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十年代往事|不可不知的华侨大学史㈠

华侨大学 2020-09-01
点击上方“华侨大学"可订阅哦!


 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离校的校友,我们都以华大为荣,以自己身为华大人为荣。


然而,大家真的了解华大吗?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小编带你回到六十年代的华大。


1963年华侨大学南区全景
一、华侨大学的兴办
创办之历史背景
1955年在印尼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总理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与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致拥护和赞同。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国家地位空前提高,大大地鼓舞了海外广大华侨,吸引着为数众多的华侨青年学生,本着爱国爱乡的热忱,满怀激情地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求学深造。
据统计,自1949年至1957年间,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达四万余人之多。
五十年代后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煽动敌视中国,随之海外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华侨事件,使海外华侨的处境更加艰难。因此大批华侨青年学生,或随父母回国定居,或只身回国升学,导致在五十年代后期归国华侨学生数剧增,仅1960年归国侨生就达到两万余人。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怀海外侨胞。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归国华侨知名人士和代表,并制订了新中国关于“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华侨”的各项侨务方针和政策,对发展华侨教育事业极为重视。
60年代的华侨大学

选址泉州
在这所学校办在哪里的问题上,当时主要有北京、广州和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几种主张。主张北京者,缘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有许多高等院校,聘请教师比较容易;主张广东和福建者,则在于这两省皆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作为专门为华侨创办的学校,建在侨乡理所应当。考虑到广东已有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意见后来就集中在北京和福建泉州两地。经过反复的比较,鉴于北京已有许多高校,学校过于集中不好,而福建泉州既是著名侨乡,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广大海外华侨心目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最后决定把学校建在福建泉州。
有关领导经反复比较和多方协调,确定将学校建在泉州城东乡五里亭。因为这里距泉州市区十多里,背靠清源山,面朝大海,风景秀美,地方开阔,对学校今后发展有利:面对大海,可以搞航海;福厦公路横穿此地,规划中的铁路也将经过这里,交通便利;附近有群生和草邦两个水库,学校用水充裕;土石建筑材料多,基建取材方便。回北京后,大家把勘察情况和初步意见向廖承志主任作了详细汇报,最后经廖承志主任同意,确定了学校建校校址。
建校初期的学校大门

二、艰苦的办学往事
首届学生的招生工作
根据《创办华侨大学方案》的计划安排,1961年秋,学校增设数学、化学两个系,预计招收新生300人左右。
1962年学校将增设政治系和物理系。1962年12月,设立华侨大学艺术系,仍在北京原校址上课,由原校领导负责管理。
1963年初,华侨大学已由原来3个系,增加到8个系,在校学生增至1183名,其中中文系、政治系、数学系在校本部上课;物理系、化学系、亚热带作物系暂借泉州师范学院原址办学;医疗系暂时在原厦门医学院上课;艺术系仍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办学。

创办初期的艰辛办学
1960年9月,中侨委重申要求华侨大学秋季招生开学的意见。首批招收中文系学生85名,预科学生196名。所有学生于9月下旬报到注册,10月初正式上课,如期实现了中侨委当年招生开学的要求。
虽然学校首届招生采取分散办学的安排,但仍标志着华侨大学办学的开始。1961年,学校所开办的中文、数学、化学3个系师生集中借住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一地上课; 1962年9月11日,华侨大学师生在经历两年的借住岁月后回到泉州校本部举行的首次开学典礼。

师资队伍的组建
学校从创办一开始,对华侨大学师资队伍的组建,一向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采取“宁缺毋滥、择优组建、德才并重、重点培养”的方针。在具体操作上坚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重点大学为主,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急需先调、谨慎选择”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师资队伍组建初期,恰逢国家对高等教育采取“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不少高等学校或压缩规模、或合并、或停办,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组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同时得到教育部及中央各部委的支持,特指定若干国家重点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向华侨大学提供师资力量的支援,并允许华侨大学到全国各高校商调教师,为华侨大学师资队伍的组建提供极为有利条件。斯时已有颇多教师从全国各地要求到华侨大学任教,其中绝大多数是解放后培养的青年教师和闽籍教师,亦不乏来自国家重点大学。

