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市快报 2018-05-25


昨天,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一大早,我的朋友圈就被一群会说唱的文物刷爆了。

    


这个短视频的标题很有意思,叫《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联合抖音短视频一起推出的。


话不多说,先戳视频感受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657cp39p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的确很“戏精”啊!一向严肃的博物馆文物,画风突变,这样集体卖起萌来,还真是让人招架不住。接连登场的国宝级文物堪称演技派,会比心,会跳“千年拍灰舞”,还会“98K电眼”,它们都是谁?

    


我们给大家整理了一个科普帖,先从家门口的浙江省博物馆说起,然后按照出场顺序,依次介绍短视频中出现的各大博物馆的文物“戏精”们。这次,浙博一共派出了两件文物去“开会”,小巧玲珑的别致造型,也是十分抢眼。


两个浙籍“演员”了解一下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浙江省博物馆藏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色粉青。是浙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新石器时期·玉三叉形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出自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因器物呈三叉形而得名。中叉有孔,上下贯通。三叉形器出土时均位于人的头部,中叉常和一枚长玉管相连,又往往与成束的锥形饰配伍,可能是冠帽上的饰件。这种器物形状独特,三叉平齐,底端圆弧,不太多见。正面浅浮雕和线刻神兽纹,以及卷云形底纹,背面光素平直。



文物姐妹花



明·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尊手持如意的观音立像,头梳双辫垂于两肩,辫梢系巾带随体摇摆,腰束长裙,面庞丰润,整体高78.5厘米,体量较大,在明代人物瓷塑中很罕见,可以说是广东潮州窑瓷塑中的杰作。


唐·素胎双髻女侍俑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名年轻美丽的侍女。眉目清秀的她头略上扬,神态恭敬而专注。古代常以发髻“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是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同时发髻也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位侍女头梳双髻,这种将头发在头顶两边各扎一个小髻的发式,又称“双丫髻”、“双角髻”,是未婚年轻女子所梳,出嫁后要改梳发式。

    

她脚上穿的“云头靴”,鞋身隐于裙下,一步一摇,也是当时的时兴潮货。



叫我干啥?


新石器时期·陶塑人头像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张一脸问号的大嘴巴人脸头像,出土于陕西黄陵县。以手工捏塑而成,制作粗率。披发,面部五官中的眼、嘴以孔洞表现,鼻梁隆挺,形象粗犷。与同类型的器物相对照,它们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的先民在人物塑造、表情刻画等陶塑技艺上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这件文物被制成“叫我干啥”表情包,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他来自星星?



三星堆·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3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而在这里发展起来的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见金沙遗址)、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人类遗址重地。这里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经常被人说是“外星人”,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至今成谜。


唐朝世界 巡回乐团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和

梳妆女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骆驼载乐俑是唐三彩伎乐俑中的罕见珍品,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世界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中间女主唱正放声高歌。



跳“千年拍灰舞”的女俑,穿着绿地黄碎花裙子,头发扎成高耸的丸子头,造型可以说是相当潮了。这个“舞蹈动作”,其实是她对镜梳妆,左手持铜镜,右手似要装点额头。唐三彩一般用于陪葬,说它是三彩实际上并不只有三种颜色,而是指它的主要颜色是三种——黄、绿、白。


愤怒的小鸟


商·鸮卣

山西博物院藏

    


鸮(xiāo)是猫头鹰,卣(yǒu)是一种酒器,所以“鸮卣”合起来理解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这件萌萌哒藏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的器盖与器身子母扣接,有四足,盖上有一捉手。整件器物圆润敦实,雄浑大气,又透着可爱呆萌,形似愤怒的小鸟。

    

猫头鹰是一种猛禽,夜间捕食,叫声难听,古人称之为鸱鸮(chī xiāo),似乎在古画、文物中没什么存在感。但在商朝时候,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吉祥兽。


壶上有大事


战国·重金络壶

南京博物院藏

    


