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口记忆 | 艰苦岁月直面白色恐怖,建立重庆话剧“新家园”

文化虹口 2021-11-16


     问:

应云卫先生一直留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吗?

应大明,应云卫长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生、教授(已退休)。应大白,应云卫次子,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已退休)。


     应大明

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庆文化界一片白色恐怖,一批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离渝赴香港、延安等地。当时重庆话剧事业发展得比较好,但是话剧团都附属于国民党党部,不够自由。出于革命需要,中共南方局将留渝的戏剧电影工作者组织起来,委托阳翰笙邀应云卫、陈白尘、陈鲤庭等负责组建中华剧艺社。因为父亲是无党派人士,身份没有那么招眼,但一直信任党、追随党,政治立场坚定,而且父亲在艺术上有一定造诣。所以,当时他们让父亲出任剧艺社理事长。这个任务对父亲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中制”的导演收入还是比较高的,生活也较为平稳安定。中华剧艺社不仅没钱,还得父亲四处筹钱。但父亲没有任何犹豫,欣然就任。


     问:

大白老师,应云卫先生在大后方这段时间,您一直陪伴在您的父亲身边,能介绍一下他在重庆工作、生活时的一些具体情形吗?


     应大白

我出生于1936年,跟随父亲在重庆生活时,我还非常小,有些事只是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我听当时一起在中华剧艺社的老前辈说过很多,像张瑞芳、秦怡等。刚才哥哥也说了,中华剧艺社确实是党领导下的革命民营团体,它的建立是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授意。当时主要是为了寻找反击国民党政治高压的突破口。而我父亲接受这个任务,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国民党反共高潮后,父亲很多戏都不能演了,感觉很压抑。那时候,父亲主动找阳翰笙,想找点事情做。所以父亲是主动请战的。


中华剧艺社的班底很强,比如说,导演陈鲤庭、编剧陈白尘、剧务孟君谋、化妆师辛汉文、导演贺孟斧等。他们中很多老“左翼”,有很多是曾经在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业余实验剧团合作过的。1941年10月,中华剧艺社正式成立。10月底,父亲导演的《大地回春》作为开场戏上演,一炮打响。当时,观众反映很好,场场满座。另外,《大地回春》也是秦的成名作,在这之前,秦怡还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女演员,出演的都是配角。但是父亲让她担任主角后来秦怡成为话剧四大名旦之一。而另外三大名旦是张瑞芳、白杨、舒绣文。这四位“旦”都与父亲有过密切的合作,是“中艺”的台柱子。另外,父亲导演的《天国春秋》也是“中艺”的著名剧目。这部剧是阳翰笙编写的,白杨、舒绣文等都有参演。这是一部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如针对“皖南事变”在剧中高呼“兄弟之间不能自相残杀”,呼吁的就是不要内战,一致抗日。

 

“中艺”最得意之作是《屈原》,《屈原》的演员阵容很有趣,父亲自己就是演出者。父亲作为“演出者”,在这部戏上倾尽心血,请了很多名家,甚至在配乐、舞美设计方面,都是找的名家。父亲向来主张“全明星”制,认为戏要演得好,阵容一定要强大。要有好编剧,要有好导演,要有好演员,这样戏才会震撼。果然,《屈原》也成了这样一部好作品。这部戏的编剧是郭沫若。当时,郭沫若写一幕,我母亲就去拿一幕,然后“中艺”这边就排。《屈原》就是这样逐渐“磨”出来的。

 

几次成功演出使“中艺”声名大噪,后来“中艺”又演出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名剧,使其在抗战戏剧运动中,起到了核心骨干的作用,重庆戏剧运动也进入高潮时期。但“中艺”的成功,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受到他们的百般刁难和破坏。1943年夏至1946年春,“中艺”暂离重庆,先去成都公演,后到乐山、泸州、自贡、内江等地巡回演出,然后重返成都租赁三益公戏院作长期演出。


大家都说,父亲原本是买办,但投身戏剧运动,还把自己优越的生活都抛掉了,遭遇了很多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很能代表中国的话剧工作者。夏、于伶、宋之的就以父亲为原型,创作了话剧《戏剧春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艺术剧社演出。这部戏影响非常大,而从戏剧史上来看,为位活着的艺术家写一部话剧,这也是独一无二的。


     问:

离开重庆巡回演出过程中的情形,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应大白

当时生活非常艰苦。巡回公演的时候,特务、流氓来捣乱,父亲都得应付。当时剧团还有吃饭问题。其实“中艺”的话剧卖满座是经常的,但苛捐杂税实在太多,“中艺”的成员们经常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著名演员吕恩也是当时“中艺”的成员,她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应先生有一个袍子,袍子被送到当铺当过好几回,开不出伙餐来了,就把袍子当了,当来的钱先解决第二天的伙食,然后再借钱,再把袍子赎回来,反复好几次。而当时借的钱,直至解放后,父亲也还在还债。


     问: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应先生能够带领剧团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您刚オ提到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的名字,还有哪些演员和应云卫先生有过合作?


     应大白

“中艺”培养了很多人オ。有一次,我去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看到里面有介绍《小城之春》的,这部电影很有名,评价也很高。当时,我看了下他们的班子,“中艺"”的人占了一半。像编剧李天济、男演员李纬、女演员张鸿眉等。电影界能够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并不多,但是原“中艺”演员秦怡、项堃、黄素影等都获得过。


信息来源:《来者勿忘》虹口抗战记忆口述实录

推荐阅读

 年度词 | 虹口两重“穿越”,能否弯道超车、连通今昔?

● 资讯 | 在志愿服务的天地里,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干劲!

● 招募 | 一场史上最具烟火气的公益活动,快来一探究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