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评 | 大医治未病——写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

2016-12-02 社长 交通言究社


这两天,全国交警都很忙,因为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自从 2012 年 11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起,至今已有五个年头。


有人说,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日常的工作,有必要专门设立一个日子吗?


当然有。


因为,虽然我们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 30 辆汽车,但不得不承认,依然有相当一部分驾驶人的素养、安全文明意识还不够高。比如,发生交通事故不会正确报警、通过路口不减速、开车打电话……等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351rgh6vj

▲视频: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科学报警


更因为,还有部分驾驶人无视法律,漠视生命,闯红灯、超速、超载……种种严重交通违法屡禁不绝,他们是种种惨痛交通事故的“肇祸之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3515zpjc1

▲警示教育片《血路之殇》讲述了多起因交通违法导致的事故。


所以,日常的教育、查纠、处罚之外,交通管理者想要通过一种特别的形式,推动社会达成“安全文明出行”的共识,并将这个共识固化于每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在一次次的惨痛教训之后再一次次地谆谆教诲。选择一个固定的日期,并在每年的这一天推出形式各样的活动,作为日常管理的补充,很有必要,也很合适。


这就是“大医治未病”。


这个思路和理念,从历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得出来。


2012 年: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2013 年: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

2014 年: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

2015 年: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

2016 年: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


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交管部门逐渐从“单打独斗”变为与各界联合。


产生这个变化的深层原因,就在于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道路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道路交通治理需要公安交管、交通、规划、教育、卫生等多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媒体、企业、组织、团体、以及每一个人共同参与。


这就是“社会协同治理”的本质。


据媒体报道,英国脱欧公投时,不少人“支持脱欧”的人在投票前都以为自己那一票无法左右大局,当脱欧成真才后悔莫及,于是掉头又要求重新投票……


举一个与道路交通管理毫不相关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社会协同治理不是儿戏,它要求每个人基于公共理性来思考问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提出理性、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否则,不仅有碍社会共识的达成,还会延误问题的解决,甚至造成反向的结果。


最后,为关心、关注以及为交通安全事业奉献和付出的所有人,点赞!


建议投稿社长邮箱:shezhang122@126.com

本文完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