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CI等7篇论文,9项实用新型专利……这名东林学子登上了人民日报!

东林新媒体 东北林业大学 2022-06-15

2021年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名录

发表SCI等论文7篇

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

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综合成绩连续位列专业第一

先后两次获国家奖学金

“黑龙江省三好学生”、

东北林业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工程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

他就是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2017级1班的

高志勇






业精于勤,行成于毅




丹青楼,812——
保研中科院,发表SCI论文,他每一科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连续保持专业第一……要成为“有准备的人”,须得潜心打磨、耐心沉淀。初入校门时,高志勇便立志进取,这间“812的自习室”正是他求学生涯的益友。如果你曾在这里看到一名高个子、挺拔的男生正埋头苦学,那可能正是年少些许青涩但壮志满怀的他……

初上大学时的懵懂男孩,在专业老师们的耐心引领下,正一步一步迈进森林工程广阔盛大的世界。从听说大家对森林工程学科是一门“砍树”学科的调侃,到最后他发现,森林工程涉及学科之丰富,远比想象的要更加深邃、广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庞大的学科体系,意味着需要更耐心地钻研。高志勇坚持上课坐在第一排,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后与老师、同学及时沟通,有问题必须刨根问底弄清楚。这些看似平常却又闪光的习惯,很多人知道,但很少有人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时刻认真的态度,是高志勇取得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关键。



“高志勇就是那种很努力、很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人,只要他认定的事情都会非常坚定,非常有毅力。”这是身边同学对他最多的评价。在采访时,他说:“我是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对待一切未知我都很新奇,但是我告诉自己,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研力量武装自己。”他曾迎着凌晨五点多的晨曦出发,也曾披星戴月不畏困难。正如他的人生座右铭一样:“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未曾虚度自己的黄金时代,没有把宝贵的时间献给庸碌和放弃,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就是他大学生活最好的写照。

 




科研之路,攻坚克难




高志勇在读高二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轰动一时。“青蒿一握,水二升”成了高志勇科研精神的最初启蒙,让他对遥远的科研多了一份敬畏。“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科研硕果的背后,是无数的失败与探索,是百折不挠地攻克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他深知,唯有踏实地走完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找到突破,解决难题的最好方法。坚持的力量就像是一把坚不可摧的剑,能够击碎无数通往成功路上的阻碍。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铭记屠呦呦的精神指引,高志勇用实际行动闯出了一条成就满满的科研之路。“坐冷板凳,下苦功夫,自会有水到渠成的收获。”这也是他大学四年来一直坚守的初心,而这份执着的努力为今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一到大三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直到大四的时候闲了下来,才选了两门体育选修课。”躬行不言,默而成事。他坦言,812、实验室承载了太多回忆;大多数时间他都选择不受外界纷扰,“沉”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扎根、生长。他常常一下课就会奔向实验室,守着机器,研究数据,努力学习仿真软件。在他的眼里,自己总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他深知学习这条路是没有捷径的,但只要付出全力必定会有曙光。

尽管老师没有要求假期要在实验室留守,但五一、国庆和其他本该悠闲的假期时光,高志勇依然选择守在实验室。他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出享受假日”与“驻守实验室”只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对他来说,沉浸在科研里,就是最好的娱乐。





正所谓“行胜于言”,SCI等论文7篇,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惊人成绩体现出高志勇在科研之路上十足的踏实和奋进。躬行践履,他对“稳扎稳打做科研”有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是很多方面组成了‘踏实’。首先要有初心不改的信念,然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就是乐观向上的心态,最后就是去做的行动。”


做科研很难一帆风顺,但正是反复的打磨,才能长一番实见,增一番才干。“做实验肯定有修改的,推倒重来的也有。有时候仿真好几天,找不到数据规律,就得返回来来检查仿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几天的时间就浪费了。不过出于对数据、对实验的负责,错了就要重来,这是毋庸置疑的。”谨于身,律于行,他把严谨二字刻画于心,融入科研的每一个细节。守初心,践誓言,精雕细琢,方见今日之成就。


