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深入城市肌理,诉说老建筑的美好时光

文化虹口 2021-11-16

10月26日下午,“海派青申活读书会”如期在海派文化中心与大家见面,知名海派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惜珍老师带着她的新书《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来到读书会现场,和我们分享了玫瑰别墅、克莱门公寓这些老建筑的故事,讲述在此居住过的名人们的“前尘往事”。

除此之外,惜珍老师还邀请了她身处不同领域但都非常热爱城市生活、海派文化的大咖友人来到现场,与观众们共同分享城市建筑的美好。



读书会当天,海派文化中心一楼景云厅内,迎来了一大批爱好海派建筑的听众,场内座无虚席。惜珍老师向大家娓娓道来上海精致街区上那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幽静的复兴西路的弄堂里,坐落着7幢造型典雅、风格迥异的三层楼洋房,名为玫瑰别墅,建造于1940年。在法国梧桐和鲜花的簇拥下,显示出独特的法兰西浪漫情调。而玫瑰别墅的主人,正是曾风云上海滩的绝色佳人、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先生的二夫人蓝妮女士。因此,这片建筑也叫蓝妮弄堂,只不过弄堂的地砖上刻有“玫瑰”字样,因此许多老上海人喜欢将这条弄堂称为“玫瑰别墅”。

上世纪30年代末,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著名建筑师设计,蓝妮亲自督工建造。7幢房子7种不同的颜色,风格各异,十分醒目、别致。

蓝妮,这位7岁就初登上海滩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苗王公主",于1948年底去了香港,1962年与唯一的女儿孙穗芬移居美国,定居在旧金山。在度过风风雨雨之后,1986年,她的人生之舟又静静地泊到了上海滩。政府将玫瑰别墅中的一幢归还蓝妮。1990年3月18日,蓝妮终于搬回了那幢她解放前居住的三层花园洋房。

蓝妮的那幢花园洋房,墙上终年挂着翠绿的常春藤,生机盎然,微风吹过,沙沙作响,仿佛一管历史的长箫,在吹奏房屋主人的沧桑经历。客厅向阳,有三四十平方米,透过窗户能一眼看到花木葱郁的花园。她在花园里莳养花草,以寄托热爱生活的情愫。1996年9月28日,她在上海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享年85岁。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玫瑰别墅收归国有并作为地方民房。一些艺术家也陆续住进了这里,其中住得时间较长的是徐玉兰和周小燕。徐玉兰住的是玫瑰别墅6号。玫瑰别墅7号曾是被赞誉为“中国夜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美声声乐教育家周小燕的寓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音乐和传统越剧为玫瑰别墅染上了一抹浪漫的风情,这大概是蓝妮最初没有想到的。

被惜珍老师称作像积木一样漂亮的克莱门公寓,建于1929年。“克莱门”的名字源自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的大班、比利时人克莱门。公寓弄堂由5幢3-4层的楼房组成,在建筑风格上,融法式、德式和现代装饰派的为一体,显得非常特别。法国文学翻译家周克希先生就曾住在克莱门公寓,惜珍老师讲到,从气质上来说,周克希先生和这幢法国式公寓很是相配。

圆桌分享


惜珍老师主讲结束后,特邀嘉宾们也悉数上台进行了圆桌分享。

尖微酒店集团创始人陈庆贵先生现场分享了与惜珍老师初次相识的趣事。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把上海的城市文化融入酒店设计之中,是他一直想做的,而在这之中,对上海城市文化和历史建筑十分了解的惜珍老师,则是他亲切的顾问。让酒店不仅只是一处城市建筑,更纳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让南来北往的客人在酒店感受城市文化,这是他与观众分享的期望。

另外,大家都熟悉的老麦咖啡馆、老麦理发馆、老麦杂货铺创始人——老麦也来到了现场。为什么选择将店铺开在老街道老建筑里,而不是时髦的商场?

老麦分享到:他不是上海当地人,有时候经常会思考,如果是一名外地人,来上海最想看什么?他觉得最值得一看的是深入城市肌理的老街道、老建筑和它们承载的老故事。所以,他的咖啡馆也好,杂货铺也好,一定是开在老街里。

时光总是飞快逝去,也因此,老建筑老物件更让人眷恋,只要触摸到它们,就能感觉美好的时光犹在。


信息来源:海派文化中心

推荐阅读

 资讯 | 两千公里外的草原舞在虹口跳动,玛沁县阿尼玛卿艺术团来到了上海~

● 招募 | 陆晔:影像都市的视觉实践与协作式公共参与

● 虹口记忆 | 何剑华:耳闻目睹日军暴行,埋下仇恨种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