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功!

都市快报 2019-07-09

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阿布尔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木槌,位于杭州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这一刻,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都为之热血沸腾。从今天起,良渚先民在5000多年前建成并使用了1000多年的“中华第一城”,正式被请上了世界的大舞台,成为展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国家名片。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市快报大型融媒体互动产品
“五千年”上线
第一弹:融媒体互动游戏


由都市快报×杭州外宣厨房×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品的“古城夺宝”,故事是从4000多年前开始的。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良渚古国


消失了4000多年后,


我们发现了一份很长很长的藏宝图……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一张很长很长的“藏宝图”。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良渚。


有多久?大概5300年至4300年的样子。


良渚,这两个字的意思是“美丽的水中陆地”。80多年前,我们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五千年前的古代遗址,把它命名为良渚古城遗址。


对生活在杭州的你来说,良渚,可能是一个既亲近,又有些陌生的地方。亲近,它就在家门口;陌生,没有人能说上来它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所以,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这个神秘的古国,充满了好奇。


来,跟着这张“藏宝图”,往5000多年前回看,它有宫殿,有王陵,有祭坛,有城墙,有手工作坊,还有水坝工程……在那个时代,这里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而且,还有宝藏!

 

什么宝藏?就藏在这张很长很长的“藏宝图”里,我们做了15张图,把它的细节一一丰满,每一张图上都“暗藏”一个线索,扫一扫二维码,它的身后可能是一段动画,可能是一段视频,也可能是耳机里传来一段小故事。

  


潜入莫角山宫殿区


良渚古城,被人称作“中华第一城”。当其他文明还在被考古学家苦苦追寻的时候,良渚,已经拥有了一座城。

 

良渚古城,三重向心式布局。最中心是莫角山宫殿区;宫殿区外面是内城,再往外是外城。内城面积就有约280万平方米,有4个故宫加起来那么大。

 

这种“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后世一直延用。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反山12号墓是王陵吗?


反山王陵,是良渚文化等级规格最高的一处墓地,是良渚王的陵墓。

 

王陵所在的土台,由人工堆筑,高出周边平地约6米,被称为“土筑金字塔”。


反山王陵


墓地中心的12号墓,位于南排居中,显示出一定的布局规制。它随葬玉器众多,制作最精致,种类最复杂,出土了“琮王”和“钺王”两件玉器,这说明,它的墓主人应该是同时掌握神权、王权和军权的良渚国王。


反山12号墓,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玉器神像数量最多、雕工最精美的大墓,由9件(组)器物雕琢了共计30幅神像。


反山12号墓,首次出土了完整的神人兽面像。

 

反山王陵已发掘的11座墓葬规划有序,分为南北两排,出土了1200多件玉、石、陶、象牙、漆器等器物,其中玉器占90%。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寻宝之路必须弄清墓葬分级


反山12号墓:既掌握神权又控制军权,随葬玉钺和玉琮,是良渚社会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者。


姜家山1号墓:掌握军权,多随葬玉钺和玉琮,仅次于王和王族。


文家山1号墓:手工业管理者和兼职战士,多随葬石钺。


卞家山1号墓:普通居民,仅有少量随葬品。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让人眼花缭乱的神徽


神人兽面像,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主宰,是良渚社会原始宗教信仰统一和认同的标志,是良渚人崇拜的“神徽”。神徽有整体形象,也有单独的神兽形象,有繁缛和简约形式,以图案化展现,是良渚文化玉器的母题。


“琮王”,宽约4.3厘米的四条纵向直槽上,以浅浮雕和阴线微雕刻划了上下两幅共8幅神人兽面复合像,神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每毫米的线条达5、6条,肉眼极不易辨识。


神徽,在良渚玉器上位于核心位置,在良渚古城及其他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发现,应当是良渚人心目中共同供奉的地位最高,乃至唯一的神袛,标志着当时的社会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


神徽


神兽糅合了多种动物造型的元素,是各种幻想动物的集合体。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哇,这么多“暗号”?