“崩的时候当然会有,但是也都坚持下来了,回想起自己的科研之路,高志勇还是用“坚持”这一个词来诠释,“坐得了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话虽简单,但做起来不易。坚持是细致地求索、涓滴的积累,是攻坚的勇气,是淡泊不急于求成的心境。


“灵感的火花”难得一遇,因此,做科研更需要潜心积淀,才能最终“蝶变”。“如果一篇论文分为三部分写完,我就会一步一步来;有时候我可能会写一天、写到深夜,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他利用在“信息资源利用与检索”这门选修课的知识,结合日常的专业积累,掌握了熟练的信息检索技能。当遇到瓶颈时,他从未想过放弃。多看、多找、多思是他能够解决难题的秘诀。他会在国内、外文献网站搜索相关内容,积攒大量素材,而后筛选出精华部分学习。思路受阻从来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寻找方法,每一次突破都是莫大的成长和进步。




高志勇的保研方向是空间力测量,即中国的引力波探测。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进展,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想法;我国“太极”和“天琴”两个引力波探测计划也在筹划中,争取要在2035年之前探测到引力波。“我想为中国的重大的科学项目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为中国的建设出力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信念。”谈到这份未来研究方向时,他充满斗志与希望。他说:“为了这份建设祖国的梦想,以后还有很多路要去走,很多知识要去学,我会坚持下去。”越是憧憬,越要风雨兼程。相信凭借着本科四年在东林积累下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在不断打磨中培养起来的科研精神,他一定会在中国科学院发挥所长,为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投入一份青年的力量!






良师益友,相助携行




科研不是一个人跨过山海寻找真知,更是一群人的相携奋斗,是有良师益友相伴。夜空孤寂,却也有群星闪烁,能照亮一方天空。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志勇进入了机电学院顿国强老师的实验室。“如果没有顿国强老师的带领和引导,我不会走向科研这条路。”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到想借此机会,表达对顿国强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就是一心一意地做着他的科研,是一位很踏实的教师。”老师身上潜心研究、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着高志勇。是老师的敬业奉献、执着追求让他明白一切收获要靠时间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也一直切身践行着这份传承下来的科研精神。

“人心齐,泰山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感觉,事情就会事半功倍。”实验室是适合一心一意地扎根于学术科研的沃土,有老师耐心指导、师兄师姐无私帮助,漫漫的科研长路,他不再是走一个人的单行线。



我2018年刚加入实验室时还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我们必须学习仿真软件,师兄就把所有的资料都找出来借给我学习。为了让我们学得更好,师兄还自己出考题,让我们检测,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不得解法、冥思苦想时,是这支充满干劲的团队,帮高志勇打通了科研之路上闭塞的关卡。


完成项目时,3D打印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实验室团队就轮流守在3D打印机前仔细盯着。晚上也守在实验室里,以防前功尽弃。“等待是煎熬的,幸好有师兄师姐和老师的陪伴,也不算过得太漫长。”如今回忆起来实验室的点点滴滴,他心中还是充满着感激与不舍。“大家会经常去老师家里做饭,老师在治学中是很严厉的,但是在生活中也给了我们很多温暖与关怀,我们师兄师姐的感情也很深,有的师兄已经毕业,但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还会全力相助,有欢乐的事情还会经常互动分享……”


实验室这段科研时光,留给他的回忆不只是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传承,一份东林人的关怀和温情也在心中默默流淌。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军训之际,高志勇参与了一项“小机器人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无私付出、不辞辛劳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




“在参加志愿服务的时候从早忙到晚,整整一天没有休息,”高志勇带着骄傲的笑容回忆道,“确实十分辛苦,但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志愿者活动以帮助他人为宗旨,以利他主义为核心,一个善良的人会被善良的火花所点燃,一束奉献的火花让一个带着奉献精神的人光彩夺目。