这把铜壶有三处铭文,分别位于口内、圈足内侧和圈足外缘。记载了战国中期的一大历史事件:燕王哙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三年引起燕国内乱,在齐王的阴谋煽动下内战越甚,齐趁机发兵攻打燕都城,在“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情况下大胜,掠获燕国王室重器。重金络青铜壶造型奇伟,纹饰华丽,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于一身,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电眼扑克脸



商代晚期·大禾人面纹方鼎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个有“98K电眼”加持的鼎是中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鼎,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公斤。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

    

此类方鼎流行于中原王朝的商代至周代早期,但作为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通常只有王室贵族或方国首领才能使用。



我们不红 始皇不容



秦·兵马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秦始皇兵马俑的豪华阵容包括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等。这是车兵俑,身高1.82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战靴,头发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士兵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汉朝声乐天团



汉·说唱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他们的高度在32至67厘米之间,神态各具,妙趣横生。乍一看,这些陶俑比例似乎不太准确,均张口吐舌,上身赤膊,挤眉弄眼,做击鼓状。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些表演艺人被叫做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一笑。当时的皇室贵族、地方土豪都会蓄养俳优,这些“开心果”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


优雅淡定哥



北宋·木雕罗汉

广东博物馆藏

    


木雕罗汉像造于北宋庆历五年至八年(1045-1048年),是由广州人及客居在此的连州、泉州、荷州、潮州人等捐资修造的,在广州雕成后再运至曲江曹溪。最初为500尊,现存360尊,散失140尊,主要是毁于火灾。现存木雕罗汉像中,仍可见残存木炭。所用木材,多数为柏木,也有楠木、樟木、檀香木。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二次元的B站爆红让故宫收到的求职信大增,到《国家宝藏》用小剧场形式演绎文物故事,再到各家博物馆风生水起的文创衍生产品,再到这波堪称“病毒式传播”的短视频,为了更贴近、更吸引大众,博物馆正在努力把自己修炼成“网红”。



博物馆纷纷卖萌

这次,七大博物馆有多拼?


首先,它们各自拿出一件“镇馆之宝”拍摄短视频作样板。国博的后母戊鼎、南京博物院的明代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T形帛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兽首玛瑙杯、浙江省博物馆的朱金木雕宁波花轿、山西博物院的西周鸟尊以及广东省博物馆的西周青铜盉,七大国宝纷纷争夺起了你的小心心——点赞数。

    

而今天刷抖音的用户,会在首页很容易就能看到“#嗯~奇妙博物馆”这个话题,邀请用户用时下抖音最流行的拍摄玩法——哼唱“嗯~” 并配合打响指,来创作相关的短视频。



与此同时,大家会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呼啦啦地都在抖音上开了账号,而且还很皮。



国博的自我介绍是一个年龄105岁、巨蟹座的北京人,它还说:“没想到我会来吧~”浙江省博物馆言简意赅地表示:“浙博官抖在此驻扎。”官抖,就是官方抖音号的简称。广东省博物馆时刻不忘为本省的美食撑腰——“粤博宝宝是个乖巧爱吃的宝宝”。


    

截至昨晚6点,国博成为抖音博物馆队伍里的最红博物馆,3条短视频获赞50.8万,粉丝攒到了37.1万。“#嗯~奇妙博物馆”标签下面,总共有31944人参与、发布了相关的短视频。


    

为了让大家玩得更嗨,如果你在抖音使用“奇妙博物馆”贴纸,即可360°全景观赏国家博物馆展厅,而使用AR贴纸功能,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五代吴越国阿育王塔将和现实场景融合,并且支持你左转右转上转下转360°全方位观看。


文物们是如何被“抖”起来的


为了让文物唱起歌跳起舞,七大博物馆要提供文物的图片授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再设计美化局部细节,再运用骨骼动画技术以及配音特效等,让文物动了起来。”

    


其实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被会动的博物馆刷屏。

    

4年前,故宫博物院把《雍正行乐图》做成了动图,顿时“萌萌哒雍正”走红网络。



接着,故宫博物院又推出了以雍正的《十二美人图》为原型的动画,让大家领略了一把古代贵妇或观镜、或赏雪、或观蝶的宫廷生活。

    


这也不是文物们的第一个爆款短视频。

    

