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生、工作、生子、退休,都在这家医院!杭州82岁老爸写了封信,为55岁女儿讨一样东西

都市快报 2019-12-24

以下文章来源于浙医在线 ,作者俞茜茜

制图 李雪雪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你有多久没有收到过手写的书信了?


前不久,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徐侃收到了一封信,信纸上的字迹工整清晰。写信的是82岁老人谢茂荣,他是红会医院一名普通职工的父亲。


“55岁的女儿马上要从医院里退休了,能不能给她发个特殊的退休证?”在信里,老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女儿出生在红会医院,又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对她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事,也是一生难忘的事。”


谢茂荣和女儿合照




女儿刚出生,妻子就病危昏迷


55年前,当时年仅27岁的谢茂荣,还是余杭镇上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他的妻子陈秀叶比他小2岁,是余杭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


这一年,妻子怀孕,预产期在10月底。年轻的谢茂荣即将当爸爸,紧张、兴奋、憧憬……各种情绪在心头交织。不过,随着预产期渐渐临近,到哪里生孩子成了夫妻俩头痛的问题。


“60年代,那时候的医疗条件不比现在。余杭虽然也有医院可以生孩子,但妻子本来身体就很瘦弱,再加上体质又差,我们担心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于是决定转到城里好一点的医院去生产。”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茂荣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候红会医院妇产科在杭州赫赫有名,老百姓口口相传:“生伢儿就要到红会医院去。”


最后,夫妻俩决定去红会医院生孩子。打定主意后,谢茂荣发了电报,通知住在城里的丈母娘家,到时候好有个照应。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已经足月的妻子有了生产的征兆,丈夫谢茂荣和几个家人陪同她一起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待产。


生产的过程还算顺利,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产下了宝宝。是个女娃娃,体重六斤半。



女儿出生的日子是10月23日,刚好是周五。谢茂荣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女儿当时的模样,“粉扑扑的小脸蛋,包在襁褓里,闭着眼睛哭得很大声呢!”


谢枫满月照


可是,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初为人父的喜悦,产后虚弱的妻子就出了状况。生下孩子后没过多久,她便因为产后高热,陷入昏迷。


连续收到好几张病危通知单

医护人员合力终于救回妻子


妻子昏迷后,医院的医护人员一直守在身边,一边对症治疗,一边请其他科室专家会诊。第二天正逢周末,当时主管医生一直守在病房里,医院的一位院长也赶来病房,一起参加会诊。


“我还记得这位院领导是分管医疗的,当时恰逢周末,他不放心病人,特地赶回医院来看一看,还不停地安慰我们,叫我们放宽心,医务人员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


昏迷了三天三夜,妻子终于醒了。可在醒来后的一个星期里,高热依然反复,谢茂荣连续收到了好几张病危通知单。


谢茂荣在妻子昏迷时收到的病危通知单


“说实话,那时候心里真的是害怕。怕失去妻子,怕女儿刚出生就没有妈妈了……”谢茂荣说,幸运的是,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妻子的情况慢慢好起来,热度终于退了下去,最终母女平安。



出院时捡起一片枫叶,取名“谢枫”

希望她长大后成为医务工作者


“这些年来,我心里一直非常感激。庆幸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把妻子送到红会医院来生孩子。”谢茂荣说,“如果妻子当时没有救回来,女儿刚出生就没有娘,我一个男人家,很难想象如何将女儿抚养长大,更不可能后面再有两个儿子了。是红会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才使得后来我们有了一家五口人的幸福生活。”


妻子可以出院了,一家人办理好出院手续,抱着女儿,准备回余杭的家。


离开病房的时候,谢茂荣看到病房外面有好几棵枫树,正好是深秋时节,红彤彤的枫叶随风飘落,映衬着医院里砖红色的红洋房,眼前的风景充满异域风情,煞是好看。


“当时还没给女儿起名字,一直想不好到底起什么名字。看到这么漂亮的风景,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谢茂荣弯下腰在地上捡起一片红色枫叶,“女儿的名字就叫‘谢枫’吧。”


这片象征着女儿名字的枫叶,被谢茂荣带回了家,一直收藏到现在。


55年前,妻子出院时,谢茂荣从红会医院病房外捡起的枫叶,一直收藏至今。



经历了妻子产后高危险些没救回来,谢茂荣对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一直觉得当老师很好,传道授业解惑,希望自己将来的子女也能当老师。不过现在我觉得医护人员的工作更有意义,如果生命没了,那么一切都没了。”谢茂荣说,他希望女儿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挽救生命,给他人带来幸福。


