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孕2个月却患上严重心脏病,失去孩子、病情反复……6年235条就诊记录背后,是一个女人和她的家人、医生坚强而温暖的故事

都市快报 2020-12-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医在线 Author 金晶



中秋前夜,晚上9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张培副主任医师结束最后一台心脏介入手术,走出医院,他抬头看了一眼天,月儿圆圆。

    

“叮咚,叮咚。”

    

张培打开手机,阿玲(化名)的微信跳了出来。“张培哥哥,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节日快乐!健健康康!”张培很快回复。

    

六年前,因为心脏疾患,张培和阿玲结缘,阿玲是他最牵挂的病人。这几年,随着阿玲病情趋于稳定,除了逢年过节的问候,他们的联系渐渐少了。

    

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想到这,就着皎洁月色,张培回家的脚步轻快了不少,一天连轴转的手术带来的疲惫感一扫而光。

    

从医十多年,张培迎来送往无数患者,很多时候,他保持着医生的中立和冷静,但是阿玲坎坷的身世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他暂时忘却医生身份,以一位朋友的角色,为阿玲的救治奔走。


阿玲的朋友圈


从小跟着养父长大

早早开始异乡的摸爬滚打



阿玲身世坎坷,刚出生,父母就把她抱养给邻村一户人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05年,阿玲高中毕业,开始自食其力。

    

几个邻居在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做服装批发生意,看阿玲身材姣好,人又机灵,大家都建议她去杭州闯闯。

    

2007年,21岁的阿玲,第一次离开浙西小城,来到省城杭州。在四季青服装市场找了份服装销售工作。

    

凌晨4点半上班,下午3点半下班,每天工作11个小时,一天下来,嗓子喊哑,筋疲力尽,但阿玲从不叫苦叫累。“那时一心只想着赚钱,在杭州立足。”

    

起早贪黑拼命干了三年,2010年,阿玲用攒下的第一笔钱,又东拼西凑了一些,在四季青找了个店面,开始单干。第一年,很难,没有客户源,经验也不足,阿玲差点撑不下去。

    

但转机随即出现。

    

半年后,因为隔壁市场装修,阿玲所在的市场生意一下好了起来,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老客户带新客户,生意越来越好。”开店第一年凑的钱,第二年,阿玲全都还清,还有了结余。



阿玲怀孕了

凶狠的疾病开始显露狰狞



阿玲来杭州闯荡,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阿顺(化名)一直陪着。两个年轻人一起经营着小店,组建了家庭。

    

2014年5月,28岁的阿玲怀孕了,虽是计划之外,但小生命的到来,让阿玲和阿顺满心欢喜。

    

阿玲决定好好休息,集中精力孕育新生命。正当全家人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疾病悄无声息地来了。

    

先是胸闷。怀孕一个来月,阿玲总觉得透不过气,胸口像堵了块石头。

    

接着,爬不动楼了。阿玲和阿顺租住的房子在四楼,以前一口气爬四楼不带喘,那天突然就爬不动了,爬几步就喘,腿像灌了铅。

    

然后就是持续的脚肿。六七月是服装生意的淡季,那段时间,阿顺带着阿玲回老家放松,有一天,阿玲发现,自己的脚一夜之间肿了。“我的脚35码,前一天穿进去还宽宽松松的凉鞋,第二天穿,已经勒得紧紧的。”

    

“人家都是孕中后期才会出现脚肿的情况,我才怀孕两个多月,反应也太快了吧。”阿玲纳闷。

    

看着阿玲连着几天脚肿没有消退,阿顺当机立断,“马上回杭州检查。”



宝宝一切正常

可阿玲心脏有扇“门”坏了



回到杭州,阿顺带着阿玲直奔浙大邵逸夫医院。B超检查,肚子里的宝宝一切正常。正想松口气,产科医生叫住阿顺,并严肃建议,赶紧带阿玲去心内科进一步检查。

    

阿玲最看重宝宝,宝宝没事,自己除了脚肿,其他都挺好,她不愿折腾,想尽快回家。但阿顺不放心,产科医生严肃的表情意味着一定有问题。他拖着阿玲来到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孟文芳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就诊。

    

诊室里,孟医师把听诊器放在阿玲胸前仔细听了一小会,便紧蹙眉头,脸色也凝重起来。

    

心脏彩超和NT-proBNP(一种血液里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指标越高,心脏功能越差)检查结果提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度反流,左室增大,BNP>18000(正常人<125)。

    

这意味着,阿玲心脏有严重问题。由于心脏主动脉关闭不全,产生大量反流,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衰会越来越厉害,这也是阿玲突然胸闷的原因,况且阿玲又怀着孕,无疑是雪上加霜。

    

阿玲的病情有多严重,孟文芳医师心里清楚明了。

    

她第一时间联系床位,把阿玲收治入院。阿顺和阿玲,这两个对医学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就这样茫然又不知所措地住进了医院。


张培初见阿玲


2014年7月的一天,下午4点,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张培接到孟文芳医师电话,“有新病人要住进来,要去仔细评估一下。”


