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来了1|为什么要让中国的青少年参与电影?

LCEducation 喜林苑TheLindenCentre
2024-08-30

今年4月25日,冬季影像工作坊的短片《沙村的渔民》在德国伍珀塔尔市127届borderline放映会上放映。因此,我们有机会采访德国先锋青少年影像机构Medienprojekt Wuppertal创始人冯.赫任先生和一位年轻的参展电影人Kerrin,与其探讨有关电影教育和青少年参与拍摄电影的意义。


《沙村的渔民》在德国伍珀塔尔市127届borderline放映会现场,导师为Studio Klasse2018年暑期课程导师Sebastian Bergfeld,详情见文末 




 

“borderline”系列放映会由德国最大的青少年制片机构Medienprojekt Wuppertal发起,是一份由青少年制作,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影像杂志”。至今已经是第127期,拥有超过25年历史。展映影片的形式覆盖故事短片、记录短片、新闻报道、音乐视频、实验短片、动画短片等。每一期放映会背后都有将近100名青少年参与拍摄和制作,放映前后有现场乐队演出。



01 

“我透过镜头讲故事,首先影响了自己”

德国先锋青少年影像机构Medienprojekt Wuppertal创始人:冯.赫任




德国社会教育家安德理亚斯.冯.赫任(Andreas von Hören)在25年前成立了青少年影像机构Medienprojekt Wuppertal,如今它已经成为全德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以青少年为创作主体的制片公司。每一年创作超过100部短片、MTV、长纪录片以及短片工作坊,拍摄内容触及到一切所能想象的社会话题和青少年文化,并且培养出了大量的年轻电影人。


全德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

以青少年为创作主体的制片公司


喜林苑2018年夏天影像教育-Studio Klasse的德国导师Che和Sebastian都在这个机构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如今他们和导师徐天琳作为独立电影人继续与它合作。


Q: 

作为一个社会教育学者,你当年怎么会想到成立一个青少年影像制片机构,让青少年来拍摄电影?



A: 

首先电影非常酷。我为什么不尝试把这件很酷的事变成自己的职业,并且也让年轻人来参与呢?让年轻人参与拍摄影片的过程,从而学习拍摄电影,然后我们有机会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的片子,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故事,并引发探讨。


Q:

青少年参与电影拍摄的意义所在是什么?


      © Kim Münster 


A: 

我相信每一个创造艺术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会带来一定的益处。电影艺术本身因为贴近生活,它可以和更多领域展开对话。比如说教育,借助电影可以使教育有更长远的影响。与仅仅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传统教育不同,影像教育它是一门多元的艺术,电影透过视觉、声音等多个感官来影响人。


所有电影人都想要通过一个故事来激发他人,这当然也是教育工作者希望做到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唤起他人,使社会进步。我们甚至希望“改变社会”。所以我觉得电影不仅是对拍摄者本身有益处,电影本身就是有影响力的。它不仅能令人感动,它还能拉近人之间的距离,并且对社会发展进程带来益处。因为电影给了人们一个舞台,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不同的人群可以透过电影来参与社会话题。


其次,每部影片的第一个观众一定是电影作者自己,在你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话题表达给他人之前,你必然要自己先面对这些话题,这必然是一个“个人身份”认知发展的过程。这不仅限于青少年们,我自己已经54岁,每做一部新的影片,都还要经历这个过程,就如一个14岁的男孩也会经历到的一样。在拍摄纪录片时,我在倾听他人故事时自我“成长”,因为它们引起我的思考,和我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这一切都使我改变所以我透过镜头想讲述影响他人的故事,首先影响了我自己。


Q:

成立25年后,你的青少年媒体制片机构在拍摄形式上有了什么样的改变?


A: 

显然我们如今使用设备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我们还用胶片拍摄和剪辑,最后出来的影片效果当然差很多。可是当年我们还是觉得片子都棒极了,感觉和看到如今这些质量极高的画面是一样的。那时候一个电影拍摄爱好者要成为专业影人,你需要跨越更大的障碍,单纯从画质的角度来说就太不容易了。


      © Kim Münster 


当然拍摄的手段和标准如今也变了许多。那时候我们会说,你们一定要用脚架来拍摄,如今我们可能会考虑有些画面舍弃掉三脚架,更注重影像的动态感等,还有片长也更短一些,诸如此类。


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变化,但中心内容一定是青少年拍摄者们周围的生活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比如他们心中的乌托邦,他们所害怕的事情等。他们透过电影来正视这些话题,也借此和观众展开一场对话。


02

“学到如何从有一个“点子”到完成整部电影,这个过程就会让人成长许多。”

杜塞尔多夫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Wuppertal Medienprojekt实习的六个月间她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讲述一个与强迫症共存的故事。


Kerrin,24岁


Q:

这次的borderline放映了一部你的短片,在制作这部影片过程中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 

这我第一次拍摄短片。因为我本身对照片摄影有不少研究,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经验,所以想着可以再进一步,尝试一下动态的影像。于是我读了一些和电影相关的理论书籍,但是到了实际操作时,发现真正的电影制作比纸上谈兵要复杂得多。我的影片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补拍一些场景,现在回想起来,幸好我当初没把片子规模搞得太大,只需要在一个场地拍摄。一部三分钟的短片制作时间比我当初想象的要久得多,过程也复杂得多。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个经验也提醒我在下一个项目时要做更加周全的准备。


Q: 

你是学习社工专业的,现在实习期间也和很多的青少年接触。在你看来,青少年参与电影制作可以学到些什么?


A: 

哦,那实在是太多了。当然首先他们会学到如何从有一个“点子”到完成整部电影,这个过程就会让人成长许多。因为电影制作是个团队行动,需要学习和人沟通、协作;在拍摄过程中你要关注影像,也不能忘记声音。对话是否合理?音乐是否合适?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元素都要最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电影制作特别有利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有的人可能擅长写作,有的人特别擅长观察,有的人则能发现不同的视角,当我们把这些不同的能力综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个项目一定会对团队里的所有青少年都非常有意思。


所以,我觉得青少年尝试在一起拍摄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活动,并且可以让每个人的长处都得到锻炼。电影拍摄,对青少年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有帮助。



 敬  请  期  待 


Vol.2 用电影语言讲故事 |摄影师杨迪和剪辑师切荷曼谈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短片



采访 & 文字: 徐天琳导师

图片提供:徐天琳及德国影像工作坊





喜林苑影像教育导师介绍

1


和别人分享我所发现的既微妙又复杂的生活。我对讲故事一直充满热情。


徐天琳

中国传媒大学德语系

德国波恩大学/德国之声学院媒体学硕士

2014年美国圣丹斯纪录片基金获得者

希腊奥林匹亚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导演奖

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金奖等数个国际奖项




“摄影机拉开了它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站在摄影机后面的人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Sebastian Bergfeld 

杜塞尔多夫科技大学社会教育学硕士

德国北威州电影基金会资助导演

任职于德国最大的青少年影视制作公司

Medienprojekt Wuppertal




更多关于Studio Klasse2018年暑期课程介绍

申请开放|喜林苑暑期影像教育    Applications Now Open | Film Story Lab


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申请页面

(提早申请截止日期:2018年6月15日)



如有疑问,可通过添加喜林苑客服微信,拨打电话或发送邮件与我们联系。


电话:0872-2452988

邮箱: education@linden-centre.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喜林苑TheLindenCentr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