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汉语志愿者说丨他在莱昂,云淡风轻
汉语志愿者说
自2006年起华侨大学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到如今已有13个年头。600余名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40个国家,在那里播撒汉语之花的种子。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华大人奋力接棒,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他们的眼前是美丽的世界,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华侨大学汉语教师志愿者怀揣着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践行志愿者的铮铮誓言,跨越千山万水,用热情,用梦想浇灌中外友谊之花,履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
“汉语志愿者说”拾起流淌在光阴里的往事,重温一段段真切而无悔的青春。让他们娓娓道来,让我们静静聆听,那年那日,那国他乡的故事.........
志愿者档案
李长春
性别:男
籍贯:河南洛阳
出生年月:1992年10月
专业:中国语言文学
e-mail: 987239683@qq.com
任教学校: 西班牙莱昂大学孔子学院
在莱昂,云淡风轻
2018年夏初,终于忙完了毕业,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加入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大军中,这一次,我把目的地选在了远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一个以斗牛、弗拉明戈、火腿和热情的民众而闻名的国度。
西班牙每个城市的标配大广场
西班牙教堂
西班牙城市景观
在经历了培训、准备手续、递签、补材料等一系列琐事的漫长等待,终于在九月,初次踏上这片热情的土地,和西班牙这个国家相逢在莱昂——一个名为狮子的西北部小城。
就像是昨日刚刚拖着行李抵达,就像是昨日同事朋友的初次相遇,倏忽之间,时间就走到了2019年的夏天,人总是在快要离别的时候,才悄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一座城市,人总是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想要重新来过、好好珍惜。
回想这一年,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云淡风轻”四个字。也许用它来形容我的莱昂生活再合适不过了。
莱昂地标——莱昂大教堂
这座小城
小城市自有小城市的生活节奏,每天不需要急急忙忙地赶公交,双脚步行几乎可以到达这里所有的地方。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泰然自若的西班牙生活哲学,都会让你意识到,生活的艺术就藏在每一天的衣食住行里。
仲秋时节满地的金黄落叶,隆冬路灯下簌簌下落的雪花,春日暖阳里枝头绚烂的花朵,再到离别盛夏的碧绿植被……遍阅季节变幻的魅力,只需要每天上下班的一段15分钟的路程,唯一不变的是莱昂一年四季的好天气,还有每天喝咖啡、聊天的悠闲的莱昂人。
莱昂城市一角
莱昂周末农贸市场
我对莱昂这座城市最深刻的印象缘于朝圣之路,公元9世纪,宗教隐士佩拉约在星光的指引下发现了使徒圣雅各的坟墓。后来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基督徒开始如潮水般涌入,在这条朝圣之旅的暮色中寻找救赎。其中最有名的要属法兰西之路,莱昂便位于这条路的中端,成为其中重要的补给站。
在莱昂生活的日常里,每天上下班的路程跟这段多多少少有点重合。此时的我,已经习惯了墙上的箭头,路面上的贝壳地标;看惯了那些拄着登山杖、背着登山包、挂着贝壳的朝圣者,一步一步走到此地,短暂停留后再前行300公里走向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人们因为信仰走上了这条路,从山间、从田野,走向星辰大海。
莱昂城市街道
每每此时,都会想起我们庞大的海外志愿者群体,大家搭上前往异国的飞机,踏上他乡的三尺讲台,走上的不也是一条路,一段征程?每个人也应该秉着一种信仰,一种传递汉语能量、传递中华文化之美的信仰,一种可以美美与共、文明互鉴的信仰。
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信仰,本地人、匆匆赶路的朝圣者、还是寄居在这里的我们,在莱昂都求得了内心一隅的心安。
孔院志愿者集体外出
这份事业
当我提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瀚宇之花盛开》这首歌。因它坦然,是因为这首歌是每位志愿者生活的写照;因它激动,是因为这首歌里有每个志愿者奋斗的注脚。“你我为了同一个梦想,携手并肩远走他乡……”,所有的信仰和美好的愿景,都从来到莱昂大学孔子学院便开始生长。
我说风轻云淡,不指经历苦难后的洒脱和无奈,相反,是一年工作下来,内心的宁静和恬淡,它得益于个人的成长,以及整个集体的力量。很幸运,当初选择了莱昂大学孔子学院这个集体,加入这个由中外方院长,两位公派教师,十三位汉语教师志愿者构成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各司其职,负责着孔院教学、宣传、翻译、学术、考试、活动组织、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让莱昂孔院有序顺利地运营着。
