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整理!少数民族nefuer介绍非遗文化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少数民族非遗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功能属性,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详情
01
我国陆续颁布的四批非遗名录共计1372项,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其中少数民族传承人为506人,占我国非遗传承人总数的25.48%。
02
民间文学66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90项,传统戏剧13项,曲艺17项,杂技与竞技18项,民间美术31项,传统手工技艺61项,传统医药13项,民俗96项。
少数民族预科班2019
昊宇
●蒙古族呼麦●
呼麦表演者 锡林郭勒乌兰牧骑队员
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2世纪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他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一、呼麦唱法
演唱呼麦时,我们的声带被气息震动发出声音,腹腔、胸腔、口腔、鼻腔合在一起就是声带的共鸣腔。唇、齿、舌、颚、鼻、喉、气管、肋骨、腹肌都是这个共鸣腔的腔体。当我们运动起这些器官,这个共鸣腔的形状就在变化,会发出不同的音色。这些器官运动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在调节体内气流。当我们用气流冲击声带时发出常见的声音,气流的强弱声音也在变化,这时的共鸣腔主要是在口腔,再慢慢调整舌头、上额、牙齿和嘴唇的位置你就会感觉到这样做时声音的变化。再将气流灌入鼻腔,声音又有了变化。
二、呼麦由来
关于“呼麦”产生的时代,已很难考证,有人认为在蒙古史诗说唱盛行的十三世纪就可能产生了。“呼麦”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它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高山、草原的的空旷、辽阔,天高云淡的景象,也使人感觉到风声鹤唳,万物混响的气氛。总之“呼麦”演唱艺术的内涵是颇为独特的。它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交融,相互作用、渗透,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纯化,升华,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三、呼麦曲目分类
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
2、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
3、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
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
四、呼麦现状
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把“呼麦”艺术列为国家艺术学科重点课题《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部分。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神奇而技艺高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应是责无旁贷之事。所以,挽救和发掘并发展这一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少数民族预科班2019
●壮族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壮族重要的节日之一。现在很多壮族的节日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壮族的中元节依旧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我的高中,每年中元节,无论是高三还是高一,晚自习学生们都会放假去过中元节。中元节晚宴大家都会吃鸭子,因为鸭子在壮族人的观念中是连接天堂和人间的桥梁,它可以把我们的祝福带给逝去的亲人朋友。吃完晚餐,大家都会去外边烧纸钱来祭拜先祖,还有些人会放河灯和孔明灯。在我的家乡柳州,每年中元节满城飘飞的孔明灯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节日习俗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族受汉族的影响,也很同情这对难得相会的夫妻。但壮人还另有说法,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初七过后,人们便为中元节办货,忙着赶圩采购香烛和鬼衣纸。节日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杀猪,一派节日气氛。有的地方从初七开始就用鲜笋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开始大祭,供桌上摆满了猪肉、整鸡、整鸭、米粉、发糕、糍粑、糯饭,一直摆到十六日。每次用膳这前,得先把供品热一下,祭过祖,才能进餐,供桌下撂着一个很大的纸包袱,里面塞满了蓝、白、紫色纸剪成的鬼衣和纸钱。每次祭祀都烧一些,烧过之后,用芭蕉叶、海芋或荷叶包好灰烬,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烧完,一起包成两大包,由一位老人头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边,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还烧纸船、纸马和纸屋,让祖先满载而归。
法学2018
●满族刺绣●
刺绣是满族极具民族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广受人们喜爱,它的产生与发展中凝聚着满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族群的信仰和民俗观念。在其漫长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集百家所长发展自身,最终成为了族人记录生活,传情达意的一项重要的技艺。
一、历史源流
刺绣是中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民间手工艺。满族民间刺绣就是其中的代表。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
辽宁省锦州市的满族刺绣以其精湛细腻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遐迩。其满族刺绣的作品十分突出人们渴望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形象地表达民族迁徙、信仰崇拜的叙述,图案色彩配合要充分体现朴素、典雅、秀丽、生动、热烈的不同艺术效果。
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进入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现场。由满族刺绣传承人夏丽云带来的“盛世龙”浮雕绣品技惊四座。
二、传承意义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作品保留着满族原始的思维结构和原始造型,它是东北地区满族手工母体艺术最基本的载体之一。它内容博大,想像力丰富,涵义深刻,手法新颖,形式多变,是研究、挖掘满族历史文化、保留着满族原始的思维结构和原始造型,它是东北地区满族手工母体艺术最基本的载体之一。它内容博大,想像力丰富,涵义深刻,手法新颖,形式多变,是研究、挖掘满族历史文化、历史美学等方面的有利物证。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保护。
随着萨满文化逐渐消亡和老一代刺绣艺人相继逝去,满族民间刺绣的独特韵味正日渐淡薄,加之现代化机器刺绣的蓬勃发展,都对满族民间刺绣造成巨大的冲击。满族民间刺绣出现后继乏人的困难局面。令人欣喜的是,濒危的满族民间刺绣在锦州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锦州市积极扶持满族民间刺绣团体,在社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技术传播,聘请老艺人讲课,传授刺绣技术。同时深入民间搜集资料,参加全国各类刺绣展销会。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希望使得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再绽光华。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克东县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满族刺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