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大校友】胡荣毅:“丝路贸易使者”中欧卡航的创始人

华侨大学 2023-12-27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第十年。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6%,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贸易畅通为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国际贸易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流通道是国际贸易的大动脉。近年来,在传统的中国往来欧洲物流运输方式——铁路、航空、海运之外,一种新的跨洲际的物流服务——中欧卡车航班(“中欧卡航”)“横空出世”,成为联通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第四种物流通道。


开创并不断升级这条通道的,是一家土生土长的苏州民营企业——苏州道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的创始人,正是我校校友胡荣毅。


胡荣毅是江苏宿迁人,2000年从华侨大学电气专业毕业后,进入某央企工作,从事物流行业。在这个领域的四年“摸爬滚打”,让他看到了全国甚至全球物流发展的趋势。2004年,胡荣毅开始创业,创立苏州道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集基础通关物流服务与贸易合规方案于一体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在胡荣毅的努力下,成立仅仅三年,公司就入选首批“江苏省承接国际外包服务重点企业”。2010年,受江苏省政府邀请,公司参与拟定《江苏省服务外包五年发展纲要》。2018年,公司入选“苏州市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胡荣毅看准时机,自2014年起每年都去西北一趟,考察沿途路况和人文环境,准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2016年,连接欧洲西部与中国西部的双西公路开工,已经在物流行业工作了16年的胡荣毅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欧运输中,航空、铁路和海运这三种模式的货物量、运费、时效都有明显区别。以欧洲进口为例,空运‘门到门’大概是7到10天,其中一部分14天以后被提走;铁路端,比如中欧班列,港到港或者站到站,最快能做到十四五天。铁路不是门到门的,加上两头时间、订舱时间,有时候能超过30天;海运,时效长、价格相对便宜,更适合对价格敏感、对时效相对钝感的大宗商品和低货值小商品。”对数字非常敏感的胡荣毅认为,空运和铁路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空白点,如果能把货车从中国到欧洲的时效做到15天左右,就能开创一个新的行业。


2018年,胡荣毅创立中欧卡航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做一个崭新的中欧跨境物流服务产品——一种经中国新疆出入境,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卡车航班。经过充分准备,当年 8月22日,全国首个中欧卡车航班“苏新号”从德国斯图加特首发,穿过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于8月30日晚到达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9月6日货物到达苏州,全程10000公里左右,仅需15天左右。胡荣毅积蓄14年力量后打磨出的“核潜艇”——“中欧卡航”,正式起航;中欧第四物流通道,正式开通。


胡荣毅在2023年一带一路中欧卡航

承运货值百亿至千亿首发仪式上发言


“中欧卡航的核心价值在于时效。我们门到门的时效和空运相当,成本比空运便宜 50%,并且中国经济热点城市到欧盟经济热点城市整车门到门10-13 天,拼箱门到门15 天左右,从而满足了中欧各类企业的物流需求。”胡荣毅介绍,空运是“港到港”,两头的装卸、转运消耗时间,而卡车航班的最大优势是“门到门”。中欧卡航主要采用跨境直达或甩挂运输模式,过境时使用有双边或三边许可证的车头,全程类似一场“车头接力”,出境后不需要因装卸而停顿。“我们比空运实惠、比海运高效、比铁路便捷,填补了中欧之间公路运输的空白。”他自豪地说。


五年来, “苏新号”“沪新号”“辽新号”等卡车航班相继开通,中欧卡航这个中欧跨境物流服务产品从无到有、崭露头角,并逐渐赢得市场。2023年5月,“一带一路”中欧卡航承运货值百亿至千亿首发仪式相继在新疆精河县和阿拉山口市举行。截至目前,中欧卡航累计承运货值已经超过100亿人民币,约等于沿途国家哈萨克斯坦年GDP的1%、白俄罗斯年GDP的3%。