良渚文明尚未破译文字,但已发现大量的刻画符号。浙江目前出土的史前刻画符号,主要出现在陶器、玉器和石器、象牙器等。

 

良渚文化时期,复杂的社会分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信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了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的出现。

 

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器物上出现的成组的符号,打破了刻画符号孤立存在的局面,可视为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文字,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存在联系。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瑶山的秘密


瑶山,是一座海拔约35米的小山丘,良渚先民将山顶削平,修筑了方形土台。土台四边,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古城东北部的郊区,有座瑶山祭坛。

 

良渚祭坛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废弃了,如何解释?考古学家认为,应该是良渚先民掌握了一种更简便、有效的观测方法,从而取代了山顶上建造观象台的方式。

 

观测天象与祭坛上的回字形方框有关。不同节气,太阳和祭坛的回字形方框,会形成不同的位置关系。这说明,祭坛的营建是经过科学规划,用来观测天象进行纪年授时的地方。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玉器鉴别指南


良渚玉器的制作技术高超,达到了中国史前制玉水平的高峰。

  

良渚古城的反山,是迄今为止最高等级的墓葬区,出土玉器1100余件(组)。

  

良渚古城外的瑶山高等级墓地,出土玉器679件(组)。

  

反山、瑶山的出土玉器,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玉琮,是良渚先民创造的祭祀重器,堪称良渚文化最典型的玉器。造型内圆、外方、中空,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天地宇宙观念,可以贯穿天地,沟通人神。玉琮上都刻有神人兽面像,象征着拥有者的社会等级和高贵身份。


玉琮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出现频率很高的器类。玉璧象征太阳和太阳的光芒,影响比琮更为深远。反山20号墓的一块玉璧,外径18厘米,厚约1厘米,孔径5厘米,外径和孔径之比为3.6:1,是良渚文化玉璧的黄金分割比例。


玉璧


玉钺,是高等级墓地中男性权贵的随葬品,一般每墓一件,被认为是王权或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汉字中代表最高权力者的“王”字,和代表男性长者的“父”字,都是从带有钺的元素演变而成的象形字。


玉钺


良渚玉器加工工艺


城门都在哪儿?


地质考古,把城墙下垫的石头,一共10526块,一块块编号,登录石头的质地、大小、尺寸,还有磨圆度,到古城外的山头上,一个个去对照。


通过石头的磨圆度,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出处——古城北墙石料来自城北的大遮山南坡;南墙石料来自城南的大雄山北坡。

 

一块石头,山上采下来,棱角分明,叫棱状石头;从山上滚下,棱角磨掉一些,是次棱石头;落入到小溪沟里,变成次圆石头;要是进了大江大河,那就是圆乎乎的鹅卵石了。

 

考古人员一块块检查下来,发现当时的良渚人建城墙用的都是次棱石头、次圆石头,也就是说,都是到山脚下、溪沟里捡回来的。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走,去“国家粮仓”看看


五千年前,良渚已经有了先进的农业工具、大规模的稻田,稻作农业已经很发达了。

 

稻米,是良渚先民的主要食物。

 

池中寺台地北面和莫角山相连,另外三面都是水域,方便防火和运输,推测是良渚古城城内的粮食仓储区,相当于“国家粮仓”。

 

史前古城宫殿区非比寻常的粮食储备和控制能力,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良渚古城内,未发现稻田遗迹,但是在莫角山宫殿区南面的池中寺,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面积近10000平方米,堆积厚度约0.2-1.2米不等,推测稻谷储藏量达20万公斤!

 

这些稻谷,经过了5000年虽然已经有些炭化,但依然颗颗分明。

 

当时用的最广泛的农具,是石犁,一种用来翻地的三角形石器,用时装在木质的犁架上。

 

石镰,形状和今天的铁镰非常相似,也是装在木柄上,用来收割水稻。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中,90%利于左手使用,良渚先民大多是左撇子?