谢茂荣和妻子以及三个子女合影,前排右一是谢枫。



女儿顺利考上卫校

进入红会医院工作成为护士


谢枫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东西特别快。升上初中后,她在班级里成绩优异。那时候刚恢复中高考没多久,初二的时候,谢枫参加了中专及卫校考试。


那时候的中专和卫校考试,比现在要难得多,年级一共10个班级,五六百名学生参加考试,最终考上中专或卫校的仅5人,谢枫就是其中之一。


女儿考上了卫校,谢茂荣别提多高兴。将来有机会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挽救人们的生命,这是多么光荣而神圣的一件事!而且卫校就在红会医院内,是女儿出生的地方。现在能到这里读书,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三年的卫校生涯过得很快,一转眼到了毕业的季节。1981年,谢枫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进入红会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护士。


开始工作的第一年,谢枫在各科室轮转学习,后来专职在内科病房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尿毒症病人治疗还是以腹膜透析为主,但在当时,杭州能开展腹膜透析治疗的医院并不多,红会医院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腹透室。谢枫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腹透室里管理尿毒症病人规范化的腹透治疗。


刚参加工作时期的谢枫


工作中,谢枫遇到过不少严重的尿毒症病人,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男生。这名大学生有一次爬黄山回来后,因为双脚浮肿到医院来检查,结果发现尿蛋白有3个+,被确诊为慢性肾炎。


“医生找这名大学生谈话,说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不好好治疗,发展下去可能会变成尿毒症。可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病情并没有医生说的那么严重,后续也没有好好治疗。”


谢枫回忆说,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大学生出现严重浮肿,肾功能衰竭,小便完全解不出来了。当他再次回到红会医院肾内科时,检查发现已经是尿毒症。“非常可惜,后来因为病情实在太严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最终这个大学生没能救回来。”


这也让谢枫第一次意识到,尿毒症原来这么可怕,而且也会发生在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身上。


没想到女儿竟也患上慢性肾病

医院的专家们帮她圆了“妈妈梦”


更令谢枫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也患上了慢性肾炎,变成尿毒症的高危人群。


差不多在工作的第三年,有段时间谢枫总是觉得人比较乏力疲劳。有一次上班的时候,医院肾内科张凯主任看到她,察觉到了异样,“小谢,你的眼睑怎么有点肿啊?”


开了检查单,做了相关检查,结果发现尿蛋白有3个+,确诊是慢性肾炎。


谢枫的心揪了起来,每天和尿毒症病人打交道,她深知慢性肾炎的危害性,如果没有控制好,发展下去就是可怕的尿毒症。当时她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大学生,担忧、恐惧,心中五味杂陈。


为了控制好病情,谢枫在红会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她的病情和体质,肾内科陶筱娟主任(现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级名中医)为她进行中药调理。主要通过中草药对症治疗,起到益肾、利水、消肿的作用。


“吃了一段时间中药,我明显感觉到水肿逐渐消失,尿蛋白也减少了。”谢枫说,那时候她刚结婚不久,但对患有慢性肾病的她来说,当妈妈却成了奢望。


因为疾病的原因,慢性肾病患者在怀孕过程中,随着孕周增加,妈妈和胎儿的风险都很大,如果控制不好,妈妈的病情可能加重、恶化,容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相关的并发症,胎儿发生早产、流产和死胎的几率会增高。


两年多来,她一直在中医调理,病情控制稳定。陶筱娟对谢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非常了解,经过综合评估后,认为可以试一试。


陶筱娟主任的话,让谢枫有了信心。顺利怀上宝宝后,整个孕期,红会医院肾内科、中医科的专家们一直为谢枫“保驾护航”,直到宝宝顺利出生,帮助她圆了当妈妈的梦想。



一家三代人都在红会医院出生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谢枫从临床护士岗位调到了药房工作,兢兢业业工作了20多年。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在医院里,虽然是普通的岗位,谢枫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话不多”“很踏实”“做事细致”,一起共事的同事们对她的印象都很好。


令她感到开心的是,这些年来,她的慢性肾炎一直都控制得很稳定,基本上属于痊愈了。“真的非常感谢为我治疗的专家们,让我能一直保持健康的身体。”


在生活中,她也像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波澜不惊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看着儿子慢慢长大、上学、恋爱、工作。


再后来,儿子也结婚了。2014年底,谢枫顺利“升级”,当了奶奶。他的孙子也出生在红会医院。


“算起来,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在红会医院出生的呢!”


