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校友】杨育倩:“母校培养了我对科研的热爱和自信”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欢乐喜庆的日子。而对于华侨大学材料学院2021届校友杨育倩来说,今年春节更是喜上加喜。
2月9日,除夕当天,她的学术论文“A Catalyst-Like System Enables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一个类催化剂的系统实现了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材料与化学领域顶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发表。
这是杨育倩在《先进材料》发表的第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她都是第一作者,华侨大学材料学院吴季怀教授都是通讯作者,华侨大学还是其中2篇的第一作者单位、1篇的第二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是我的母校,在我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在这里完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这段时光不仅是我学术道路的起点,也是我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母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质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科研的热爱和自信。”杨育倩如是说。
杨育倩和导师吴季怀教授合影
因热爱走上研究道路
发表SCI论文27篇
杨育倩2012年入读华侨大学材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因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也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她选择了在这个领域深耕:2016年本科毕业时硕博连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师从吴季怀教授。
出于对新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浓厚兴趣,“认为光伏领域的研究对解决当今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导师吴季怀教授的课题组“在这个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杨育倩选定钙钛矿材料、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等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优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为此不懈努力,七年来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Nano Energy、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7篇,取得丰硕而重要的研究成果。
“最显著的包括实现了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设计与优化,揭示了钙钛矿半导体薄膜的形成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构建了薄膜结构-性质-器件性能的关联。”据杨育倩介绍,其研究的创新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对半导体薄膜材料的性能深入理解和优化设计上。“我们不仅深入探究半导体材料的形成过程的反应结晶动力学,还关注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注重将其应用到实际器件中去,并通过优化器件结构和动力学调控等手段,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揭示半导体薄膜的光电性质等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她自豪地表示。
研究也遇困难瓶颈
保持耐心不断尝试
总结自己过往的研究,杨育倩认为有一些诀窍非常重要,也有一些经验和体会可以向母校学弟学妹分享。
“首先,阅读前沿文献至关重要,特别是像Science、Nature等高影响力期刊的论文。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拓展视野,找到研究的方向和灵感。”她说。其次,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灵感。“无论是来自文献阅读还是学术交流,都可能激发出有价值的想法,要随时记录下来,可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要多维度地思考问题。“科学研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再者,要勇于提问。“一个好的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敢于质疑、挑战传统观念,并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会为研究带来更好的结果。”
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杨育倩的研究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和瓶颈,比如有时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有时在论文撰写和理论分析中遇到难题,有时有点懈怠难以保持研究热情……怎么解决?杨育倩有自己的方法。如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不过于功利和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不断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学习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以寻找新的突破口;多与导师和同事沟通探讨,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激发新的灵感和想法;坚持运动,以保持精力旺盛和心态乐观;等等。
“面对实验失败、数据分析困难等问题,我们要保持耐心、毅力和坚持,不断尝试,直至找到解决方案。”她说。
华大经历丰富难忘
感恩母校师友
从本科到博士,杨育倩在华大近十年,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华侨大学三好学生、校长特别奖、博士学业学金等奖项。2021年博士毕业后,她前往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今。她表示:“我在华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是丰富而难忘的。在这段的时光里,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师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和人生经验,这些都对我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在杨育倩看来,正是在母校华侨大学,自己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种能力和态度,成为我未来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支撑。”同时,华侨大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走向世界的能力和勇气。”
本科班主任彭程老师给了杨育倩最早的科研启蒙。她回忆,自己本科时曾经遭遇了一段迷茫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彭程老师耐心听取她的困惑,给予她很多鼓励和建议。“他还建议我加入他的课题组进行学习,培养了我对科研的兴趣。”
研究生导师吴季怀则是对杨育倩影响最大的人,在她的研究生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予指导启发,还在科研思路、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提供大量支持和帮助;经常鼓励她挑战科研难题,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她遇到困难或挑战时给予宝贵建议和指导,甚至在她想出国深造时亲自帮她联系导师、写推荐信……回忆往昔,杨育倩对导师给予自己的帮助如数家珍,充满感激:“吴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科研事业的热情感染了我,使我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坚定前行。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良好的指导和支持,还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予我关心和帮助,更在人生道路上为我指引方向。”
而对于课题组的其他老师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同学,杨育倩也赞不绝口:“我们课题组气氛特别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老师们非常优秀,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每当我在学术问题上遇到难题时,他们都会热心地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学之间关系非常融洽,科研上大家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一起商量讨论,想办法解决。工作之余会一起郊游、聚餐等,这不仅缓解了大家的科研压力,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母校华侨大学为我提供了学术和人生的双重财富,我永远铭记在心。”杨育倩称。
课题组老师同学与毕业生合影
往期回顾
划重点!《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师生篇》来啦!
作者:张罗应
编辑:马帮会
责任编辑:蔡君韬 魏琳瑛
审校:刘沛
监制:吴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