目前的中欧卡航,是中欧第四物流通道——中欧公路运输行业的开创者,也是目前境外复杂局面下,全球唯一能持续运营的中欧公路双向拼箱和整箱服务商,在该领域持有1000 多项国内国际知识产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或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或订舱中心。


中欧卡航并在漫长的“亚欧大陆桥”上演现代“丝绸之路”的民间“传奇”:


在疫情影响的三年里,中欧卡航扮演着苏州工业园区复工复产的助力者角色。面对因疫情多国减飞、停飞往来中国航班,传统空运、海运通道几乎中断的情况,中欧卡航不仅不停航,还开通中欧直达货运复工专线,一刻不停地奔跑在中欧公路运输通道上,为企业提供拼箱服务,并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甚至明确涉及防疫物资的物流费全免。


在位处波兰的欧盟著名口岸Terespol,因为中欧卡航,中国国旗自2021年6月16日起郑重悬挂——这是口岸旁边海关监管仓库的承诺兑现。原来,早在2018年,经过这里的胡荣毅发现,这么重要的欧盟口岸竟然没有悬挂中国国旗。仓库负责人向他解释:因为从来没有中国货物从这经过。于是胡荣毅和他们打赌,将来会有很多来自中国的货车经过这里,一年会有1000车。对方压根不信,说一年只要有100车,就挂上中国国旗。而如今,中国国旗已经在这个口岸高高飘扬,一年经过这里的中国货物也早已超过1000辆。


在哈萨克斯坦,中欧卡航的故事被该国国家电视台所报道。2022年1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演播厅里,中欧卡航哈萨克斯坦运力指挥中心负责人巴哈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他自豪地告诉观众:“我们的工作是将西方和东方通过公路互联互通,运送货物至欧洲或中国,还在白俄罗斯开设了仓库。我们有很多车辆和合作伙伴,为很多人提供就业。”


中欧卡航车队


此外,中欧卡航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与俄乌冲突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非常时期有力保障了中欧供应链、产业链的畅通与稳定,比如帮助深圳某储能电源巨头在疫情期间用较低的物流成本继续快速把产品发往欧洲,稳住欧洲市场;与某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合同,以快时效、低成本每年把价值5000万美元、300吨的货物运往欧洲……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中纪委官网、海关总署、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机构、党媒、官媒多次报道中欧卡航打通“一带一路”第四通道,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通畅的故事。新华社全球五地采访报道中欧卡航,称赞其为“丝路贸易使者”。


“非常时期,我们不仅不减少运能,而是要几何级地提升运能,为保障中欧之间的供应链稳定尽力。这是中欧卡航的使命,也是奋斗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民营企业的担当。” 身为中欧卡航董事长的胡荣毅如是说。


他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之所以能绵延千年,靠的就是诚实、守信,也就是契约精神。正是因为遵循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欧卡航才得到了沿线国家与人民的支持,我们才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发展壮大。”

(综合《苏州日报》《中国企业家》相关报道)


胡荣毅,1979年出生于江苏宿迁,2000年毕业于华侨大学电气专业。苏州工业园区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美国阿肯色大学-苏州大学国际物流专业顾问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BA研究生导师、“丝路贸易使者”——中欧卡航公司创始人。所创办企业中欧卡航于2018年8月打通“一带一路”中欧公路运输通道——中欧第四通道,突破境外资本对我国跨境产业通道“卡脖子”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中纪委官网、海关总署、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辽宁日报、四川日报、东方卫视新闻联播、江苏卫视新闻联播、江苏纪委官网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机构、党媒、官媒多次报道中欧卡航打通一带一路第四通道、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通畅。2019年10月,新华社全球五地采访报道中欧卡航,称赞其为“丝路贸易使者”。


往期回顾

开营啦!8国54名学员参加!
香港阿Sir、Madam来华大啦!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来华侨大学调研
16个学科上榜!
今天,给自己做条推送!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整理:张罗应

编辑:李嘉慧

责任编辑:蔡君韬 魏琳瑛

审校:刘沛

监制:吴江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