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丨 海上观澜NO.16——主旋律电影攀登之路

文化虹口 2021-11-16


12月8日下午,一首悠扬的《我和我的祖国》在海派文化中心景云厅响起,伴随台下观众动情的哼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建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步入会场。这场“海上观澜·影评沙龙”,三位沪上知名电影专家将从票房、口碑双双爆棚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热门大片谈起,讲解主旋律电影的现状和未来。


如何找寻中国电影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点?


中国电影是否迎来寒冬?


主旋律电影未来发展之路怎么走?


……




 国庆电影的“精华”与“糟粕” 


Q:

2019年国庆档,主旋律电影票房与口碑实现“双丰收”,《我和我的祖国》收割28亿元人民币票房,《中国机长》27亿,《攀登者》10亿。近日,中国电影突破了600亿票房。随着年底《只有芸知道》等电影的上映,中国电影2019年总票房可能会达到620亿。而今年国庆档的主旋律电影则为年度总票房贡献了50多亿,其票房号召力出乎人们意料。这三部从筹划到上映只有一年时间的影片,是怎样做到一炮而红的?


虽然三部影片各有特色,但我更加喜爱《中国机长》。它通过一次惊心动魄的空难,展现了中国人的高度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以及机组人员的敬业精神。这部影片的叙事非常严密,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而《我和我的祖国》主要是通过平民故事表现家国情怀。但七个小故事质量层次不齐,使整个作品的规格和档次受到一定影响。虽说耗尽心力、斥资打造的《攀登者》展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气势,但故事内容过于俗套呆板,特效太泛滥,感情戏过多,纵然大牌云集,也终究难逃高开低走的残酷命运。


李建强



我心中,《我和我的祖国》排在了第一名。相较于以往宏大的叙事方式,《我和我的祖国》以全新的视角——即以小人物的故事为主线,配以拼盘式的结构,更为贴近观众生活,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其中徐峥的短片《夺冠》以小品式的创作手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自然流畅的实现故事的起承转合。而长期拍大片的陈凯歌导演,以寓言式、大长篇的架构进行拍摄,则稍显矫揉造作。


《中国机长》是新类型,不同于以往我们以为的美国大片式的英雄人物,而是严格按照商业类型片的结构,整体的克服空难的故事。


《攀登者》是一种新兴的叙事,这种励志的、攀登高山的类型很少见,非常有高难度,要拍好非常难。再者,两代攀登者的这样一个历史,在结合整体题材的背景下,我觉得也达到一个新趋势,这个角度非常可圈可点。


陈晓达



 观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Q: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从普通民众到各级领导无不是电影的受众群体,那么到底什么是电影?如今电影行业的现状如何?国庆档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现在把电影看作是龙头,因为它太亲近群众了,它的门槛太低了,和普通老百姓的感情联系得太紧密了。因此,电影相对于其他艺术来说,影响力和社会性更加强烈。


李建强



《中国机长》把半个小时的空难拍成了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说白了就在飞机上这两个小时的事儿,它就像一盘青椒土豆丝,也就是20块钱的一个菜。《攀登者》里边有这么多的卡司登珠穆朗玛峰,这整个故事就是一盘红烧肉,这得卖50块钱一盘,为什么反倒20块钱的卖的好呢?事实上,今天的观众特别挑剔,他们不一定有多专业,但是对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评价,所以直觉上我就觉得《中国机长》虽然是小炒肉但吃起来很爽,味道不错,所以口碑好,另外一个,料都很好,但山珍海味的结果就是没炒好,火候没掌握好就带来了一个滑铁卢。所以这些都是可能未来给我们的中国电影的制作创作都会有一些启发意义。整个《中国机长》中没有热烈地拥抱而是以克制含蓄的手法表现,就像是表演京剧一样,只有观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同样,电影也是如此。


刘海波



 国庆档票房成功能否复制 


Q:

随着三部影片在国庆档的大热,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受众的潜力如此之大,明年春节档,暑期档有没有可能复制2019年国庆档主旋律影片的成功?


今年的国庆档较难复制,十年一遇,我们现在讲天时地利人和,他几乎完整地同时具备了这样三个条件,今后的话再要有这样的成功,我认为还是要酝酿一段时间,还是要沉淀一段时间。


李建强



我赞同李老师的观点,虽然本次国庆档存在很多“天时地利”的先天性优势,例如国庆七十周年等因素,但却可以学习三部影片的一些宣传营销策略,例如利用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在年轻人群体中制造舆论。让我们再回到三部电影本身《我和我的祖国》高开高走连续三天遥遥领先,《中国机长》在国庆档期红利过后以商业片的优势反超逆袭,实现长尾效应,《攀登者》曾获得最高排片量,票房却低于预期,国庆档虽然为《中国机场》的成功提供了时机,但从后期来看,其自身的故事还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陈晓达



主旋律电影的价值与思考



Q:

回顾中国电影史上,不乏许多获得金鸡奖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从《血战湘江》到《古田军号》,为何难以像国庆档的三部主旋律电影那样收获市场与艺术的双丰收?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类似《血战湘江》的主旋律电影拍的越好,越满满的负能量,当八一制片厂拼尽全力再现了湘江战役悲壮凄凉的战争场面,却给予了受众太多的负面情绪,相较于情感基调向上的国庆档的三部主旋律电影,受众在选择时自然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说即使政府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支持,但影片在市场上的反应却非常弱,以至于最后的票房不到8000万,从影片本身结构来说,它还是我们传统的军事题材。从毛主席到师团级的干部到连排级的干部到普通士兵和群众,在剧本创作上是老套路。像这样急于传输急于教化的老路,终究将会被市场淘汰。


刘海波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他也有波峰波谷,或者说一个档期,大家也看到有波峰波谷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相信,他们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是最好的”我们中国的故事要说好讲好,不光是我们努力地要讲给当代人听,还要讲给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听。


陈晓达



近年来,中国电影人在探索中成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影承载着希望,三位教授在近100分钟的活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在一问一答中探寻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问题以及方向:对于一部主旋律电影而言,宣传党中央的政治思想固然是其根本任务,但可以选择用一种积极昂扬的基调来表现电影题材,过于压抑的选题会造成观众的一种抵触心理,少一份“套路”多一份真诚,更多的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以更加有包容力,更加有弹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吸引受众,而不是一味说教式的宣传。2019年国庆档的主旋律电影为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走出了“寒冬”,只有建立起属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才能使中国真真正正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而主旋律电影在未来的征程中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信息来源:海派文化中心
推荐阅读

 资讯 | 我们的故事——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2019年度志愿服务总结表彰会

● 招募 | 虹口科普讲坛——冬季火灾易发,这些消防安全知识一定要知道

● 资讯 | “我想对你说……”入选作品公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