医生张培


在心内科病房,张培第一次见到阿玲。穿着病号服,瘦瘦小小一个,坐在病床边,实习医生正在询问病史。

    

这么年轻的女孩,会是什么问题?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张培看着眼前这个女孩,除了瘦点,气色看起来还不错。

    

简单了解后,他心里咯噔一下。妊娠是心脏病患者的“鬼门关”,病情又重又棘手,管理难度很大。

    

“你的心脏功能很不好,已经衰竭了,更为棘手的是你已经怀孕了,这会让你的病情非常复杂而且难以预计,治疗上可选的药物也少得可怜,我们建议终止妊娠。你们怎么考虑?”张培尽量让自己的话显得冷静甚至残酷,阿玲的情况不容乐观,要想看到希望,就只有先打碎希望,也唯有身披这样的“冷血外壳”,才能在日常诊疗面对生死时理性应对。


要孩子还是保大人?



阿顺很快找到张培,斩钉截铁表示,一切治疗以大人为主,同意终止妊娠。

    

“这个事情需要一家人一起商量着来做决定,草率不得,请你们父母都到场吧。” 看着眼前这个染着黄发,文着文身,带着粗粗的金项链,似乎有些玩世不恭的年轻男子,张培本能地多问了几句。

    

阿顺转身回了病房,但很快又出来,“这件事情我们两个人能做主,大人要紧。”

    

但阿玲显然不愿意轻易放弃宝宝,她知道,如果要做心脏手术,以后怀孕可能更难。

    

那天,结束一天的手术已是深夜,张培想到阿玲,不知不觉又走进病房。看着阿玲沉沉入睡的样子,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数字,张培感慨万千:阿玲一直在外院做产检,却没有记录提示她身体状况的异样;病急乱投医有时就像是场赌博,万一运气不佳押错了宝,甚至有付出生命代价的可能……

    

就在阿玲犹豫的三四天里,她的病情加重了,即使躺在病床上不动,胸闷也排山倒海般袭来。孟文芳副主任医师为阿玲制订了治疗策略,首先要终止妊娠。无论多么不情愿,阿玲也只能无奈接受了现实。

    

张培前后奔走,联系医院的妇产科专家查看阿玲病情,专家认为,还是需要做清宫手术。在心内科医生的全程陪护下,医护人员配合默契,阿玲的清宫手术很快就结束了。

    

看到阿玲苍白的面容,再看看监护仪上的数字,张培总算暂时舒了口气。在他眼里看似不靠谱的阿顺,夜夜守在阿玲床旁。



阿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了



意外总是接踵而至。

    

张培接到护士电话,说阿玲有紧急情况。他赶去,很远就听到了阿玲的喊叫声,进病房一看,阿玲在床上翻来覆去,脸色惨白,口唇绀紫,双手按着腹部一直喊痛。

    

这和平时处理的心脏急症太不一样了。张培有些怔住了。

    

再次紧急联系妇产科专家,经过沟通,专家考虑是子宫痉挛相关,用了一些解痉的药物之后,阿玲渐渐平静,但痉挛可能再次发作。

    

果然,阿玲的腹痛又发作了几次,与此同时,多项检查提示,阿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了,并且腹痛每发作一次,情况就更糟糕一些。这让阿顺非常害怕,时不时给张培打电话求助。

    

妊娠患者在心内科会受到“大熊猫”式的关照,对于阿玲的病情,张培所在科室进行了多次讨论,阿玲心脏疾病的基础病因一时难以明确,但面对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和心功能Ⅳ级(心脏疾病患者心功能评估,Ⅳ级最重)这样严重的心脏问题,如果不进行外科手术干预,阿玲很快就会因为心衰离世。


阿玲的第一次心脏手术


张培出差回来,阿玲已转到重症监护病房,躺在监护病床,身上遍布贴片和插管,连着错综复杂的导线和导管。

    

看到阿玲的那一刻,张培心里五味杂陈。虽然也常到重症监护病房查房,但一直都是程序化的工作,从未像现在这样,以医生、更是朋友的身份探视。

    

“我什么时候能回普通病房啊?” 阿玲一句话,让“久经沙场”的张培差点泪奔。

    

在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此起彼伏的机器声、病人的呻吟声,每天吃药、打针,一眼往不到头的日子,让清醒的阿玲有些崩溃。

    

“如果治不好,就让我回家吧。”阿玲一度情绪沮丧。但一想到阿顺,她又燃起“斗志”。

    

阿顺时时刻刻都在等待阿玲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消息。每天半小时的探视时间,阿顺聊的都是阿玲喜欢的话题,比如新家怎么装修,再比如,出院后一起去旅行。

    

阿玲的情况每况愈下,内环境紊乱,肝肾功能都出现了严重的损伤。邵逸夫医院经过多次全院会诊讨论,认为只有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一条路。但阿玲的情况实在严重,当务之急是行肝肾替代治疗,跟死神赛跑,“搏”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手术机会。

    

阿顺和阿玲对治疗方案全盘接受,完全配合。唯有“选择生物瓣置换”这一点,阿玲坚持,语气平静又不容反驳。

    

