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视频 | 太美了!华大这个原创舞蹈,入选“国优”!
南
音
舞
韵
近日
由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选送的梨园古典舞剧目
《南音舞韵》
以其特有的闽南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
从全国658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成功入选由
中国文联
和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
“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
舞蹈作品在南音曲调娓娓道来的独特音律中,舞者手持南音伴奏乐器“四宝”击节而舞,全曲充分地展现出古代乐舞精密细致、细腰欲折、摇踏生风的典雅风格,同时彰显了闽南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在细细品味中,仿佛重返至汉唐时期古乐沉蕴典雅,宫廷歌舞繁荣的盛世景象。
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摈弃古典舞特有的表现手段,而是发扬并创新了古典舞形式的新风尚,形成了具有闽南特色的乐舞表现形式——“梨园古典舞”。
所获荣誉
《南音舞韵》自2015年公演以来,短短几年间,获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舞蹈专业比赛三等奖、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专业比赛终评入围奖、“首届影响福建的文艺力量作品”舞蹈类一等奖等,并于今年成功入选“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
创作背景
舞蹈《南音舞韵》由黄玫瑰和王岩两位老师于2014年春开始创作。其时,音乐舞蹈学院在党中央“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指导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开展“闽南乐舞传承系列活动 ”,确立了闽南乐舞特色教学定位的追求。
特别是在学院党委书记马海生关于“根植于闽南,深入挖掘当地最具特色的乐舞艺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想法被提上日程后,当地两门最具代表性的古老艺术形式——泉州“梨园戏”和“南音”进入老师们的创作视野中。
泉州“梨园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自身拥有一套成熟严谨、自成一格的“十八步科母”舞蹈表演程式。其表演特色细腻优雅、摇踏生风;“南音”又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文化。其十三套大谱犹存汉“相和歌”、唐五代“燕乐”遗音,表演风格追求“清、静、雅”。这两者在千年之后相遇时将会焕发出怎样的光芒?
音乐舞蹈学院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和背景,舞蹈系的老师们对这个全新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投入新作品的创作,学院组织创作组的老师多次到福建梨园戏剧团和南音社团进行实地观摩和采风。面对那两座已有八百多年和千年历史的巨大宝藏,两位创作者不停地寻找着,描摹着,推敲着,其身体、形态、情感乃至灵魂,一一加以斟酌考量。
几经推敲,创作者最终确立了舞蹈主题和创作方向,决定以“梨园的舞,结合南音的乐”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将汉唐古典和现代风尚相融合,从舞蹈学的角度和艺术形式,塑造具有当代舞蹈美学品格和闽南地域特色的新生流派——“梨园古典舞”独特的表现形式。并将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的第一部作品名称命名为《南音舞韵》,让观者望文生义,找到乐舞与闽南文化其一脉相承的文化支点。
创作思路
几经推敲,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南音舞韵》的创作思路变得日益清晰——作品应根植于闽南传统文化,将泉州梨园戏中的戏曲舞蹈作为作品的切入点,结合南音特有的音律曲调,加以创新而成。具体为:
01 丨 传承与创新是根本
作品应汲取深厚的闽南文化积淀作为底蕴,不仅要研习传统的乐舞形式,注重“以活传活”的非遗传承方式,而且要深入了解当地特有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特色,才能让非遗传统活在当下。创作手法上,以原有的梨园戏传统舞蹈语汇为基本元素,用现当代舞蹈的编舞作为方法,同时加入编创者的自我意识和风格,从而达到对古老艺术的继承发展和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感。为此,学院曾多次聘请获“二度梅”的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团长到学院讲学、亲身传授戏曲舞蹈,力求掌握最原生态的一手资料。
02 丨 风格和定位是核心
实践剧目《南音舞韵》舞蹈语言的风格和定位,是梨园古典舞的核心问题。梨园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门类中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虽来源于梨园戏中的戏曲舞蹈,却是纯舞蹈形式,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风格的把握是重中之重。从审美上应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典舞蹈形态特点。体现在节目中表现为:其舞蹈动作和基本动律取材于梨园戏“十八步科母”中的手姿、步伐和身段加以发展变化,体态以含蓄柔媚为主;其神态表情始终保持古典美女垂目、含笑、收颌的样貌等表现手段。
03 丨 乐舞相融是亮点
具有闽南特色的乐与舞两者相融是节目的亮点。该节目取南音的“乐”,梨园的“舞”两者相融创新而成。舞蹈音乐选用富有闽南特色的“南音”曲调和伴奏乐器加以创作而成。南音“清、静、雅”的音乐曲调,配合梨园古典舞的“细、小、慢”动律,音律与舞容完全相合,具有个性化的肢体语言和舞蹈语境,使整个作品的格调在一开始便有了清晰定位与表达,全曲力求表现闽南人特有的怡然自得的思维方式和人文情感。
04 丨 南音传统乐器是道具
该节目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符号作为舞蹈道具。《南音舞韵》中,舞者手持带有红丝绳挂坠的四宝、箫、南琶三种乐器作为舞蹈道具,三种具体的南音传统乐器作为舞台形象在舞蹈剧目中相互交融,不仅使作品在道具方面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影射出背后深邃的中原传统文化和闽南独特的乐舞艺术文化。
据悉
延续梨园古典舞风格的系列新作
《笋江月影》
刚于2019年获得
福建省第四届“百合花”舞蹈专业大赛表演银奖
梨园古典舞的实践成果取得了优异成绩
笋
江
月
影
获知入选“国优”后,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王岩老师发表感言:“立足传统,立足当地,注重挖掘南音的音律和梨园的舞容舞态,为丰富中国古典舞动作语言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而努力。”
创作者同时也表示:“《南音舞韵》绝非完美,只是她的出现,影射出了当今时代中,中国古典舞艺术中多了‘梨园古典舞’这一风格流派,这一令人鼓舞的现象和光芒,甚至超越了作品本身。这说明我们在实现高校对于当地非遗文化传承方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应该是音乐舞蹈学院创作该作品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素材来源:音乐舞蹈学院
编辑:刘诗吟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
近期热门
致华侨大学境外生同学的一封信致华侨大学海外校友的一封信甲子“华”章 | 倒计时180天…
华大思政“云”战疫|国际关系学院:美景虽异地,共盼重逢心
奋斗吧!华大青年!
【视频】青年节,看华大“世界青年”说!一起滑动拼图,解锁华园美景九宫格!
华大思政“云”战疫|厦航学院:我们期待与你的“厦”一次相遇
动漫、vlog……华大人用视频记录这段特别时期
华大思政“云”战疫|心系五湖四海,一个也不落下 ——华文学工战“疫”勇担当
华园里最可爱的人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