志愿者活动,不同于个人行动,它是一项从上至下的帮助体系,不仅仅需要领队人的统筹安排,还需要所有成员的执行力与协作能力。“在志愿者活动中,团队合作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高志勇说。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分工,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让志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这次志愿活动,高志勇养成了多听、多看、多做实事的行事风格。沉稳的性格、踏实的作风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叹。




志愿者活动是一个机遇,也更像是一扇门,为高志勇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学生工作。

“志愿者活动让我知道了一个团队之中,领导者角色的重要性。一个有高组织能力、高成员信任度的领导者是一个团队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他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高志勇就积极参加了班级干部的竞选。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他担任了森林工程2017级1班班长。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他承担起班长的职责。考虑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到面面俱到,安排妥当;同时,他也注意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尽量考虑到同学的自主性与安排的合理性相互平衡。最终达到活动的顺利进行与集体的团结稳定相结合。

高志勇在大学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他在团委的工作中做到了尽心尽责与细致入微。每次老师安排完工作,他总是思考如何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我记下那些值得学习的组织方式,在以后的组织工作中参考应用;也总结了那些失败的经验,避免在日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

科研人的品质在于严谨细致,高志勇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各面都受益于此。在提到学生干部工作时,高志勇颇有感触,他说,“大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事情,有的时候你的工作会难以推进。但这时候我们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浮躁、不抱怨,认认真真把工作落实到位。

想他人未想之事,行他人未行之事。”也许老师布置下来的只是一个任务,但他想到的却是三种、甚至是五种方式。比如在发布通知时,有些人会经常遗漏通知,这时候需要及时督促。不仅仅是班级群内传达,还需要通过寝室长传达,甚至是在线下单独找到他,提醒他相关事项。这些工作在别人眼中也许很麻烦、很繁琐,但在他眼中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种方法,不怕麻烦地做好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工作中获得老师和同学认可的“秘诀”。




成熟、可靠、坚实却又温柔是高志勇给人的一贯印象,他就像一棵参天的胡杨树,用挺拔的姿态展示青春的力量,而这也是国旗仪仗队给高志勇带来的影响。

不论严寒、不论酷暑,每天清晨仪仗队总是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初升的太阳。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风雨无阻。“我们用热爱养成习惯,用信仰缔造未来。”正是对国旗的珍视,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以成为仪仗队员为荣,让他对旁人眼中辛苦、困难的训练甘之如饴。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但我知道我不应该放弃。”这是仪仗队的宗旨,也是高志勇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寄语。四年本科生涯,寒来暑往之间,是坚毅的身影,是青年壮志,敢为不同。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发展的机会,科研、志愿者服务、学生工作、仪仗队……他的不放弃成就了大学生活的充盈圆满。风帆已立,迎风招展,继续远航吧!

 





与子寄语,扬帆远航






青春是热爱的代名词。行你所想,逐你所爱。”这是高志勇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或许是东林五点半的太阳、或许是丹青楼812教室不灭的灯光……他将自己四年来所热爱的、所追求的落实到了每一分、每一天;四年以来,日日如此。我们看见的,不只是高志勇矢志向前的背影,更是他眼中闪烁的不灭星光。

东林精神,代代相传。高志勇用青春书写着“勤勉”与“踏实”四字。相信他在未来的道路上,依然会以这四个字为信念,在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上越走越远,实现自我理想、向心中偶像看齐,为伟大祖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愿他初心不改,始终亦得,永远是那个一往无前的追梦少年!


往期精彩

1.把你写进致谢里,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2.东林大花园里,你记得我吗?3.几点开考?流程是啥?…别问了!四六级考试攻略来了!4.东林疫苗接种进行时,走近疫情防控那些事!
5.优秀!东林学子登上央视舞台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 王思邈
编辑 | 田昊言 周昱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