 

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一个有趣现象。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聪明的外围水利系统


西部山地,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有1600-1800毫米,雨季经常山洪暴发,一旦暴发,对稻田和村庄来说,就是灾难。

 

当年的良渚人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建得很聪明。


外围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堤坝与山体、孤丘等,构成了高坝区和低坝区上、下两级系统。

 

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规划和工程技术方面,体现了中国早期城市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能力及其科学性。 

 

水坝的作用首先在于防洪,阻挡洪水,在迎水面一侧形成大片水域。

 

据计算,夏天洪水期时,从西北山谷到西南低坝,将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人工湖泊,人工湖的形成,大大提升了良渚古城西部的水上运输能力,使山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修建水渠,还能将坝区的水引向周边稻田,发挥水利系统的灌溉功能。

 

良渚古城区域的河流,都是季节性径流,水量季节差异很大,丰水期时,水坝拦截多余水量,蓄水待用;枯水期时,水坝排放蓄水,补充水源,为古城提供稳定供水,维持水上交通所需的正常水位。

 

“草裹泥工艺”,是将泥土以芦荻茅草包裹形成长圆形泥包,再将泥包横竖堆砌而成。

 

这是良渚时期建筑土台、河堤等常用的普通工艺。

 

这些草裹泥包,有些像现在抗洪抢险用的麻袋装土,抗拉力强,不易崩塌。

 

在考古界,要想知道一个文物的年代,比方说一个罐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罐子里头有储存过什么东西,比如种子、粮食等等,哪怕是一粒芝麻,都可以通过“碳14”测定,来推算出植物的死亡时间,从而知道它们的年代。


把草裹泥里的草,送去做“碳14”测定,断定它距今约5100-4850年,将中国大型水利遗迹的年代几乎提前了一倍。


那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模型,连运输都不方便,按照推测,水坝修筑应该是工程现场分组劳动,一组人制作草裹泥,一组人负责传递,另一组人堆筑坝体,就是靠人力建起来的。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卞家山码头发现了什么?


卞家山墓地是是典型的良渚平民墓地,共发现了墓葬 66 座,墓中随葬品平均不超过10件。出土器物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特征,石钺出土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出土于女性墓葬。

 

出了城墙,就是外郭城了。扁担山、和尚地、里山、高村、卞家山、杨家村、文家山……听名字,是不是就有了一些“郊区的味道”?

 

卞家山村落位于外城南部,是一处带有水岸码头的聚落,北部为墓地,南部为生活居址。

 

它们都是长条形的高地,人工堆筑而成,形成了半围合的外城,外城分布面积约351公顷。

 

在这些地方,考古人员先后找到了木板河岸,说明当年良渚人临水而居;有古河道、码头,还有平民墓地。

 

良渚古城的城郊,看到这些先民的生活,你就会知道,当时的社会已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分界,它是文明社会到来的标志之一。

 

城内居民只进行高端手工业生产,不从事农业耕作,城外郊区不同规模的村落为城内居住的贵族和手工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物资。

 

良渚文化时期的环太湖地区,分布着6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它们面积、规模、遗迹、遗物诸方面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千差万别。这类差别恰好反映了良渚社会出现了多个层级的社会结构——普通村落、区域中心和国家都城。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日常吃穿用里藏着线索


良渚,坐落于太湖西南,地处丘陵与平原相交之处,拥有适宜农耕的肥沃土地、丰富充沛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的玉石矿产及木材资源和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


吃,良渚先民会养殖栽培,渔猎采集。肉,爱吃猪、狗等家畜,也会吃圣水牛、黄斑巨鳖等野生动物,几千年后的现在,像野生圣水牛、黄斑巨鳖,都已绝迹。

 

水果,像桃、李、杏,甜瓜、菱角、南酸枣等,都会种了。还会到浅水中捡拾螺蛳和蚌蛤,捕捉鱼类。

 

平民在平地上建造房屋,用树的枝干形成框架,中间用草茎填充,然后盖泥,形成“木骨泥墙”的墙体,房间多为5到20平方米,室内地面经过烧烤形成坚硬的居住面。

 

良渚先民用着多样生活器具,产生了以制陶业、玉石业、漆木业等为代表的手工业部门,有专业工匠。

 

陶器类型多样、炊煮器、盛食器、酒水器和存贮器等不同类别的器物配套组合,表明当时生活非常讲究精致。

 

目前没有发现完整的良渚文化时期衣物,但利用科技手段发现,良渚先民的服装以麻织物为主,很可能已经使用苎麻作为衣料,像国王和贵族甚至还使用丝绸。

 

良渚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骨器,还有兽角和象牙制品。

 

骨器有骨镞、骨锥、骨针等,骨镞一般用于狩猎,骨针和骨锥主要用于缝纫,功能各有所长,在皮革制品和鞋履的制作上,要先用骨锥打孔然后才能用针线缝合。

 

漆器主要是生活用器,有斛、豆、杯、盘等多种器形。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良渚先民最后去哪了?