三、教学工作的开展
专业设置与教学工作
自1960年秋至1964年春,学校相继建立了中文系、数学系、化学系、政治系、物理系、亚热带作物系、外语系、化学工程系。1962年,设立华侨大学医疗系;12月,设立华侨大学艺术系,设舞蹈、声乐、器乐3个专业;1964年2月,设立华侨大学土木建筑系。截至1964年2月,五年期间华侨大学共设置11个科系,15个专业。
1964年5月,《华侨大学专业调整方案》核定学校近期学生规模为2500—3000人,远期为4000人;政治系的政治学专业改为政治教育专业;亚热带作物栽培专业改为热带作物栽培专业;医疗系改为医学系,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艺术系的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停止招生,学制为四年;外语系增设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其后,学校基本按这个调整方案贯彻执行。华侨大学创办之初,或因校舍问题,或因专业设置因素,或因沿海形势需要,形成了分散办学的局面,即北京的艺术系、海南的热作系、厦门的医学系及建宁的建宁分校4个办学点。


1962年春,学校办学已初具规模。自教学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就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改善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总结教改经验,组织全校交流。教学改革收到了可喜效果。可惜由于1966年开始的“文革”而被迫中断。


四、被迫撤销停办
诞生于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的华侨大学,经过六年建设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专业设置不断增多,招生数量逐年增长,并已经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


正当此时,“文革”风暴却突然来袭,使学校的发展陷入困境,最后被撤销停办。


停办前夕的华大
1965年秋,学校专业调整告一段落,专业设置已达9个科系17个专业,在校学生亦达2395人,并已有首届中文系毕业生61人,办学工作已初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华侨大学,正在加强以教学为主的各项管理工作,整个学校一派欣欣向荣。
1965年10月27日,华侨大学隆重举行庆祝建校五周年大会。这是华侨大学建校历史上的第一次校庆活动。当日上午,庆祝大会在文科楼中心广场举行,泉州校部师生两千多人参加庆祝大会。
1964年12月,经过前期的训练准备,学校派出中文、政教两系师生及各系、处、室部分职工共746人参加,与贫下中农“三共同”(同吃、同住、同劳动),1965年夏完成任务返校。显然高等学校大批师生长时间地参加“四清”运动,是违背教育规律,严重破坏正常教育秩序的。然而,从另一方面观之,师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进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被迫撤销停办
1968年12月12日军宣队和华大外语系印尼语专业欢送三年级毕业分配合影留
1965年,正当华侨大学师生沉浸在庆祝建校五周年,展望学校美好发展前景的喜悦之中,各项工作一派生机盎然之时,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抛出了他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革”序幕就此揭开,处于教育界的华侨大学与全国高校一样,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革”的正式开始。
“文化大革命”很快就席卷全国,同样也影响到华侨大学。
1966年6月省委派工作团进校,仍然未能控制局面。1968年秋,部队的军宣队和泉州运输总站的工宣队进驻学校。是年12月26日,学校各派实现大联合。1969年2月10日,华侨大学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军代表、6714部队副师长段波任革委会主任,委员由23人组成(后增至26人),设常委11人。虽有部分学生开始要求学校复课,但当时的环境已经无法恢复正常教学。
1970年1月17日,福建省革委会发出“关于撤销华侨大学的通知”,就这样,由无数海内外华侨华人关心支持,众多华大人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创办起来的华侨大学,被迫撤销停办。
华侨大学被撤销后,全校三千多名师生异常悲痛惋惜,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所有学生尽数毕业,绝大多数同学被分配到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参加劳动;教师除小部分重新安排外,绝大多数被下放到晋江专区的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华侨大学的基业受到灾难性的摧残和肢解,学校校址被安排给1969年由福建医学院和福建中医学院合并成立的福建医科大学做校址,学校原有的校舍、通讯和生活设备等也移交给福建医科大学;学校的土建系并入福州大学,外语系并入厦门大学,医学系并入福建医科大学,这三个系的教职员工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分别由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三校对口选用。学校仅成立一个留守处,处理停办后的善后工作。华侨大学从1966至1977年停止招生长达12年之久。


大停止办学后发生了什么?复办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节选自《华侨大学50年》


编辑:姜晶芫 朱恺悦  周佳骏 胡浩天

排版:胡浩天

图源:华侨大学校友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