因为阿玲知道 ,生物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半年,可以正常怀孕生子。而机械瓣置换后则需终生抗凝,怀孕后有许多不可控因素。

    

即使张培再三告诫她,置换生物瓣若干年后还需再次开胸更换瓣膜,而且二次手术的创伤和风险会明显增加,阿玲还是不为所动。她的这份勇气,让张培又叹又气,却又无可奈何。

    

在重症监护团队的努力下,阿玲的身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了,邵逸夫医院心外科团队、麻醉团队等为阿玲的手术做了万全的准备,手术比想象中顺利。瓣膜置换手术术中

    

显示,阿玲是乏氏窦瘤破裂,这也证实了当时手术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术后,阿玲又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21天后,阿顺终于等到阿玲可以转到普通病房的消息。阿顺开心得像个孩子,但张培深知,手术只是暂时解决了阿玲的问题,但阿玲基础病因一直不明,瓣膜置换手术也仅是对症治疗而已,这么紧迫的情况下手术能“全身而退”已经很不容易了,阿玲的病情还有反复的可能。



阿玲的235次复诊

阿顺从不缺席



阿玲出院那天,张培去病房跟她道别。阿顺正在收拾行李。

    

不知从何时起,张培对阿顺的固有印象,从“玩世不恭”变成了“绝对靠谱”。只要对阿玲的恢复有帮助,都用最好的,生物瓣用最好的,留置针也用最好的。

    

在生死面前,阿顺和阿玲的相扶相依让人动容。

    

阿玲每周一次的复诊,阿顺从不缺席。从2014年发病至今,阿玲的就诊记录有235次,是张培所有患者中最多的。


2014年发病至今,阿玲的复诊记录共235次


好在年轻就是最好的资本。术后半年检查,阿玲的恢复虽然偏慢了一点,但符合总体预期。

    

出院后,考虑到阿玲的身体,阿顺换了个电梯房租住。每天,阿顺再忙,都会抽出时间陪着阿玲做康复,锻炼肌力。


怕什么来什么

阿玲的心脏再次手术



2015年端午节前夕,张培接到阿顺电话,阿玲身体又开始出现不适,咳得厉害,脚又开始肿了。

    

出于职业的敏感,张培心里一紧,“不会是怕什么来什么吧。”

    

正在外地出差的张培,帮阿玲联系心外科医生复查心脏彩超,阿玲再次入院。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阿玲的病情让心外科医生感到棘手,暂时的对症治疗后,心衰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影像学检查发现阿玲的心脏问题又“进展”了。

    

出差回到杭州,正值端午节。张培挂念阿玲,提着水果来到病房,阿顺也在。看到张培,阿玲有些欣喜又有些感伤:“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啊?”

    

阿玲双上肢出现瘀斑,并出现了皮疹。皮肤科医生查看皮疹时做了划痕试验,看到阿玲密密麻麻的就诊记录后,打破砂锅问到底,问出了她既往反复溃疡的病史,虽然缺乏实验室检查证据,结合临床种种表现,多学科讨论后做出了白塞氏病(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阿玲的病因水落石出,并接受了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治疗,但血管炎对心脏及大动脉的损伤却无法逆转,免疫抑制治疗也只能暂缓病情的进展。

    

因为心脏及大动脉受到血管炎损害,置换的生物瓣无法牢牢固定在位置上,阿玲接受了第二次开胸瓣膜置换手术,这次,只能更换为机械瓣膜,同时进行了大动脉修复,这是目前最适合阿玲的治疗办法。

    

阿顺还是一如既往地带着阿玲每周至门诊复诊,张培“双下沉”到外地工作,一直和阿顺保持联系。


过好当下的每一个小日子

其他就交给命运了


之后的治疗,阿玲要到心脏外科、心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四个门诊进行随访,但阿玲的就诊记录总数慢慢少去,她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了。

    

2016年,阿玲和阿顺搬进新房,举办婚礼,阿玲的朋友圈也更新得越来越频繁,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2018年,阿顺和阿玲领养了一个小女孩,一家三口热热闹闹。而张培,依然是他们最依赖、最信任的医生朋友。

    

在日复一日忙碌的门诊、手术间隙,张培时不时会想起阿玲,希望她过好每一天。

    

而阿玲,偶尔也会担心自己这颗弱不禁风的心脏。但更多时候,她选择活在当下。“有疼爱我的老公,有可爱的女儿,过好当下每一天,其他的,就交给命运了。”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今夜中到大雨将至,气温跌到16℃!三年来最大钱江潮就在明天,潮汐预报收好,千万注意安全

·放假在家天天听,出门玩还要带上蓝牙音箱随时复习!杭州小学这门课的测试比英语听力还难,全班30多个家长只有一个全答对

·长假出趟远门,杭州特斯拉车主手机装5个充电App,还要计算功率、里程、时长……但更扎心的还在后头

·“西湖往B口出,往B口出!不要挤,慢慢走!”他们可能是这个长假里,杭州喉咙最响的人

更多消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杭州新闻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