还记得今年年初爆红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吗?一集介绍一件文物,每集5分钟,毫无疑问的爆款文物短视频啊。当时节目还在抖音开设账号,和抖音合作,拍了不少短视频做推广。


   

抖音短视频相关负责人说,“奇妙博物馆”这个项目从4月初开始筹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迅速上线,就得益于那次合作和众多博物馆建立的联系。

    

这两年,博物馆日益“网红化”,也日益“萌化”。《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二次元的B站爆红,修复钟表的王师傅一夜之间成为年轻人的新男神。紧接着是《国家宝藏》,带领着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各家博物馆在微博上联手卖萌,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称“堆堆”,称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小金”,被网友们戏称为“喜闻乐见”的线上“CP”(一对儿)。《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必杀技之一就是“萌”,三星堆青铜人像瞪着大眼睛对你说,“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



更别说早早走红的故宫淘宝店了,推一款卖爆一款,各个品牌排着队等着出一个联名款。博物馆的表情包们不遑多让,“你竟然敢打我”和“不如跳舞”等系列正是启发抖音这个H5创意的来源。





你喜欢这样的爆款吗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有这样的跨界合作,自然不算意外。但是好玩归好玩,这样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件好事吗?博物馆到底是用来看的,还是用来拍的?这样的爆款刷屏,是博物馆的胜利还是营销的胜利?昨天,“中国之声”就在微博做了一个调查——“馆藏文物上抖音是历史文化的创意呈现还是无聊的解构?”

    

无论是哪一方的意见,前提都肯定了这个形式的新奇和有趣,但也有一些反思。有人说,“娱乐文物的行为,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缺乏历史素养的人,很可能信以为真,对传播正确的历史文化极为不利,有百害无一利。”

    

也有人觉得这种传播略肤浅,“为了拉拢年轻人,没必要!”对此,抖音方面表示,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博物馆接近年轻受众,任何有损文物、有碍馆内正常秩序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博物馆显然希望能借此延展国宝的受众范围,用这种活泼的形式吸引年轻观众,像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所说,这“有助于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以互联网的全球‘链接’来实现博物馆的线上‘互联’,得以让博物馆文化真正突破固有的时空限制,以更加开放的崭新形态向公众开放。”

    

未来,博物馆们又会有什么新的创意来吸引我们呢?而你,会不会因此爱上博物馆呢?



世界博物馆日,我们杭州博物馆都怎么玩?


1

江南水乡博物馆


“博物馆奇妙夜”的活动策划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5月16日晚上,余杭的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就“故技重施”啦。这个夜展,通过视听体验、角色扮演和场景互动方式,在“江南市镇”和“水乡风情”两个展厅里,入馆游玩的人好好体验了一把民风民俗和历史传统。


2

浙江丝绸博物馆


想在博物馆日跟随丝绸博物馆的脚步,今年你可能要跑到上海了。上海作为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中国主会场,围绕着“博物馆与美好生活”的主题举办了 “‘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中国丝绸博物馆是此次博览会的参展单位之一。如果对织机、缝纫、染色等传统手艺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在5月18日到22日之间,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抓到它们。


3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作为我国第一座依托古窑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的此次博物馆日活动也是切题,采取了“新媒体+城市文化寻访”模式。活动线上利用微视频,为大家介绍南宋官窑两处古窑址以及古窑址周边杭州的历史文化古迹。而在线下寻访过程中,则安排了“制瓷工艺排一排”“文物守护人找一找”“南宋官窑瓷器拼一拼”等互动游戏。


4

中国美术学院三大馆


对于爱逛博物馆的人来说,参观时间当然是越久越好。中国美术学院就一口气把三大馆(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在昨天的开放时间延长至24:00,真正实现了通宵不打烊。



都市快报记者 余夕雯 高华荣




·杭州暴雨黄色预警!周末虽然“泡汤”,但终于要凉快了!

·我们连吃了7天,用命拼出来的最新杭州夜宵指南!世界杯快到了,不了解一下?

·“高富帅”扬言开法拉利到下沙“炸街”!交警一查,他是坐网约车来的……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西湖里竟藏着这么美的秘境,记得看一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