莱昂孔院大集体之圣诞节互换礼物
这一年,我主要负责莱昂孔院 Facebook、Twitter、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工作,这对我一个不谙西语的人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每次都只能先谷歌翻译,后求助西班牙同事,最后编辑定稿,渐渐地,工作起来也顺手多了,西班牙语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进步。
在没有太多语言输出机会的社会环境里,教授西班牙本地学生口语课,对我而言,对学生而言,都算得上是一个挺大的挑战,我看到过学生因为憋不出一个词而缄默不语,看到过学生因听不懂口语考试的题目而难过不已,也看到过学生因考试没通过而垂头丧气……但是到头来,他们还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汉语学习,他们会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然后录音发给我等待我给予他们反馈;他们每次都会课前准时出现在孔院的门口,即使是后来的补课;他们会尝试着在纸上仔仔细细地写下汉字,即使这只是一门口语课……所有的自觉,都完全依赖于学生汉语学习的内驱力。一个学生曾对我说:“对不起,我没去过中国。”我告诉他:“你不需要说对不起,你能坚持学习汉语,愿意了解我们的文化,我已经非常开心,我也相信,你终有一天会去到中国,就像我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来到西班牙一样。”
除了教授本地人汉语之外,我还负责两个华裔班的华文教学,由于在华侨大学学习期间,所学专业与海外华文教育有关,所以一开始便对这群华裔学生有很多感情,我记得之前在看一部关于华人的纪录片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凝视这些面孔,
当我们面对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时,
他们和我们生活相连或不同,
他们和我们命运相似或不同,
他们和我们血缘相融或不同,
在这相互凝视的一瞬间,
他们和我们在此刻相遇……
和西班牙学生一起在中餐馆吃年夜饭
与华文高年级班的学生合影
当我在莱昂,当我和这群莱昂本地的华侨华人子女相遇,他们或生于斯长于斯,或生在中国但长在这里,国籍有变或者没变,习性有改或者没改……我都意识到我的肩上担着一份责任。这一年来,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着实可见,从一开始不认得几个汉字,到能写出来的方块字越来越多;从一篇文章看下来全是生词,到慢慢能读得顺一篇课文,甚至还能有感情地朗读;从一开始只知道自己的家乡青田、温州这些城市,到后来打开一幅中国地图,能够指出上海、重庆,甚至新疆、西藏……,这一年,我们曾背古诗、也学历史,了解过大山大川、也见证过现代中国……,这些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学习韧性,和他们对自己族裔语言文化越来越多的接纳,都让我试着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也对华文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也许这些学过的东西,很快会被遗忘,不再被他们记起,但是我希望这一年来的学习,能如一阵清风徐来,在他们的心湖上,也许现在,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能荡起一片涟漪。
2019年汉语桥莱昂赛区比赛
主持声动西班牙莱昂赛区比赛
莱昂大学40周年舞龙舞狮游行
这段时光
走过又一段在海外教书育人的时光,在即将离开这份事业的时候,人总会感慨万千,不由地回归到最朴素的三个问题:我曾经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投身这份事业?我在这个岗位上付出了什么?而我又从这里带着怎样的收获离开?
然后意识到,我们曾经失去过我们自己本来的名字,因为我们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被学生统一称为汉语老师。然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我们又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历程,收获着自己的酸甜苦辣。但是当此刻或者以后的某一天回望这段时光,我们曾经远走他乡,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奋力生活,仰望过星空跟月光,思念过远方和家乡;我们也曾那么努力地试图用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甚至另一群生命,为他们打开过遥远东方的一扇窗,一扇门……当所有的故事都成为昨日的故事,所有的刻骨铭心慢慢地就变得云淡风轻……
近期热门
华侨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素材来源:华文教育处/汉语国际教育办公室
作者:李长春
编辑:刘诗吟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
转载须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华侨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