良渚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规模宏大的古城、水利系统,每一样都必然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国家的非生产支出太大,或许也是加重良渚社会衰落的重要因素。


有猜测说,玉器制作、大型工程,和神权统治,就好比是良渚平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不堪重负以后,引发社会矛盾,导致良渚社会分崩离析。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良渚古城就这样,以“千年悬案”的姿态消失了。


良渚文明消亡后,良渚先民的去向,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可以肯定的是,良渚先民不可能凭空消失,他们可能经过迁移、变革,融入到了其他文化系统中。

 

有说法,一部分良渚人南下,融入了当地的石峡文化;一部分人北上,到达中原地带,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最后被打败。也有一部分人,留在了故乡,但生活非常艰难,勉强维持几百年后,与马桥文化逐渐融合。

 

还有说,有些良渚人沿着钱塘江往浙西南走了,走去了好川方向,证据之一,是好川人的琢玉技术很发达,比良渚人又提高了一步。


繁盛了1000多年的良渚,后来却神秘“失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良渚文明的消逝?


考古学家们,根据现有证据,提出了一些猜想,比如海侵、洪水、瘟疫、外敌入侵……等等。

 

比较普遍的说法,可能约是4100年前的一场大洪水。


在全球多个古文明中,都有关于距今约4100年前一场大洪水的传说,像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大禹治水。


太湖流域自古就是洪水重灾区,本身就像是一个水洼,容易积涝成灾,可能几场接连不断的大暴雨后,海平面上升,海水顶托苕溪泛滥,几方面共同作用,良渚先民的家园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就不再适合居住了。


失去家园的良渚先民无力再建,只好外迁。

 

还有个现代人的“猜测”——会不会是因为,良渚社会内部机制失调?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这些线索看下来,相当于,你通读了一遍良渚的说明书,对它的了解就不止一点点了哦。


还不过瘾吗?

戳这里再看一遍《良渚古城说明书》!

👇👇👇


想拿到最后的宝藏?当然要通关。进入通关游戏,顺利通关才能拿到宝藏哦!


通关游戏,一共有12道题目,它们的答案就藏在这张很长很长的“藏宝图”里,快来解锁吧!


大型融媒体互动游戏

《五千年》之“古城夺宝”

戳图挑战!

👇👇👇


《五千年》之“古城夺宝”国际版

👇👇👇

游戏规则

如果你够厉害能全部解锁,将有机会抽取三项大奖:


Top奖:千元现金红包×5


王者奖:百元现金红包×50


锦鲤奖:后台将抽取30位网友,快报邀请大家一起去闪亮登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看看。只要答对,都有机会。


12个秘密指令是12个小游戏,各自有玩法提醒,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活动截止时间:2019年7月10日24:00


良渚80年

1936

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


1959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将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这属于当时中国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

1986
1987
1991
1992
1993


1986年反山、1987年瑶山、1991年汇观山、1992至1993年莫角山等重要遗址相继发现,并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4
2006
2012


1994年、2006年、2012年,良渚遗址3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996

良渚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

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同步成立规格为正区级(副厅级)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2002

浙江省政府成立良渚遗址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届会议批准《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

2007

浙江省文物局和杭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发现和确认良渚古城,标志着良渚遗址进入都邑考古新阶段。

2008

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其前身良渚文化博物馆于1994年建成开放。



2010

良渚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3

《良渚遗址总体保护规划》获批;良渚古城入选首届世界考古论坛评选并发布的“世界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2016

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2018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特刊制作:记者 刘云 设计 李前芳


资料提供: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良渚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