辑,推敲用词!

回校后谈到这篇文章,我导却像是忘了自己修改时的煎熬,耐心给我讲解谋篇布局的要点,并建议我学习一下《红楼梦》的写作艺术,由此便出现了前面图书馆的一幕。也许重读红楼并没有多大魔力,但确实能静心,静心有益思考,而思考是理顺逻辑的必由之路。拿到题目仓促下笔是不明智的,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以怎样的逻辑展开,思考成熟后所谓的文字针法就是机械运动了。至于怎么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谋篇布局便需要在一次次的修改训练中逐步积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科研的过程总是艰苦并充实的。

废话那么多,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两个词“感恩”“思考”,感恩师长,用心品读,拥抱寂寞,默默耕耘!

总结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真心泪,
莫云作者痴,愿解其中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代表作品《农户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__来自我国4省玉米种植户的微观证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