一辈子平平淡淡没什么不好

说明一辈子都很顺利啊


10月23日是谢枫55岁的生日。过完这个生日,就意味着她正式从工作岗位退休了。


谢枫55岁的生日时,5岁小孙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这一天,谢枫和家人一起吃了晚饭。切蛋糕的时候,5岁的小孙子还为她戴上了装饰的“皇冠”,大声地说“祝奶奶生日快乐”,吹完蜡烛,还亲密地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脸颊上重重地亲了一口。


谢茂荣看着眼前的温馨场景,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


“小枫,你今年也55岁了,要退休了。你说人这一辈子,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呢?”谢茂荣不免感慨,当年他看着女儿出生,抱着襁褓里的她回余杭的家,如今女儿都当奶奶了,他自己也“升级”当了太外公。


“读书的时候,在三个子女当中,小枫你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但你两个弟弟都上了大学,你却没有上大学。”


谢茂荣时常为此感到遗憾,“这件事情,爸爸这辈子都觉得很对不起你。当时如果让你参加高考,考进医学院当医生,可能这辈子会有更大的成就。”


每次爸爸说起这件事,谢枫总是安慰他:“爸爸,你千万不要这么想,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非常满足。再说,一辈子过得平平淡淡没什么不好,这说明我一辈子都很顺利啊!”


女儿再普通、再平凡

在父亲眼里都是最特别的


“写信给医院领导的事情,我没有和女儿商量。我今年82岁了,或许别人会觉得我这样的做法有点‘背时’,但我想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令谢茂荣没想到的是,徐侃书记给他回信了。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他收到了一封挂号信,拆开来一看,是红会医院党委书记徐侃亲笔写的回信。


“非常感谢您的来信,感谢建议。”在信中,徐侃书记说道,谢枫将青春和年华都奉献在红会医院,工作认真,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是一位优秀的“红会好员工”。



收到这封信,谢茂荣开心了好几天。


“医院里面每天事情很多,作为院领导,肯定是很忙的,他能这么重视一个普通员工家属的来信意见,并且还手写信件回复我,我要为他点个赞!”


实际上,收到谢茂荣的来信时,徐侃书记也有点意外。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部分沟通都是通过电话、邮件,真的很久没有收到手写的书信了。”


徐书记说:“一家三代在红会医院出生,自己又在红会医院工作直至退休,将青春和汗水都挥洒在红会医院这片土地上。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情谊,对医院来说,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同时,这封来信,也让徐侃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怜惜之情。


可能对每一个父亲来说,尽管自己的女儿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从事着非常平凡的工作,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但在父亲的眼里,女儿都是最特别的人,都会想把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她。


特殊的“仁爱宝宝退休证”

谢枫:医院永远是我的家


上周四早上,天空下着小雨。


这一天,红会医院为谢枫准备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欢送会。


在她工作了几十年的办公室里,医院党委书记徐侃,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征洋,人事科长傅根莲一起,为谢枫颁发了一块特殊的“仁爱宝宝退休证”,以纪念她在红会医院出生,与医院共同成长。



他们还一起到医院的“国宝”——“仁爱医院旧址”门口,拍了一张合影留念。医院里那几幢砖红色的房子,陪伴着谢枫30多年的工作生涯。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初到医院时,身穿白色护士服,在病房里来回穿梭的场景。


红会医院党委书记徐侃(左二),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征洋(右一),人事科长傅根莲(左一)和谢枫(右二)一起在“仁爱医院旧址”门口合影留念。


挥手告别工作了一辈子的岗位,但谢枫并没有感觉到丝毫落寞。“这里的医护人员救回了我妈妈,我们一家三代人都在这里出生,我的青春岁月全部留在了这里,医院永远都是我的家。”


首席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湛郑辉 张弛

部分老照片由首席记者陈中秋翻拍



·2684亿元!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再刷新!阿里CEO张勇的购物清单有点意外,连续直播12个小时的薇娅,睡了3小时又开始直播了……
·昨晚双菱小区大火,杭州男子救出多位邻居后,对妻子说了句:“省了不少钱!·太难了!杭州人吃面嘴这么“刁”,我们帮你挑出17碗,放心闭眼入!

更多消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杭州新闻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