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悬疑! || 敦刻尔克中不易察觉的细节

2017-09-11 筑梦包印 筑梦包印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最近各大影院大热的影片《敦刻尔克》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有人觉得这是一部记录性质的战争片,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在已知的历史事件结局下丰富了很多细节,使之没有被观众一眼看穿,反而多了一些思量和忖度的余地。

《敦刻尔克》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英国士兵汤米(菲昂·怀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饰)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同时民用船主道森先生(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基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饰)、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照着史实硬拍,就成科教纪录片了。

诺兰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保留悬念,那就是:

本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很微妙的: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

当然,还隔着大海呢。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情绪始终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这句看过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结尾。

但大多数时候,情绪是抻着的,是克制的,是一触即发的。

这部电影其实是靠个体情绪在支撑。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潜水艇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


我还记得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就为我们播放过诺兰导演的作品,影片的名字叫做《星际穿越》,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难平静,感动于每一个宏大的场景,惊叹于导演诺兰更多选用实景拍摄以及让科学家参与剧本撰写的那一份耐心,而现在这部同样是没有让大家失望,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雄的冲锋,没有人性的光辉。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欲望。诺兰仍然用作品证明了自己对于电影事业的那一份用心。

因为一直没有得空闲时间,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各大影院的 i max 厅早已被刚刚上映的蜘蛛侠抢占,很遗憾自己没有感受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及音响体验,提醒大家好电影要趁早!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无边,美丽而残忍;同样,《敦刻尔克》里,德军没有实际登场,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诺兰拍得极为美丽,有一种单调的壮阔,足以体现人类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还的希望,随时吞噬掉生命,就像无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爷子,那点大英帝国老贵族范儿在撑着。

这种美丽又残忍的矛盾,唉。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次这种时刻,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选择(比如老船主那动人的坚持),可以有多伟大;而这一切渺小个体的牺牲,到最后,可能都会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这么相信了。


往期回顾:

执行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